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1-08-02冯强松李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冯强松 李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开展以及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运用微课来开展教学,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保障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现状

1、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不足

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有效的运用微课模式,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对微课的认识不足,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形成一种假微课的现象。不仅没有提高课堂的效率,反而拖沓了课堂。究其原因是教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微课,所以难免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使微课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利于语文课堂的正常进行。

2、教师运用微课压力较大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导致他们心智不成熟,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斷。这就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使教师感受到了教学压力。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完成情况,更要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核心素质。在原本的基础上强加上微课内容,教师难以考虑周全,给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更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难以保证课堂上效率。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以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期间,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战场,教师往往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忽略了学生的基本诉求,不了解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比较的枯燥,学生难以融入进去,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微课逐渐被学生和老师接受。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于新奇的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这与微课教学中新奇的模式和趣味的特点相吻合,教师可将微课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造积极有趣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热情参与到班级教学当中来。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课文时,教师在给学生展示微课短视频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动画和图片,快速模拟田忌赛马的过程,跟学生平时做游戏一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简单提问田忌是怎样一步一步获得胜利的,引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思考,学生就会深入学习课文的知识和微课中的内容,更加利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意识,还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小学生也是如此,不能只满足于课本上知识,但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加上平时的课堂没有空闲的时间,很难有效的学习课外知识。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完善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深挖其中蕴含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好课内知识,并且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保证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树》这一课时,这篇课文介绍了很多类型的树木,并要求认识书写树木的名称,但在这些树木当中有许多学生未曾见过的,仅凭课文的文字和抽象的插图,学习理解有一定难度,为了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拓展课外教学内容,教师从网络中找到各种树木的介绍图片,加入到微课课件当中。课堂中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大概了解了树木的基本特征,然后把微课中树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把课文中描述树木的文字与微课的树木图片相对应,加深课文理解。为了丰富与本课文相关的课外内容,比如各种树的生长环境,树的枝干种类和未提到的树种等等,把这些知识通过微课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树的区别和特点。学生平时见到的大树种类单一,而课本中的植物又是平常少见的,学生仅仅通过书本的文字描述是很难形象的认识各种大树。而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植物真实的样子,还拓展了一些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大树种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微课呈现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思维迁移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通过多种角度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以及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此来加深课文的理解,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提出了挑战,而这两项能力也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引导优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使他们能够多角度的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及情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将课文中能表达作者对闰土情感的片段整合进微课课件中。在雪中捕鸟的情景中,教师引导学生,使他们站在鲁迅的角度思考,闰土捕到了好多各种各样的鸟,使学生们也对闰土产生喜爱之情,从而能够总结到作者鲁迅的思想感情。而之后的海边捡贝壳和看瓜刺猹,进一步去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对闰土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并深化学生的理解,从总体的角度理解出鲁迅对闰土的思念之情。在整个微课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体会出作者的所感所想,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效果,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本文简单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微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来提高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丰富语文基本素养,使微课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红.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7(04)

[2]方祎丹.“微课”不微——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9(05)

★ 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 课题名称:《利用微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编号:1701312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