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性、专业性、艺术性:MGC视频新闻生产规范建构路径

2021-08-02弥建立

编辑之友 2021年2期

弥建立

【摘要】新华社媒体大脑宣告了MGC视频新闻全程智能化生产时代的到来。以声音和画面为基本传播手段的MGC视频新闻应当从电视新闻中汲取有益的专业规范。经过多次论争后,合一和对位被认为是视频新闻最常见的两种声画关系。视频新闻传播实践不断挑战着视频的声画关系理论,轻视视频新闻画面内容的真实性,降低视频新闻视听表达的专业化,忽略视频新闻本体的艺术性,视频新闻声画关系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有所变异。传统视频新闻所面临的真实性、专业性和艺术性等基本问题,是MGC视频新闻构建基本生产规范时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MGC视频新闻 新闻生产规范 新闻真实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2-064-07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2.009

2017年12月,新华社媒体大脑生产了一条2分多钟的视频新闻,这条完全由机器生产的MGC视频新闻,它的画面摄取、文稿撰写、文稿配音、画面编辑、后期制作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部由媒体大脑完成,无须人的参与,这宣告了视频新闻全程智能化生产时代的到来。2018年6月,新华社媒体大脑生产了3万多条俄罗斯世界杯MGC视频,受众超过1亿。随后新华社媒体大脑正式参与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由此MGC视频新闻成为一种新的视频新闻形态。2019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出将制定电视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和规则,探索人机共存内容生产的合理方案,將人工智能编辑部标准变为行业前沿的实践范式,构建“媒体+AI”行业秩序标准。

云集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的MGC视频新闻,仍然以声音和画面作为基本传播手段,它应当从电视新闻中汲取有益的专业规范,以加快智能视频新闻专业生产规范建设,从而使MGC视频新闻更好地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视频新闻(包括电视新闻在内)最基本的声画关系问题进行讨论,为MGC视频新闻生产规范建设提供一些参考。①

一、传统视频新闻声画关系问题回溯

声画视听语言同步是视频新闻传播的最大优势,声画关系是视频新闻视听语言最基本的组合关系。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界对视频新闻声音和画面的组合关系有过多次讨论。从我国电视业起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主画”论占据上风。20世纪90年代电视“主画”论受到质疑后,学者提出了电视声画“双主体”论,新世纪后“声画结合”论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电视声画关系的论争,人们对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的视频新闻传播实践时常挑战着视频新闻声画关系。

1. 电视“主画”论与“主声”论的讨论

(1)电视声画关系“主画”论的形成。声音和画面是电视媒体主要的传播语言媒介,如何处理声音和画面间的关系,是电视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电视新闻最初的形态是图片新闻和口播新闻。随后出现的动态影像新闻是摄影机拍摄的胶片新闻,胶片新闻录音技术操作比较复杂,声画同步在胶片视频新闻传播实践中有一定的技术障碍,更不用说对声音和画面关系进行复杂的处理了。其他电视节目如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等,由于没有录像机等存储介质,只能以直播形式进行,不涉及电视节目的后期加工,电视声画关系还没有得到重视。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身)成立之初,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调入了一些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专业人员,这些电影人普遍重视电视新闻的画面质量,形成了重画面轻声音的业务取向。“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说词只是加强画面效果”的电影声画观点,加剧了这一取向并形成了“主画”论,以致电视人普遍有“画面崇拜”的偏好。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合”还是新闻实践遵循的原则。[1]

(2)电视声画关系“主声”论的出现。“主画”论所主张的电视传播应以画面为主的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特别是ENG电子摄像机实现了电视声画合一采集,这为电视传播声画一体提供了极大的技术与操作方便,纪录片《望长城》中电视声音的纪实作用得以充分展示,于是“主声”论成为电视声画关系的另一种观点,并与电视“主画”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2. 电视新闻声画“双主体”论的提出

(1)电视新闻声画“双主体”论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后,电视机的普及率在我国得到提高,“四级办电视”政策使电视媒体成为我国强势传媒之一,电视媒体的社会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电视视频信息实现声画同步采集后,编辑机、字幕机、特效机等可让电视的声音和画面实现同步、合一、分离、对位等,声音在电视传播中的表达叙事功能得到重新认识与运用。《焦点访谈》一些偷拍与暗访的新闻场景,给了电视画面充足的表达空间,一批学者重新审视电视的声画关系。

“主画”论和“主声”论的讨论,推动了电视声画关系问题的深入发展,一些学者提出了电视传播的“结合”论、“一体”论等观点。这些观点认为“主画”论和“主声”论过度强化了电视声音和画面之间的互斥关系,忽视了它们之间的“互补的机制”。[2]黄匡宇提出了电视新闻声画“双传播主体”论,这一观点认为“电视新闻声音(文稿播音)语言的主体性功能是逻辑叙述”,“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主体性功能是证实新闻”,电视新闻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叙述的主体语言符号。[3]这一观点明确提出画面和声音是电视新闻的主体传播语言符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纠正了“主画”论和“主声”论各自为“正”的理论偏差,是电视新闻声画关系理论的一大进步,对电视新闻传播实践有指导意义。

(2)电视新闻两种声画关系的形成。电视新闻声画“双主体”论对电视同期采访、现场声音、现场音响、效果声音等其他电视声音类型有所忽视,使电视声音仅局限于电视文字稿件的有声配音,一定程度上将电视声画关系等同于电视文稿解说与电视画面的关系,忽视电视其他声音的表达叙事功能,引起了“声画结合”论、“声画合一”论的反驳。

电视新闻声画关系的讨论,从“主画”论和“主声”论各执一词到“双主体”论,这符合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与早期我国电视人的业务习惯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电视数字和非编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所不能的电视非编技术让电视声画关系有了多种可能,电视“声画谁为主”的问题在技术上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不再是电视人的疑惑,[4]只坚持电视“主画”论或“主声”论一种观点的人不多了,合一、对位、对应、对立等几种电视声画关系得到学界和业界较为一致的认同。“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被认为是电视新闻声画乃至视频新闻“最常见的两种声画关系”。[5]

3. 传播实践对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的新挑战

媒介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声画关系论争得到解决,传统电视新闻演进为公民视频新闻和MGC视频新闻等新的视频新闻形态,这些新的视频新闻传播实践对传统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理论形成了新挑战。

(1)公民视频新闻对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的挑战。智能手机、视频非编软件等技术为视频内容生产和传输提供了方便,不仅广播、报纸、通讯社等传统媒体转向视频内容生产,甚至公民个体亦能完成视频生产传播。以公民个体为生产主体的公民视频新闻画面拍摄不清晰、镜头不稳、推拉摇移不合理;街景、电影画面、PPT图片等是公民视频新闻画面的主要来源;声画处理以生产者个体配解说、流行歌曲、背景音乐合成,获取电视或电影片段等为主。[6]非专业的公民视频新闻极大地颠覆了传统视频新闻的专业标准与规范,也使视频新闻声画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2)MGC视频新闻的算法声画关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华社媒体大脑实现了全程智能化生产MGC视频新闻。为“解决媒体人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痛点”,新华智云又推出了新款媒体机器人,其功能涉及视频内容生产的文字识别、字幕生成、智能配音、视频包装、视频防抖、虚拟主播等,[7]这意味着视频新闻声画关系完全由机器的算法来处理完成,这明显不同于传统视频新闻侧重意义区分与配合的声画关系。智能机器MGC视频新闻算法声画关系代替传统视频新闻意义声画关系后,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由声音和画面之间的意义组合变为算法与数量选择。在算法与数量关系之下,人们有可能“忽略了新闻事件本身的内容和价值,使新闻变成刺激感官的消费,不是社会事件带给人们的反思”。[8]

二、视频新闻声画关系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变异

如今视频新闻形态多样,新的视频新闻节目不断出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竖屏拍摄,并进驻抖音和快手短视频平台。这些快速创新发展的视频新闻形态节目让人耳目一新,给受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但也有一些视频新闻轻视内容画面的真实性、降低视频新闻表达的专业性、忽视视频新闻本体的艺术性,其声画关系并不是严格的合一和对位的关系,这些视频新闻的声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变异。

1. 轻视视频新闻画面内容的真实性

(1)视频新闻画面内容真实性标准降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根本,视频新闻首先要符合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要求,而视频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文字、画面、特效、字幕等各种传播符号来共同承担的,任何一种语言符号传播的信息不真实都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部分视频新闻传播实践者对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要求贯彻不彻底,对声音(文稿配音)内容真实性的要求高,对视频新闻画面内容的真实性有所忽视,认为视频画面是用来证实视频声音(文稿配音)内容真实性的,而没有将视频画面内容本身当作新闻真实内容的一部分,这在无形中降低了视频新闻画面内容真实性的标准。

(2)视频新闻画面内容部分真实的原因。对视频新闻画面真实性的忽视存在理论上的偏向。黃匡宇在提出视频新闻“声画双主体”论时认为,电视画面的任务是“佐证新闻的可信程度”,“增强新闻整体传播的易受性与证实性”。这一观点并没有把画面内容作为电视新闻真实内容的一部分来考察,且这种理论偏向长期存在。

轻视视频新闻画面内容的真实性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也有现实原因。一是视频技术障碍。从视频新闻传播实践来看,要报道没有第一手现场画面的新闻,除场景模拟等手段外,记者只能以文字稿件叙述(声音)为主、以第二手的画面内容为辅进行新闻报道。这些电视新闻的画面不是在新闻事件进行时拍摄的,无法还原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其最佳功能只能是间接实证。二是电视传播者的主观原因。新闻记者要拍摄到与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同步的新闻画面,不但有运气的成分,更多的是要付出艰辛与心血,而人是有惰性的。对新闻传播机构而言,让电视新闻记者长期不间断地对某一新闻报道对象进行跟踪拍摄,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行。三是观众对电视新闻画面内容真实性的要求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容忍画面内容不真实的新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口播电视新闻,观众明知播音员没有到新闻现场去,但仍会听播音员在“说”些什么,对电视受众来说,“离开了画面,你可以接受,但永远接受不全,离开了声音,你如坠云雾”。[9]

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合力下,视频新闻画面内容没有将真实性贯彻到底,这可能会忽视视频新闻画面与新闻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一些只有有声文字解说而无相关画面内容的视频新闻,其新闻真实性令人怀疑。如公民视频新闻画面的选取极为主观随意,新闻文字解说内容与新闻画面内容缺少关联度,视频新闻合一、对位的声画关系荡然无存。

2. 降低视频新闻视听表达的专业化

新闻既是一个行当,也是一个学业门类,更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能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有自己独特的具体业务规范。视频新闻生产要运用声音、画面、字幕、特效等多种语言符号,涉及多个生产流程和操作细节。多种视听语言符号、多个生产流程和诸多操作细节云集于某一新闻作品,离不开一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则,正是这些作业规范和操作规则的科学优化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声画关系,也保证了视频新闻自身的专业性。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一些视频新闻不遵守视频新闻的作业规范与操作规则,打乱了视频新闻的声画关系。

(1)视频新闻视听表达专业化降低的原因。视频新闻生产者实践上的“不守规矩”源于理论的粗放和误导。对时间线性传播的视频新闻来说,除现场直播等特殊的视频新闻形态外,其内容传播是以声音(文字配音)为主还是以画面为主,必须在声音和画面之间做出选择,选择一方意味着放弃另一方,这种选择伴随着视频新闻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画面,并不因为技术的处理而自行消失。即使在两者间做出选择后,还要对视频画面、声音、字幕、特效等各种语言符号进行综合编辑,进行多个细节操作,才能生产出有专业水准的视频新闻作品。

视频新闻声画“一体”论、“结合”论等认为视频新闻声画应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优传播,但对视频新闻声音和画面组合的规则、语法等缺少精细的讨论,对视频声画之间、画面之间、声音之间的组合规则讨论过于粗放。而认为视频新闻声音和画面以谁为主的问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自行解决的观点,则是回避问题的态度,加剧了不重视视频新闻声画关系具体组合规则与语法的倾向,也忽视了视频新闻生产是一个多技术环节和操作规范的实践过程。“随着电影、电视声画关系走向成熟,电影、电视中的声画关系逐渐固定为三种主要类型。”[10]这种观点将电影声画关系等同于电视声画关系,没有突出视频新闻的纪实性和时效性。这从根本上忽视了视频新闻与电影、电视剧等艺术真实影像的区别,有理论误导之嫌。

(2)理论误导对视频新闻视听表达专业性的影响。由于理论上的粗放和不精细,学界对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的具体规则讨论不足,对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的讨论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不重视对视频新闻声画的语法规则、编辑方法等具体专业问题的追问,轻视视频新闻画面的景别、方向、时长、视线、光线、色彩等基本生产专业规范,进而影响视频新闻的专业性。

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理论的误导和孱弱对视频新闻生产实践的专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闻生产实践中,除国家电视行业技术规范和一些专业电视新闻单位的内部生产流程外,能具体指导视频新闻生产实践的理论成果较少,多数视频新闻生产者找不到适合规范视频新闻生产实践的理论武器,细节性的操作“无规可守”。电视台等专业新闻机构的视频新闻生产者能从行业前辈的口耳相传中获取一些有益经验,借助这些经验可使其生产的视频新闻专业性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而多数个体用户视频新闻生产者只凭借自己的爱好偏向和主观感觉进行视频新闻生产,且他们的声画设备操控技术无法达到专业水准,其视频新闻产品的不专业,不但降低了视频新闻生产的专业性,也破坏了视频新闻应当遵守的声画关系。

3. 忽略视频新闻本体的艺术性

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理论的粗放和不精细还表现在没有区分视频新闻的具体节目形态,在理论上混淆了视频新闻不同节目的声画关系,也没有区分视频新闻与其他相近类型视频节目的声画关系,混杂了节目形态和类型,缺少科学辩证思维,导致新闻传播实践忽略视频新闻本体的艺术性,影响视频新闻美。

(1)不同形态的视频新闻形成不同聲画关系。视频节目最主要的编码元素是声音和画面,不同的编码规则形成了不同的声画关系,即使形态相近的视频节目,它们的声画关系也是不同的。视频新闻包括消息、新闻专题、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等不同的节目形态,这些不同形态的视频新闻主要的声画关系不尽相同。

视频新闻消息篇幅很短,一般只有几十秒或者几分钟,内容以结果报道或高潮展示为主,一般不涉及新闻事实过程和细节的充分展示,需用文字(有声解说)概括、提炼新闻事实,画面主要对新闻事实起到证实作用。①视频新闻评论以表达观点为主,逻辑严谨、富于哲理的文字(有声解说)表达有明显的优势,相应地,其声画关系是主声。视频新闻专题、新闻综述、系列(连续、组合)报道等内容篇幅长,容量大,可对报道对象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专门深入报道。要在充分展示过程和细节的基础上表明看法与观点,就需要善于说理叙事的文字(有声解说)和善于展示细节与过程的画面各展所长,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可取,其声画关系因不同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新闻访谈类节目以访谈者现场同期声音观点表达为主,其声画关系以声画一体为主,现场直播是声画合一的典型节目。

将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当作视频新闻最主要的两种声画关系,这一结论难以解释视频新闻不同节目形态的声画关系,也会把其他的视频新闻声画关系排除在外。一些重大主题报道视频新闻中的许多画面内容可以替换,画面与声音(文字配音)内容的关系是一种泛指关系,不是严格的声画对位关系,而是非常松散的声画对应关系。

与视频新闻节目类型类似的是视频社教类节目,其声画关系也不同于视频新闻的声画关系。虽然电视社教类节目中的专题和纪录片都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为基础,但声画关系并不相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性评奖评选章程细则(试行)》认为,专题片是“以声画对位的解说词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叙结合”的节目,其声画关系是声画对位,以解说为主、画面为辅。该细则对纪录片的界定是“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主体拍摄的纪实风格”节目,其声画关系是声画合一,突出画面纪实。这两种与视频新闻节目形态最为接近的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分别是“主声”和“主画”。

(2)混杂节目形态会损害视频新闻艺术性。将各类视频新闻节目类型混杂在一起,难以对视频新闻声画关系进行微观细致的讨论,也缺少科学辩证精神,“从历史嬗变与当前节目生态来看,声音与画面在不同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中呈辩证的离合关系”。[11]而理论上不区别视频新闻节目的不同形态和类型,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会忽视不同类型视频新闻节目声画关系的细微区别,为视频新闻的粗制滥造提供理论依据。

人类进入信息过剩时代,各类新闻资讯奔涌而来,受众开始重视新闻的表达美,特别是对视频新闻观众来说,他们希望看到悦目的画面,听到悦耳的声音,也渴望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视频新闻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为提高视频新闻的艺术性创造了技术条件。

视频新闻消息可以不讲故事,画面可以不承担情节性影视节目的画面所要承担的叙述任务,但“无须符合影视节目镜头组合的逻辑规范,也不用构建画面与画面的承继关系”的理论倡导,会忽视视频新闻画面的语法表达逻辑,恐怕很难达到“用画面内容证实新闻可信性”和“最大限度地消除新闻信息不确定性”的目标。[12]不讲求视频新闻画面之间的承继关系,也会打乱新闻事实发生、发展过程主要画面的次序,这不但不符合人们接受视频信息时的心理需要与视觉习惯,也会在画面内容表达上引起逻辑混乱,给受众接受视频新闻造成困难,引起视频观众心理、视觉和情绪上的不适,损害视频新闻应有的艺术性。

三、电视新闻声画关系对MGC视频新闻的启示

优酷自频道的视频内容基本全由机器自动生产,新华社APP现场云和熊猫频道的一部分视频内容由机器生产。由机器生产的MGC视频新闻已在一些媒体平台中有少量的尝试,MGC视频新闻开始介入新闻传播实践。不断进步的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技术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声画理论,但其似乎还没有在视频声画关系处理上取得标志性进步,需在视频新闻生产传播实践的磨合中获取新的突破方向。MGC视频新闻要真正实现规模化智能生产,就要建立起科学成熟的基本生产规范,这离不开对传统视频新闻声画关系的学习与借鉴。传统视频新闻所面临的真实性、专业性和艺术性等基本问题,是MGC视频新闻构建基本生产规范时首要解决的问题。

1. 坚持MGC视频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视频新闻在用声音(文稿配音)传播信息外,还能用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画面内容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这是视频新闻的优势所在。MGC视频新闻要保持这一优势,应汲取传统视频新闻的经验,将新闻真实性贯彻到MGC视频新闻生产的各环节中。

(1)处理好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敏感性的关系。人工智能设备生产MGC视频新闻,要依靠预先设定和输入的算法与程序,如果预先没有输入与新闻报道对象相关的算法和程序,人工智能设备就缺乏相应的新闻敏感,无法判定新闻的内容正确与否。新闻之“新”在于它所报道的大多数内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新现象、新事物或新风尚等。在新闻时效的压力下,这些新闻必须及时报道,而与这些新闻内容相关的算法程序未必能预先输入到人工智能设备之中,算法程序输入的滞后性也会影响人工智能设备的新闻敏感性。

没有新闻敏感的人工智能设备对“起于青萍之末”的新闻内容无法判别,不但新闻的真实性难以确保,也失去了新闻社会监测的功能。如何让人工智能设备拥有同人类记者一样的新闻敏感性,处理好新闻敏感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让人工智能设备看得比人远、比人准,是MGC视频新闻人工智能生产设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将新闻真实性贯彻到MGC视频新闻生产全过程。2017年12月,新华社媒体大脑按会议报道模型生成的中国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视频只有短短2分8秒,但媒体大脑却实时调用1 000台服务器,分析网页超过1亿个,检索视音频近20 000分钟,耗时10秒多。[13]2018年3月,新华社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信息是从5亿个网页中梳理出来的,生产仅用时15秒。这种海量信息内容的梳理和综合能力是人类无法相比的,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MGC视频比较容易做到新闻宏观真实。

传统视频新闻画面的内容真实性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传统媒体时代没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智慧城市等视频设备来采集视频信息,新闻报道对象的视频信息较少。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传感器、物联网、无人航拍机、水下拍摄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能收集到新闻报道对象比较多的视频信息,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对象视频信息缺乏的状况,这为提高MGC视频新闻画面的真实性创造了条件。但如何在众多的视频信息中选择与新闻主题高度关联的视频信息,甚至在众多的视频画面中选择出具有唯一性特征的新闻画面,对人工智能设备来说将是一个巨大考验。

2. 提高MGC视频声画表达专业性

对机器生产的MGC视频新闻来说,还应借鉴传统视频新闻的成功经验,提高视频声画表达的专业性。

(1)遵守视频新闻画面拍摄景别规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视频新闻已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生产规范。特别是视频前期信息采集生产阶段,视频新闻有不同于电影、电视纪录片和静态摄影的画面拍摄景别规范,MGC视频新闻应当遵守视频新闻这些相对成熟的景别规范。

由于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同,电影、电视等各类动态影像视频形成了不同的视频画面拍摄景别。相对于电影的长条形大屏幕来说,电视荧屏要小得多,构图大小和长宽之比与电影明显不同。除与电影画面构成不同外,电视也因不同的节目形态形成不同的视频画面景别划分标准。电视新闻因要公正、客观、理性地报道,一般没有过肩大特写景别,视频画面形成了“五景别”基本拍摄规范。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等因要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和精神活动,会有人物面部大特写镜头,所以这类电视节目的拍摄景别又不同于电视新闻。除此之外,视频动态影像与静态摄影因动静之分景别各有不同。在诸多不同之中,MGC视频新闻应当向电视新闻取法,遵守传统电视新闻画面拍摄景别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视频新闻画面景别规范。

(2)重视视频新闻画面间的逻辑关系。视频新闻是社会真实生活的报道,影视剧视频等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真实的反映,MGC视频新闻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不但新闻画面内容要真实,视频画面之间的关系也要符合视频语言表达的逻辑和生活真实。

除视频新闻直播外,新闻报道时间要比社会真实生活的时间短得多,视频新闻需压缩社会真实生活的内容才能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但无论怎样压缩,视频新闻都要真實地反映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应当有新闻人物真实生活的关键场景,有能反映新闻5W1H基本内容要素,只有这样受众才从心理和视觉上感受到新闻是真实的。

为达此目标,MGC视频新闻在处理好视频声画关系的同时,还要重视视频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符合某一主题的内容来说,可从不同角度、高度和方向拍摄多个不同景别的视频画面。这时会有多个画面内容是符合内容表达需求的,但视频语言有着自身的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视频画面之间的方向、逻辑、景别、次序等逻辑关系,不然视频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就容易违背生活真实。如面对面座谈时,一方人员的视线前方是看不到己方同伴的,而视频新闻中一方人员紧挨己方同伴的画面大量存在,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严格来说违背了生活真实,也没有遵守视频画面间的方向性逻辑。

目前一些APP、视频第三方播出的大多数MGC视频新闻时效性不强,重要时政新闻少,动态新闻也不多,新闻内容相对简单,还有画面景别不规范、同景别画面重复、画面逻辑关系错乱、运动画面速度不均匀等低层次问题,这说明MGC视频新闻画面专业规范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重视MGC视频新闻本体艺术性

对受众来说,不仅要求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来满足他们的新闻信息需要,还需在新闻接受过程中得到精神愉悦与享受,所以新闻还要讲究新闻形式美,用美的语言、美的声音和美的画面等感染受众,让受众思接千载,耳听八方,视通万里,把新闻接受变成一个审美过程。对MGC视频新闻来说,要从视听语言美做起,实现MGC视频新闻本体美。

(1)重视视频新闻视听语言美。视频新闻用视听语言复合传播,其语言符号体系涉及画面、声音、字幕、特效等,比其他媒介语言符号更多,可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受众进行全方位信息刺激,能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新闻审美享受。传统视频新闻视听语言美的实现,离不开记者拍摄的高质量画面和编辑后期的精心制作。从MGC视频新闻生产现状来看,人工智能设备拍摄的视频新闻画面质量与传统视频画面质量有较大差距,一些画面的亮度、色调、构图、角度等与语言美还有很大的差距,声画关系配合度较差,需要从视听语言基础优化工作做起。

(2)努力实现MGC视频新闻本体美。MGC视频新闻是新闻的新形态,但要真正实现全程智能化批量视频新闻生產,就须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努力实现视频新闻的本体美,使MGC视频新闻内容、画面、声音、特效、字幕等语言在符号艺术上达到甚至超过传统视频的水平,这样才能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习惯,得到受众的认同。

人工智能设备生产的MGC视频新闻,完全由机器全程生产,是一种新的视频新闻形态,它应当向电视新闻学习,处理好视听语言声画关系,提高视频新闻的真实性、专业性和艺术性,建立起科学成熟的视频新闻生产规范,以便走得更远。如何在技术上具体实现这些目标,MGC视频新闻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都不应当重复传统视频新闻的老路。

参考文献:

[1] 董华峰. 解读电视传播中语言主体的转变[J]. 新闻爱好者,2010(16):26.

[2] 黄昌林.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96.

[3] 黄匡宇. 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4):46-50.

[4] 林玮,刘思宇.“电视新闻理论第一辩”是伪问题——对电视新闻声画关系讨论的回顾与反思[J]. 青年记者,2009(9):36.

[5] 《新闻编辑》编写组. 新闻编辑[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59.

[6] 吴信训,王建磊. 我国互联网上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解析[J]. 国际新闻界,2009(8):82.

[7] 姜继葆. 新华智云推出25款媒体机器人解决媒体人痛点[J].  传媒,2019(17):7.

[8] 王思. 智能化时代新闻媒体特点与生产模式创新[J]. 学习与实践,2019(1):122.

[9] 陈相雨,郭静. 广播电视概论[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114.

[10] 刘洪艳. 电视节目制作[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2.

[11] 何国平.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化及其声画关系[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31.

[12] 李岩,黄匡宇. 广播电视新闻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57.

[13] 新华社发布国内首条MGC视频新闻[J]. 中国记者,2018(1):7.

The Construction of MGC Video News Production Standards: Authenticity, Professionalism, Aesthetics

MI Jian-li(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media brain of Xinhua News Agency announced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complet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of MGC video news. With sound and picture as its basic means of communication, MGC video news should draw useful professional norms from TV news. After several rounds of debate, synchrony and para-position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two most common audio-visual relationships in video news. The practice of video news communication constantly challenges the theory of audio-visual relationships of video. Despit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ontents of video news pictures, the specialization of audio-visual expression of video news is being reduced, the aesthetics of video news is being neglected and, the audio-visual relationship of video news is somewhat altered. The basic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video news, such as authenticity, professionalism and aesthetics, are the first ones need to be solved when constructing the basic production standard of MGC video news.

Key words: MGC video news; production standard of news; the authenticity of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