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健康管理对肝癌介入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1-08-02韦小曼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健康行为延续性健康管理

韦小曼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管理在肝癌患者的应用中,对患者介入术后的健康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取5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健康管理方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前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实施持续性健康管理,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管理;心理状态;肝癌;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延续性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424-01

肝癌又为肝恶性肿瘤,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肝癌类型。继发性是指机体其他器官肿瘤扩散至肝脏部位而造成;原发性是指肝细胞发生肿瘤[1]。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患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其病因与乙肝病毒、肝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症状为腹胀、右上腹刺痛、恶心等,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目前以介入手术治疗为常见治疗方式,但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以及消极情绪,会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有效的管理措施极为重要。本研究选择延续性健康管理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5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搜集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以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9例,女6例,年龄29~52岁,平均(31.68±2.19)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0~55岁,平均(33.28±2.6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纳入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1)经CT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2)符合肝癌症状表现者。(3)年龄80岁以下者。(4)无语言障碍,可正常沟通者。(5)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6)临床基本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1)排除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排除严重心肺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者。(4)排除患有抑郁症或既往史者。(5)排除配合依从性差者。(6)临床基本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定期对病房清洁消毒,为患者普及肝癌的基本常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行为指导以及饮食管理。

观察组:延续性健康管理。(1)建立专业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健康管理操作流程以及技巧方面的培训与考核,并进行情景模拟,熟练掌握管理技巧与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管理方案,其中包含运动锻炼方法、用药剂量和时间等,并为患者进行方案的讲解,使患者掌握并遵循;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健康管理宣教中,同时普及持续性健康管理,纠正其错误认知,以一对一模式或多媒体讲解方式为主,宣讲健康管理的必要性。(3)介入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言谈举止,给予相对性的疏导和指导,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态,指导其营养、运动锻炼方面管理流程;管理过程中需及时询问患者现状,稳定护患关系,建立护患信任感,交流过程需保持温柔、有耐心的表达方式,为患者讲解治疗与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肝癌治疗时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自信心。(4)对患者的介入治疗后的饮食方面进行管理,主以流食或清淡食物为主,嘱咐患者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禁烟酒,以防病情恶化。(5)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讲解疾病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及血脂血压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并为其发放健康管理手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避免影响治疗效果。(6)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患者管理情况以及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答,叮嘱其按时复诊,注意饮食;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肝癌的疾病介绍,以及介入治疗后恢复方法的文章,可创建解答版块,及时为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并鼓励患者在微信群里面交流病情恢复情况以及心理情绪,可促进患者提高治疗自信心。(7)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健康行为熟练掌握并记录,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商讨出更细致化的管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水平。

1.4 观察指标[4-5]

(1)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包括焦虑、抑郁、慌乱评分。评分越高越严重。

(2)比较两组健康行为评分,包括运动锻炼、营养、健康责任,评分越高越健康。

(3)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评分越高越优。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

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健康行为评分

干预前两组健康行为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优(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评分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见表3。

3 讨论

肝癌具有发病率、致死率高等特点,易导致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6]。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健康行为以及心理状态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患者自杀自残等现象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7]。由此可得,有效的管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现状,因此笔者选择持续性健康管理方式进行干预治疗。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分析上述结果原因,常规管理过于单一,不够细致,其改善效果不佳。持续性健康管理为一种长期管理方式,是从患者介入治疗后进行健康方面管理,持续性地为患者灌输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可增加患者治疗自信心,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并有效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水平[8-9]。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实施持续性健康管理,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梅. IEES多维度支持法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5(11):175-177.

[2]周静.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肝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4(13):237-239

[3]李葆华, 徐会利, 李美芳. 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21,28(3):455-458.

[4]胡玉莲, 崔恒, 夏雪峰. 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对肝癌肝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29(6):507-509.

[5]关红、梁英健、高薇、唐美玲. 个案资料信息统筹系统构建对肝癌患者疲乏状态及疾病认知度的影响[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17(12):138-141.

[6]刘凤珠, 刘艳, 程璐,等. 健康教育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及舒适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2):57-57.

[7]闫秀娟.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健康前沿, 2019,28(5):45,-

[9]张如新, 董真真, 马波,等. 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17(11):160-177.

猜你喜欢

健康行为延续性健康管理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