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也想当语文课代表

2021-08-02涂宏昱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班主任

涂宏昱

【关键词】集体教育;家校共育;行为习惯引导;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075-02

班委选举前夕,班上的小曾找到我,略带紧张地问:“老师,我也想当语文课代表,可以参加竞选吗?”我有些意外。虽然平时他和我会有一些交流互动,但更多时候都是聊他喜爱的军事武器,或者举报同学的违纪违规行为,加上平时他和同学关系也不太融洽,所以他的这一问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定了定神,本着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原则,我建议他“可以试试”。

按照他平时对待学习的态度,我觉得他转身就会忘了我的鼓励。没想到,班委选举正式开始那天,他真的站上了讲台,忐忑而诚恳地发表了竞选宣言:“虽然我平时在课堂上不太遵守纪律,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坏学生,但我真的很想当语文课代表。如果我当选,一定为大家做好服务……”他的竞选演讲结束后,班级响起一些断断续续的掌声,还夹杂着学生们的议论声。最后的投票环节,他只获得了7票,而另外两个候选人都是30多票。毫无疑问,他要落选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他的脸上滑过一丝伤感,这是他平时挨了批评也不曾有的难过表情。难得他主动想要变好,我决定帮帮他。我问大家为什么不支持小曾,有人说他课堂上不守纪律,经常破坏课堂秩序;也有人说语文课代表是语文成绩好的人才可以担任的,而他成绩太差了;还有人说他平时太随意,不相信他能做好课代表工作。面对同学们指出的种种缺点,小曾没有像平时那样直接反驳。抓住这点,我开始游说学生们,希望大家能够给小曾一次机会,但依然没有多少同学支持他。我只好和学生们商量,先聘任小曾为语文课代表助理,设置一个月的考察期,在考察期内班级所有同学对小曾课堂纪律遵守、行为习惯改进以及工作热情等情况进行监督。我想:班集体的共同监督,对小曾既是约束也是帮助,如果他这一个月能够严格要求,努力提升自己,我们就给他一次机会。

学生们同意了我的建议,小曾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为了让他彻底改变,我联系了他的父母,让他们在家里准备一张表格,贴在墙上,每天由小曾根据自己的上课和工作表现打分,每周结束时都进行一次总结,同时建议父母对他的良好表现进行适当的奖励。

从那以后,在学校里,小曾每天都积极地收作业,提醒同学们订正作业,偶尔贪玩忘记了,经过同学和老师提醒,他都会不好意思地一笑,然后立马去做;每天回家后小曾和父母交流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在学校的良好表现,然后郑重地记录分数。父母向我反馈,原本一到家先玩再看课外书最后才写作业的小曾养成了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一次,语文课代表生病请假,当天的任务全都落到小曾一个人身上。一开始,我担心他会手忙脚乱,想要给他找个帮手,结果他跟我说他一个人可以做好这个工作。事实证明,他的确有方法:找到每个小组长,问清作业情况,有需要记录的及时登记,作业全部收齐后抱到办公室;老师批改完后,他挑出需要订正的作业,然后提醒这些同学及时订正;至于没有问题的那些作业本,他则请组长帮忙分发。一天下来,他说:“感觉自己有点像个陀螺,不停地转,但是却很有意义。”是的,他忙而不乱,证明他做事讲究方法;与同学沟通顺畅,说明他在与人相处方面已掌握了窍门,取得了很大进步。

两周时间很快过去了,小曾积极的工作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许,他的父母也再次向我反馈说他在家时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都明显变好了,如果按照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小曾成为正式的语文课代表就为期不远了。正当我们都为小曾的变化而高兴时,他却出状况了。那天,他怒气冲冲地跑到我的办公室,表示“不要当课代表了”。原来,小曾提醒小诺订正错题时,小诺嫌他太唠叨了,指责他不是真正的课代表,“拿着鸡毛当令箭,多管闲事”。受到刺激的小曾不管不顾地要和小诺理论清楚,如果不是其他同学拦着,估计俩人已经扭打在一起了。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我立马安慰了小曾,并让小诺向他道了歉,可是直到放学,他都是闷闷不乐的。一个学生能够主动要求上进并且为之努力付出,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让小曾重回之前那昂扬上进的姿态,我再次联系了小曾的父母。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我了解到:小曾确实想当语文课代表,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在学习和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他对一件事情很难保持持久的热情,努力改变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懈怠。小诺的话诱发了小曾心底的惰性,心灰意懒的他想借此机会放弃进取。

找到了原因,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帮助小曾,而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形成稳定的情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于是,我把小曾喊到办公室,告诉他:“你最近的表现很棒,老师和爸妈都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我们努力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能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小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离开了。当天晚上,我又联系了他的父母,推荐小曾父母在家采用“放钉子”的方法幫助小曾:在家中客厅,爸爸为小曾准备了一块木板,当遇上不开心的事时,小曾就放一颗钉子在上面,同时家长帮忙在钉子旁记录他不开心的原因。一周后,如果小曾原谅了对方,父母就帮他把钉子摘除。当遇到实在摘不掉的“钉子”时,小曾可以向老师寻求有效解决办法。有了这个方法后,小曾在情绪管理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和同学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一个月后,经过班级所有学生的投票,小曾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更多向好的变化还在他身上继续,而我对他的关心和教育也一直在路上。

(作者单位: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