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8-02潘天鸣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潘天鸣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疑似卵圆孔未闭的患者66例,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检查,参照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中的诊断价值分析。结果:以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结果为参考,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6.36%、92.31%、82.50%。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特异度、灵敏度等均较高,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缺血性脑卒;并卵圆孔未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08-01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心脑血管病变,属于先天性疾病,临床研究显示PFO会诱导隐源性卒中的发病[1],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PFO检查的金标准为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这一检查技术有效避免了传统检查中受患者个体化差异、声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检出率高,但这一检查属于侵袭性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因而在實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2]。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则具有微创、适用范围较广等优势,本研究主要基于临床实际资料,分析这一检查技术在疑似卵圆孔未闭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疑似卵圆孔未闭的患者66例,男女各37例、29例,年龄29~58(39.85±4.17)岁,纳入标准:经由颅脑影像学检查确诊缺血性脑卒中[3]者;符合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相关适应症者;积极配合检查者;匹配资料完整;首次发生脑卒中者。排除标准:合并脑出血者;合并心脏其他类型器质性病变者;凝血障碍者;合并心脏、颅脑以外重要脏器组织病变者;精神、心理障碍者。

1.2、方法

1.2.1、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介绍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后,指导患者开展Valsalva训练,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DWL)开展检测工作,保持仰卧位,选择肘静脉(首选右侧)采用18G套管针建立并留置通路,进行大脑中动脉监测,待颞窗闭合进行椎动脉V4段监测,取两支注射器分别置入1ml自体血、8ml生理盐水+1ml空气,通过三通管联合套管针通路,重复剧烈交换注射器间生理盐水与空气混合液,十次以上。进行弹丸式团注,观察微栓子信号存在与否(于推注20s内观察),阴性则休息3min后重复Valsalva动作在推注观察。依据微气泡情况进行评定,0个为正常,1~10个为小量分流,11~25个为中量,>25个为大量。

1.2.2、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EPIQ 7C)开展检查工作,探头频率2.0~7.0MHz,给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局部麻醉处理,向患者介绍检查注意事项,协助其保持左侧卧位,经由口腔向食管置入探头直至中下段,平双心房,进行原发隔、继发隔观察,明确是否存在间隙,若见存在间隙且存在分流情况即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以参照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就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中的特异度、灵敏度等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患者检查结果分析:本组66例缺血性脑卒中疑似卵圆孔未闭的患者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结果示阳性者40例,阴性26例,阳性患者检查中可见左向右、右向左分流血流信号。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结果示阳性者35例,阴性31例,参照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6.36%(57/66),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2.31%(24/26)、82.50%(33/40),见表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心脑血管病变之一,受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导致了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威胁着人类健康与安全[4-5]。伴随对脑卒中研究的深入,本病发生与PFO的相关性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卵圆孔是胎儿宫内发育生命通道之一,伴随肺循环建立,左心室压力升高会逐步关闭,但存在一定的未闭合情况,成年人群中发生率在20~27%左右,一般情况下无特征性表现,常规心电图、胸片检查均较难发现异常。核磁共振、心脏超声、经食道心动超声等是目前常用检查方式。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检查技术,能够进行微栓子信号检查,特异性高,目前在脑卒中预测、病因分析、复发风险评估、治疗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本研究显示,参照经食道心动超声检查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6.36%,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2.31%、82.50%,均处于较高水平,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切实的依据。这一检查的开展通过Valsalva动作提升右心压力,从而有效提升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分流量,加大未闭合卵圆孔开放率,以保障检测特异性与灵敏度。

综上所述,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并卵圆孔未闭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孔学军,柴青芬,郭科,等.成人卵圆孔未闭超声检查及右心声学造影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3):3383.

[2]余新艳,吴丹.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c-TCD)阳性的隐源性卒中(C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J].吉林医学,2019,40(3):607-60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 2018》编写组.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 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105-119.

[5]DONNELLY J,CZOSNYKA M,ADAMS H,et al.Twenty-five years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retrospective,single-center analysis[J]. Neurosurgery,2018, 85(1):E75-E82.

[6]章宽静.发泡试验在脑卒中并发卵圆孔未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7):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