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分析
2021-08-02冯敏河
冯敏河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中医科,广东广州 510440
膀胱具有排尿、储尿的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够发挥脊髓反射的作用效果,脊髓损伤后出现神经源性损伤会导致膀胱功能失调,且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首要感染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尿潴留等,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1]。因此,及时恢复患者膀胱功能对于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尚无特效措施,通过常规膀胱训练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疗效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中医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均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具有较为丰富的治疗手段[2]。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收治2018年8月—2020年9月的8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实施电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该研究通过整群随机化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1)与常态组(n=41)。常态组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9例;年龄上限58周岁,下限22周岁,平均(36.47±1.25)周岁;腰髓损伤20例,胸髓损伤16例,颈髓损伤5例。观察组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8例;年龄上限57周岁,下限23周岁,平均(36.58±1.36)周岁;腰髓损伤18例,胸髓损伤17例,颈髓损伤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损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纳入研究案例均存在明显脊髓损伤病史,经临床检查确诊,均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了解该研究全过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无精神、意识障碍患者;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既往排尿功能异常、尿道结构异常、膀胱结构异常患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患者;尿道损伤、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结石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常态组接受膀胱功能训练治疗:①要求患者每日饮水量在1 500~2 000 mL,三餐、上午、下午分别饮水一次,饮水时间晨起6:00至晚间20:00,控制患者饮水量<400 mL/次。②手法排尿:Crede挤压法:充盈患者膀胱,通过手掌根部按摩患者下腹部,自上而下保持由轻至重的按摩力度为患者进行按摩;轻叩耻骨上区法:轻扣患者耻骨上区,通过反复牵拉逼尿肌促进其收缩,使患者产生自发性排尿反射;Valsalva屏气法:指导患者保持身体前倾的坐位姿势,屏气呼吸,放松腹部,指导患者进行排尿动作,诱发膀胱反射收缩功能,同时培养患者的自主排尿意识。持续治疗28 d。③间歇导尿:根据患者残余尿量安排导尿时间,对于残余尿量<100 mL者,每日进行一次导尿;对于残余尿量<200 mL者每隔8 h导尿一次,对于残余尿量<300 mL者,每隔6 h导尿一次,导尿结束后详细记录排出尿量。基于此,观察组实施电针治疗:选取三阴交、八髎、膀胱俞、关元、中极。先针刺三阴交、关元、中极,操作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常规对穴位局部皮肤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患者相应穴位,深度约0.5~1寸,采用泻法,连接SDZ-Ⅱ电针仪,设置频率为15 Hz,通过连续波对穴位进行持续性刺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度调整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此3个穴位操作完毕后,再协助患者取俯卧体位,针刺八髎、膀胱俞,八髎中的上髎、次髎,进针深度为0.5~1寸,中髎与下髎进针深度为0.5寸,膀胱俞进针深度为0.5~1寸,均采用泻法,连接SDZ-Ⅱ电针仪,设置频率为15 Hz,通过连续波对穴位进行持续性刺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度调整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所有穴位均留针20 min,1次/d,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持续为患者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为患者经过治疗后排尿通畅,残余尿<50 mL,无排尿不畅感受;有效为患者排尿通畅,残余尿50~100 mL,轻微排尿不畅感受;无效为上述效果未达成。总有效率通过显效和有效进行综合计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
1.4 统计方法
调查收集数据经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分析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动力学数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分析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分析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1)常态组(n=41)t值P值最大尿流率(mL/s)治疗前 治疗后6.85±4.12 6.82±4.15 0.032 0.973 14.53±5.16 9.98±4.43 4.284<0.001残余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130.41±20.05 130.28±20.14 0.029 0.976 66.40±12.51 96.58±16.57 9.307<0.001最大膀胱容量(mL)治疗前 治疗后280.46±58.72 280.34±58.57 0.009 0.992 361.62±66.83 317.64±66.91 2.977 0.003
2.2 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常态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对比[n(%)]
3 讨论
脊髓是能够控制尿道括约肌、逼尿肌活动功能的初级排尿中枢,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会引发系列并发症,如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肾衰竭、膀胱癌等,采取何种有效手段保护患者上尿路功能的同时,恢复患者下尿路功能,尽早帮助患者建立自主排尿节律,降低患者并发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5-6]。
膀胱功能训练主要是通过刺激膀胱,有效提升逼尿肌的兴奋性与排尿反射活动,通过挤压膀胱、刺激肛门、牵拉阴毛等措施有效激发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间歇导尿术是公认的尿路管理有效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由于留置尿管而出现的心理障碍,同时能够使患者膀胱不受导尿管约束,进而周期性引发尿道括约肌的扩张与收缩,对膀胱进行刺激,促进膀胱恢复正常排尿与储尿功能;通过规律饮水、排尿训练能够在较低膀胱内压下逐渐增加尿量,降低尿路感染概率[7-9]。传统医学认为脊髓神经后排尿障碍属“癃闭”范畴,病机在于脊髓损伤后膀胱气滞血瘀、气化不利、经络受损,气血推动无力,进而导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治以“六腑以通为用”为主[10]。针刺治疗能够维持患者膀胱排尿、储尿功能正常,而电针主要是针刺疗法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够增强留针时的局部刺激量,通过对膀胱肌肉的刺激有效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血运循环,进而促进组织新陈代谢,能够有效修复受损的排尿反射中枢与神经通路,提升膀胱内压力,诱发患者自主排尿反射,进而引起主动排尿,恢复患者膀胱功能,缓解临床症状[11]。该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尿动力学数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14.53±5.16)mL/s、残余尿量(66.40±12.51)mL、最大膀胱容量(361.62±66.83)mL明显优于常态组(P<0.05);常态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49%)相较于观察组(97.56%)明显更低(P<0.05)。与李丽等[12]研究结果:接受电针与膀胱功能训练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自主排尿量为 (317.1±31.2)mL、残余尿量为(75.0±33.0)mL,接受单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自主排尿量为(235.8±48.2)mL、残余尿量为(154.0±47.5)mL,两组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电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综合疗效,有效改善患者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