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粉末饮片在儿科门诊的应用研究

2021-08-02谭小丹万珍司徒淑贤

中外医疗 2021年16期
关键词:饮片粉末儿科

谭小丹,万珍,司徒淑贤

广东省开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药剂科,广东开平 529300

饮片的重要临床应用形式之一是中药粉末饮片,采用粉末的形态直接进行口服,可以充分保留原中药全部的化学成分,其优势在于全成分入药,不但能够提高用药效率,还可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并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合理降低药物用量;随着我国传统医学的持续发展,由于中医药治疗的药效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人们对于中药需求量日益增长,而中药资源相对于西药而言相对特殊,部分药材价值珍贵,因此药物资源日渐减少,所以临床上更加提倡服用中药粉末饮片,既能够充分吸收药物成分,又能够避免浪费现象[1]。然而,我国尚无明确规定中药粉末饮片的确定剂量和适用范围,大多数中药粉末饮片的用药方案,通常参照成人的使用标准,对于婴幼儿的临床研究数据少之又少。因此,目前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规范地使用中药粉末饮片,提高婴幼儿用药的安全度和有效性。为探究中药粉末饮片在儿科门诊的应用效果,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开具的1 087张用药处方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选取该院儿童内科门诊就诊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687例,女400例;年龄1~2岁,平均年龄(1.25±0.22)岁。

1.2 方法

①统计患儿的疾病种类,使用中药粉末饮片的品种数。②根据开具处方医师的执业类别分为中医师组和西医师组,分别统计两组的处方率、联合用药率(中药粉末饮片与中药粉末饮片联用、中药粉末饮片与西药联用)。根据患儿使用药品种类和中药粉末饮片品种数分成5组:单纯使用1种中药粉末饮片的为A组;使用2种及以上中药粉末饮片的为B组;使用中药粉末饮片联合西药的为C组,使用中药粉末饮片联合中成药、西药的为D组,使用中药粉末饮片联合中成药的为E组;分别统计5组的处方率。③不规范处方:未填写诊断或诊断不全、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用药不适宜处方: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给药。超常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无适应证用药

2 结果

2.1 主要疾病种类和中药粉末饮片的使用情况

儿内科开具的大部分处方为呼吸系统疾病,占处方数的96.78%,主要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发热、急性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该院儿科常用的中药粉末饮片为羚羊角粉、蛤蚧粉和制川贝母粉,羚羊角粉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热,蛤蚧粉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制川贝母粉主要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咽喉干痒等病,疾病比例分布呈正关联性。常用的这3种中药粉末饮片均为成人儿童共用药,用药期间并没有收到相关不良反应情况报告,使用剂量及频率,见表1。

表1 主要中药粉末饮片的剂量及频率

2.2 中医师组和西医师组的处方率和联合用药情况

通过该院回顾性调查分析表明,1 087张儿科门诊中药粉末饮片处方多由西医师开具,占91.26%(992/1 087),中药粉末饮片联合用药率为99.54%,多与西药联用(联合用药率为47.38%)或与西药、中成药联用(联合用药率为46.09%),见表2。

表2 中医师组和西医师组的处方率和联合用药情况[n(%)]

2.3 不合理处方情况

回顾性分析表明1 087张儿科门诊中药粉末饮片处方中,共有63张不合理处方占5.80%,其中3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57.14%;超常处方4张,占不合理处方6.35%;不规范处方23张,占不合理处方36.51%,见表3。

表3 不合理处方情况

3 讨论

通过对该院儿内科处方开具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目前临床中医药应用仍存在以下问题:中医药的临床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症分型,要充分掌握每一样中药的功效和作用以及其对应的病症所在,对症施治是组方遣药的根本依据,是治疗疾患的基础所在,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学的核心内容[2]。在应用中医药治疗中,患者或西医师都应充分听从中医师的参考意见,开具对症分型的适应处方。然而经该次调查研究表明,在儿科门诊内,开具中药粉末饮片处方的医师中普遍以西医师居多,但大多西医师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没有进行辨证处理,可能存在药物风险,采用中医药治疗,应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证型不同所用的药物应当有所差异[3]。儿科门诊常用的处方多为西药、中成药与中药合并联用,合理配伍应用中西药,可提高疾病的治疗疗效,然而不合理的药物应用,会降低药物的临床疗效,引发药源性疾病和毒副反应等。因此西药师要想科学合理地进行配伍治疗,就应该充分熟悉中药的性能,掌握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4]。

该研究中,经过回顾性分析调查发现,23张不规范处方中以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或未填写诊断或诊断不全为主要内容,然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所规定的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开具西药或中成药处方的时候,一种药品就应单独另起一行,并且一张处方不允许同时开具5种药品之上,如果有特殊情况,应该表明临床诊断[5]。药师审核处方合理程度的重要依据在于临床诊断,药师可根据临床诊断与药品说明书,对于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减少用药的不合理性[6]。而用药不适宜方中的主要问题在于不符合患儿病情的适应证,如临床诊断为急性咽炎,却开具蛤蚧粉,但临床治疗中,蛤蚧粉属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适应证药物。还有就是超常处方,普遍常见于超说明书用药和无适应证用药,比如诊断为急性肠炎却开具蛤蚧粉,诊断为急性咽炎开具蛤蚧粉合用红霉素眼膏。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一定要充分根据药物适应证、预防用药原则、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理用药,避免超纲用药[7]。在儿科门诊中,西医师开具中药粉末饮片处方的概率更高,并且在开具处方的时候普遍存在未辨证分型用药的情况,如临床诊断为咳嗽,却开具出川贝母粉,而咳嗽又可以细分为痰湿咳嗽、燥咳、热咳和寒咳,而制川贝母粉的适应证为肺热燥咳,切忌临床盲目用药,不加辨证[8]。在用量用法上同样应该有所讲究:《中医儿科学》认为:新生儿的药物用量应该在成人用量的1/6,乳婴儿的药物用量应该在成人用量的1/3,幼儿药物用量应该在成人用量的1/2,学龄儿童的药物用量应该在成人用量1/3,或者接近成人用量,参照此类数据,该院儿科门诊中药粉末饮片的应用剂量还是比较合理的。在对各类患儿用药时,酌量用药,避免药物用量过多或过少[9]。

通过该院回顾性调查分析表明,1 087张儿科门诊中药粉末饮片处方多由西医师开具,占91.26%,中药粉末饮片联合用药率为99.54%,多与西药联用(联合用药率为47.38%)或与西药、中成药联用 (联合用药率为46.09%),并且小儿用药多为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发热、急性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开具羚羊角粉、蛤蚧粉和制川贝母粉等中药粉末药方较多;但相对的其不规范用药、用药不适宜和超常用药高达63张,考虑到西医师用药频率高,且不具备辨证分型和中药系统理论学习经验所致。刘亚男等学者[10]在其调查研究中表明呼吸系统药物为儿科用药率最高的一种,并且不合理处方情况同样较高,2015年共调查8 262张处方,不合理处方1 291张,2016年共调查6 864张,不合理处方546张,各方面数据与该研究较为相似,仍需对不合理用药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

目前,医院儿科在应用中药粉末饮片存在广泛性,根据该研究就可以看出,西医师用药处方中使用中药粉末饮片频率显著高于中医师,而西医师对于中医药的药性和功能以及分型辨治等又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目前临床医师和药师所面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粉末饮片。西医师普遍没有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经历,对于中药粉末饮片的合理配伍与使用存在一定困难度,因此在日常开具处方时,一定要坚持辩证诊治和四诊合参,建议如下:①医院科室方面应该定期组织医师强化业务学习,对西医师展开基本中药学科的相关培训,西医师应该积极学习《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更加熟悉各种中药粉末饮片的性能,加强宣教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思维[10]。②鼓励西医师对于中医药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可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中医培训班,并取得有关证书,也可以根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跟师学习,学习3年中医后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全面发展医师道路,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到在使用中药粉末饮片时,做到规范用药,明确药物使用指征,合理进行配伍用药,确保儿科用药安全[11]。③科室应该定期展开医师和药师的业务交流,对于处方中出现过的具体问题进行点评,提高医师开具处方的规范性,对不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13]。

综上所述,经研究表明,儿科门诊内中药粉末饮片多由西医师开具,大多与西药、中成药合用,但不足之处在于西药师在开具处方时,没有充分结合辨证分型开具,因此西药师应加强学习中医药理论有关知识,严格做到辨证施治,合理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儿内科应用处方的合理性,提高用药安全度。

猜你喜欢

饮片粉末儿科
ZrC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氮化铝粉末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儿科专栏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白及粉末入药历史沿革概述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K+掺杂对YBO3∶Eu3+粉末发光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