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2021-08-02房路升罗海秀马晓红冶忠林
房路升,罗海秀,马晓红,冶忠林
(1.青海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3.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0 引言
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信息技术凭借其高效、便捷、智能化等优势在诸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逐步推动着世界的创新进步。当前,将师资培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展线上教育是现代教育新趋势[1-3]。袁利平等[4]提出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着重培养教师终身学习兴趣,加强个性化教育模式和线上教育教学实施;胡舒予等[5]探讨了远程培训学习服务系统构建问题,并针对远程教育系统特点给出相关建议。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网络授课被普遍应用于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受益人群不仅是在校学生,更多的是社会中的求学者。网络课程种类丰富、形式复杂多样、针对性较强,均能在移动终端使用,各运营商纷纷推出网课应用程序,并且其功能操作也在进一步创新,如网易公开课、MOOC 等应用。由于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模式的便捷性,线上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子的喜爱[6-7]。然而,网络授课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弊端[8]。网上教育通过网络授课,缺乏学生和教师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并且学生没有教师监督,学习专注力不够,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这一系列的弊端对于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网课系统都带来了一定挑战[9-10]。
疫情期间,高校学生、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所采用的网课平台多种多样。各网课平台性能如何,各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如何用好这些网课平台,发挥其应有作用,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对几款评价较高、使用人数较多的网课软件性能进行测评;其次,结合相关网课软件的优势与不足,对线上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最后,给出针对线上教学活动的授课建议。
1 在线授课软件比较
受疫情影响,全国多数中小学、高等院校延迟开学,为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均采取线上授课方式,而相应的网课软件却多种多样。本文统计了6 个评分较高、使用人数较多的应用程序,分别是QQ 群系统、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雨课堂、好分数。表1 针对各程序性能进行功能比较。
2 各授课软件功能分析
针对网络授课现象,各种授课平台功能丰富、各具特色,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表1 内容分析得知,大部分网课应用程序均具备教师直播功能,且均支持电脑和手机端运行,画质清晰,语音、视频以及屏幕共享流畅,师生间可以及时进行交互并反馈意见。这些应用软件有不同的侧重点,部分软件侧重教师直播讲课功能,另一部分软件侧重会议及科研讨论形式的学习。并且,这些应用程序也在不断地更新、细化和完善相关功能,在教师端和学生端都针对各自需求创建便捷工具栏,满足学生和教师各种上课需求,并解决课堂秩序控制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教师开展网课活动。部分应用程序还附加作业布置、批改、统计,甚至是考试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在家也能正常上课,完成作业。针对大学生、研究生等学生群体,网络上课可以进行多人轮番屏幕共享,大家可以及时交流意见、分享文件内容,与教室上课相比更加高效,资源更能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软件操作灵活性及授课能力,有效地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自信心。
根据表1 综合比较,QQ 群授课比其他平台节省时间。此外,线上授课可以多个平台混合使用,例如,一个平台共享桌面信息,另一个平台开启视频画面或语音交流,这样可以结合每个平台的优势,将线上平台优势最大化,使学生能体验到更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11]。
3 线上教育优缺点
3.1 线上教育优势
(1)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比起传统教育的固定时间、固定学习地点,线上教育对时间、地点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需要配合教师的上课时间,保证网络连接顺畅,足不出户,用一部手机、iPad 或电脑,就可以进行线上学习。与此同时,线上教学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引领学生走进不同平台,体验不同的学习情景。
(2)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网络的联通性能是线上教育普及的基本保障。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只能接触到本校教师,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水平不一样,尤其是发达地区跟不发达地区对比,造成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而线上教育可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让学生接受同等教育,共同进步,防止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恶化[12-13]。同时,促进教学质量更加高效,让学生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学习机遇。
Table 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functions表1 应用程序功能比较分析
(3)实现学生个性化教育。知识引导未来,科技推动发展。目前,市面上的网课软件种类繁多,网络化教学逐渐普及,通过在线学习可以扩大学生学习范围,让他们获取更多新奇知识。随着线上教育模式的逐渐成熟,学习网络化、普及化、终身化等新特点逐渐凸显,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新模式下,自学成为实现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线上教育,学生可以开拓视野,培养个人爱好,甚至去钻研某一研究领域,从而不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全方位提升能力与水平。
此外,线上课程不受学习人员限制,不管学生、教师、还是社会人士,都可以在网课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在线学习网络资源丰富,课程种类繁多,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线上学习成本较低,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群体对于知识的学习需求。这些优点使得线上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青睐,比如,美国有很多硕士研究生选择线上课程,主要原因在于线上课程较便捷且费用低[14]。通过线上课程可以让更多的求知者聆听到知名院校各位名师精彩的讲解以及最为先进的研究思潮,比如,中国大学MOOC,其教育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经验丰富,对知识教材有着较强的总结、分析能力,并且它课程内容专业,课程讲解精辟,方法独到,为拓展性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学习兴趣培养都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3.2 线上教育缺点
(1)设备及网络性能要求较高。线上教育需要电子设备和网络流量支撑,并且设备性能及网络速度都对线上教育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对于农村等部分偏远区域,没有合适的在线学习电子设备和流畅的网络通信,在线教育就不能正常进行,并且长时间针对电子屏幕,会损害学生视力健康。此外,随着线上人数的逐渐增多,对服务器存储性能及运行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较低。线上教育十分考验学生的注意力及自制能力,现实课堂中,教师会时刻监督学生去学习,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较高,而线上由于教师不能完全估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学上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懈怠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只是表面上去完成学习任务,并没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学习效果不理想[15]。
(3)线上教育个体被割裂,缺乏非语言互动。线上教育将学生分割成了独立个体,增加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学生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依靠语言和文字的,有时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包括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对方状态。学生很大程度上通过教师的非语言交流融入课堂,教师也会通过学生的神态掌握课堂情况。线上教育就割断了这些联系,增加了课堂掌握难度,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
(4)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传统教育中,实施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多重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能够树立起教师的管理威严,维持班级基本秩序,与家长保持和谐的沟通关系。并且教师在班级上课时,可以及时对学生的缺点进行监督和教育,纠正学生错误观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观念,然而线上教学中,学生全程处于自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之家长对学生的督促力度不够,也会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致使学生的自学行为更加吃劲,学习效率更是低下[16]。
4 线上教育模式对策与建议
线上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中每一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网课问题也涉及每一层群体。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教育模式,本文从每一层次仔细查找问题根源,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线上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和浓厚。
4.1 增加线上教育平台功能
线上教学应用程序应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型,进行相应的智能化数据收集,并结合数据所反映的真实现象及时对程序功能进行调整,让线上教学平台更加智能化。比如,在教师端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以及作业完成时间等相关学习行为和数据,然后将分析结果上传到教师端,授课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或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线上课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网课应用程序应增设不定时弹出课堂验证码等功能,强制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该课堂验证码可以是问题,或者是教师提问,需要学生去解锁才可以继续听课,虽然这会增加课堂时间,但可以提升学生注意力,也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在线认真听课,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掌控。
4.2 提升教师线上管理能力
线上教育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主导力量,因此教师自身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操作技术,灵活使用授课工具,熟练掌握各按键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直播教学过程时,要提前精准备案[17],尽量使用触屏的电脑设备,可以配合板书,以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避免直播过程中出现程序异常、网络卡顿、断线、无画面、无声音等情况,建议教师提前进行设备调试,准备备用电脑,提前打开直播房间或者发放课程链接或二维码。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扰,因此建议教师在面对面直播授课时注意自身授课环境,减少环境干扰因素。师生间的交互是远程教学的核心,交互方式可以是不定时点名、现场提问等。同时切忌直播时间过长,要考虑电子设备对学生眼睛的伤害,适当给予休息时间,尽量避免学生视觉疲劳。线上教育课后更多的是勉励学生利用线上课程主动自学,培养独立学习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开阔自己的思维。
针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摸底复习后再进行新课程学习,不能一味追求课程进度,忽略学生认知能力,强调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工作,课后强化练习。教师应及时就学生学过的课程进行出题检验,重点对学生普遍掌握较差的内容予以巩固,让学生的学习功底更加扎实。
4.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线上学习态度
学生是线上教学系统的主要受益群体,网课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了正确的线上学习方法[18]。学生应具备自律自觉的学习态度,课前要预习参考资料,可以针对具体课程内容提前观看视频讲解,再结合教师的具体教授,以加深印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紧跟教师思路,集中注意力,并在业余时间积极与同学沟通,及时交流学习经验及知识点认知,认真且独立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在选择其他课程时,要认准正规课程资源,合理学习,学习内容不可片面、粗略,还要留意并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资源,及时与教师、同学探讨。最重要的是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不将网课当成一种负担,尤其要注重实践推理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网课进行期间,遵守讨论规则,文明发问,发帖要紧扣主题,不发水帖,认识到讨论区是共享知识,激发创意,交流情感的好地方,是另一种课堂学习形式,如果讨论产生分歧,就要及时化解争取达成一致观点,求同存异。
4.4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模式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线上教育模式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由于没有教师督促,学生大都缺乏自制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在这种教师和学生时空分离的情况下,教师的部分责任需要转移到家长[19]。家长应承担学生学习监督工作,及时与教师联系,反映学生情况,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形成教师全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长督促监督的管理模式,构建家—校协同管理教学模式[19-20]。
虽然线上课堂对空间没有太多要求,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学生应该固定线上听课位置,设立独立书房[12],从而减少外界干扰因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课前定位签到的方式,每次定位距离不能相差50m,才算完成课堂签到。通过这种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管理模式,提升线上教育效果,有利于构建家—校协同管理模式。
4.5 在线教育系统框架
线上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手机、电脑和iPad 等电子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相比传统教育,课堂数据更易收集,这为在线教育技术框架构造提供了条件,在线教育系统框架如图1 所示。通过上课软件进行实时课堂数据采集,并传输到计算服务器,通过计算集群对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学生行为分析、教师行为分析、试卷分析、反馈分析和课程分析等。学生行为分析是对学生上课时长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可视化,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在线课堂学生上课情况;教师行为分析是对教师开课时长和频率以及学生参与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家长行为分析是对学生线上课堂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试卷分析是对课堂或课后试卷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以呈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课堂知识修改;反馈分析是学生或家长针对授课情况或软件等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进行统计分析,以营造更好的线上课堂氛围;课程分析是对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对课程进行评分,以给学生推荐更多的优质课程。此外,还提供了可视化、推荐、学生评测、签到、知识库、请假、统计和班级管理功能,为在线课堂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得线上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
Fig.1 Framework of online education system图1 在线教育系统框架
5 结语
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促进教育资源共享,让学生可以享受平等的教学,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收获到网络资源所带来的便捷,让学生自主培养自学意识,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极大改善了传统教育的弊端。然而,线上教育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以及知识点复习不扎实等弊端,并且线上教育的应用程序功能、性能以及智能化体现和管理模式等均需作极大改进。本文首先评测了几款评分较高的应用程序性能,并结合已有网课平台性能及线上教育凸显的不足之处,给予相关改进意见。从学生、教师以及平台性能和线上教育家—校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共同优化线上教育模式,充分融合互联网科技与教育系统,从理念到内容,从方法到机制,不断创新实践。
线上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应适应技术变革,要在不断创新中摸索前行,不断丰富网课资源,提升网课质量,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学生学习模式的线上教学系统。同时,也要注重法律法规的约束,明确行业规范,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内容进行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弊端并予以改正。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自洁”功能,鼓励和引导广大网民对网课进行打分评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使网课质量不掉线,全民共同参与,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学习模式与文明传承的新兴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