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在数字虚拟影像创作中的运用

2021-08-01

现代电影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形体肢体舞蹈

张 帆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

肢体语言是指表演主体通过自然的形体伸展,间接传达出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而非纯粹的口述。传统的表演形式例如舞台戏剧、电影电视都是由演员(物质客体)为肢体语言载体,演员通过特殊训练和独特的表演体系引导融入设定的角色,最后展现了完整的影像视觉传达。但是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影像的创作流程,真实的演员表演在超写实的虚拟环境中会显得相对单薄,由此虚拟影像中的表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虚拟影像创作中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1.1 动作捕捉

由于虚拟影像中不存在真正的人类演员,所以需要通过外部辅助进行角色的动作数据输入,其中一种就是运动捕捉技术 (Motion Capture)。通过在真人演员的各个运动关节设置记录节点,收集最终的动作数据进行编辑,导入虚拟角色中完成表演。

图1 电影 《极地特快》中汤姆·汉克斯的表演

该种表演形式优点在于动作数据记录较为细腻,许多慢动作或者细微的局部表演更容易表现。但是同样的问题在一些作品中呈现出来,例如在动画电影《极地特快》中,由汤姆·汉克斯扮演的列车员虽然表情表演细腻,但是在快节奏的表演中,比如舞蹈动作等太贴近现实节奏,无法赋予虚拟角色足够的表演弹性。动作与动作之间在一些特定场景下需要大开大合,收放节奏需要夸张时,对动作捕捉数据后期进行编辑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所以,该种虚拟影像的表演形式则较适用于写实的特效电影和严肃题材的CG 电影。同时演员需要熟悉剧本,适应无环境和对象的肢体表演。

1.2 动作参考

相对于动作捕捉技术的精确,采用真人表演作为动作参考 (Reference)的方式,能更好的对肢体语言进行二次艺术创作。我们常说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一个迪士尼世界中的公主仅仅按照剧本把动作表演出来是远远不够的。以三维动画电影制作流程为例,冰雪奇缘中幼年安娜的动作参考先由一名男性演员表演,生成视频参考素材 (Video Reference)→关键动画 (Blocking Animation)→最终动画(Final Animation),经过对参考表演的动作分析,动画师对节奏进行调整,最终完成虚拟形象的表演。由于演员需要表现的虚拟角色往往与自身差异比较大,从形体呈现,肢体的动作,到虚拟角色在画面中的表现都对肢体语言的应用有着极高的要求。

图2 三维动画电影制作流程

2 数字虚拟影像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2.1 静态语言的运用

虚拟形象有着更夸张的比例,同时也存在更多肢体关节弯曲、变形的空间。由于虚拟形象从设计之初就可以完全基于文字设定出发,从而在形体轮廓上已经相对真人更贴近演绎角色本身的表达需求,所以在某些镜头中,我们会发现角色往往以静态的形体姿态传达影像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登场”,在电影中是非常重要的镜头表现方式。

图3 电影 《黑客帝国》镜头画面

图4 电影 《马达加斯加》中动物的肢体语言表现

静态肢体语言不仅仅是摆姿势那么简单,由于是数字虚拟的表现形式,肢体的夸张性是首先要被考虑的,肢体间夹角角度维持在90度以内是日常生活中合理的行为,而虚拟形象在静态表演中出现超过90度的肢体展现会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而不会出现真人表演带来的浮夸感,所以大幅度的肢体伸展是虚拟影像表演中一大特点。在1993年的《黑客帝国》中,由电脑制作的男主角以夸张的下腰姿态在几乎静止的空间中躲避子弹的镜头,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中动物角色的肢体间大幅夹角的表演,不仅让观众印象深刻,更验证了夸张的肢体表演在数字虚拟创作中的成功。

静态的肢体语言也体现在形体轮廓上,利用自身的身体构造,以适当的姿态展示其内在的气质甚至是传达情绪。在电影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改造人的身体特殊构造,使其在形体轮廓上产生更多的线性关节,给人带来一种机械的冰冷感。我们将人形角色区分为上半身和下半身两部分,再以两部分形体分别视为一个基本方体,将这个方体做局部缩放,由此得到一个区别于正常形体轮廓的几何体,以该形体的重心作为肢体语言的表达意图侧重方向,将更容易使虚拟角色的肢体语言符号化,从而让观众更直观地认识角色。

图5 电影 《超人总动员》镜头画面

不同的肢体形态排列,也是静态肢体语言的重要表现之一。在 《超人总动员》这部三维动画电影中,一家人不同的身份、能力、性格等特质,需要在有限的镜头中有效率的传达,这时候排列的重要性就展现出来。以 《超人总动员》为例,形体结实强壮的角色动作幅度相对较内收,以保持外轮廓线条的简约,从而加强力量感。相对的,女性角色则配合纤细的四肢,整体动作向外扩张,展现更多弧形轮廓,加深灵巧的印象。在多个角色的静态镜头中,排列的顺序也是根据轮廓的大小从外围到中心逐渐增大的,箭头式的排列给人以积极的、高大的印象。从个体的肢体表现,到整体的肢体动作排列,都应围绕画面传达的精神展开。

2.2 不同环境下的肢体语言运用

数字虚拟的世界可以是千奇百怪的,各种现实中不存在的架空背景对于肢体语言的应用都更具有挑战性。虚拟的环境要求表演者或者动作设计者需要更深入地观察现实中与虚拟环境的区别,从而改进表演细节,把充满想象力的虚拟世界带给观众。数字动画《无敌破坏王》中的角色为了还原早期游戏机中的人物,以动作的停顿时机作为表演设计的出发点,在肢体表演上应用了动画断帧的运动处理,人物的动作与动作之间不做任何过渡,采用的是动画曲线中的STEPPED 技法,这样的肢体运动不仅有趣,更加强了其环境的代入感。

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肢体语言,在观众观感上更具备亲和力,同时增强了虚拟影像中的世界观的树立。数字动画电影 《功夫熊猫》就是采用了早期香港武打电影的动作风格,用明显的停顿点展示武功招式的节奏特点,动作与动作直接连贯的流畅性,各种肢体运动的组合,展现了数字环境下的武侠情怀。电影《大圣归来》中的反派配合昆曲所呈现的中国传统戏曲风格表演,不但引起了本土观众的共鸣,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戏曲的魅力。

真实表演与虚拟部分的表演融合是虚拟影像中的肢体语言传达情绪中最难的一点。首先人物要把握虚拟影像最终呈现的情绪状态,由于有些角色经过后期技术合成后是看不到演员本身的面部表情,所以在情绪上的表达必须依赖肢体语言,表演的同时还要想象着其中不存在的角色部分。《加勒比海盗》中的虚拟形象戴维·琼斯弹钢琴的镜头中,角色不光要用双手还要用身体上虚拟的触手一起做弹奏表演且同时要求角色流露出悲伤的感情,这段表演可以说是虚拟影像中肢体语言应用的经典。该类表演,必须在熟悉剧本的情况下,与导演沟通充分后,在现场表演中配合添加虚拟对象的替代物品,使肢体的表演到位。

2.3 舞蹈肢体语言对虚拟形象的推动力

舞蹈艺术本身就是肢体语言的浓缩,所以只要对舞蹈肢体语言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促进虚拟影像的创作活力。在数字虚拟影像作品中,舞蹈是对虚拟角色设定的深度挖掘,用纯粹的肢体挥舞配合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二次创作,一些夸张的形体更是展现了富含想象力的表演,可以说舞蹈在对虚拟角色进行塑造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体作品的艺术性。许多数字虚拟电影中运用了舞蹈肢体语言来加深观众对虚拟角色的印象。

占据数字虚拟电影重要地位的迪士尼,旗下汇聚了众多成功的虚拟形象,其中大量作品就引用了舞蹈元素。在电影 《冰雪奇缘》中,雪宝仅仅拥有简单的身体和肢体结构,但在整部电影中有一段1分钟30秒的舞蹈表演,使用树枝作为手臂,两团雪球做的身体,通过百老汇风格的踢踏舞展现了雪人对夏天的向往,使一个虚拟的非生命体形象拥有了灵魂。艾莎公主的舞蹈片段持续时间3分钟30秒,通过肢体的表演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手臂有力的挥舞下,梦幻的城堡逐渐被建立,体现了角色的力量感和自信心,最后配合音乐的用力跺脚,把剧情推向高潮,表现了电影赞美独立女性的精神内核。虚拟角色的舞蹈动作,不仅是形体本身的语言,加上与虚幻场景的互动,延展了舞蹈肢体语言的表现空间,这一点与一般的舞蹈语言有所不同,具备更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舞蹈语言运用,可以流畅地推进剧情,丰富电影的节奏变化。

2.4 夸张变形的肢体表现运用

数字虚拟影像中物体或者角色与真实世界最大的不同在于形体的可操纵性。任何一件物品或者角色都可以由导演对于镜头的需要而进行形体的变换。运用到夸张变形的肢体表现的影像作品具有几个共同点。首先,形体设计总体上更倾向圆滑,除了增加对观众的亲和力外,整体和个别肢体也更适合弯曲变形;其次,不仅仅是肢体的位置运动变化,轮廓的比例变化例如挤压拉伸,也是夸张变形的重要元素;然后,肢体动作设计上不对称,重心往往会集中在某个位置,然后通过大幅度的动作进行转换,从而展现力量感和情绪转变。

在电影《神偷奶爸》里,小黄人造型可爱简洁,欢快的运动节奏、柔软的关节、富有弹性的身体都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点,在其中一个镜头从小变大的过程中,小黄人的头、四肢从局部膨胀到恢复到完整的形态,用到类似气球充气式的动画表现,增添了角色的幽默感。主角格鲁整体动作则展现出倒立梯形倾向,扁扁的脑袋、宽阔的肩膀、向外伸展的手臂、夸张的肢体语言不断地提醒观众角色力量的压迫性。歪斜的嘴巴、尖锐的鼻子、紧缩的眉头,则展现了格鲁的狡诈。综合这些形体和肢体表现的夸张性,使虚拟形象具备鲜明且丰满的个性,可以说夸张变形是虚拟角色肢体语言表现形式的一项重要特征。

3 虚拟影像中肢体语言的作用

在现如今的虚拟影像创作中,越来越多的镜头采用无台词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要将角色演“活”,需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对角色的塑造功能。角色不经意间的习惯性动作,脸部的细微表情,全身肌肉的收缩,都是在用身体向观众传达角色的内心情绪,能够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使虚拟的角色打破与真实世界的隔阂而增强存在感。深层次的肢体语言会升华角色的人格魅力,提升影像的整体艺术审美。优秀的肢体表演还能够与虚拟的环境相辅相成,在某些无法用视觉直观表现的环境中,例如失重、悬浮、极端的温度等,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完成信息的传递。演员或者动作设计者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演绎剧本中角色的内心活动,从而推动剧情进展,并且在一些关键镜头中配合语气、眼神、手势等表演因素将高潮部分完整的体现出来。

4 结语

肢体语言是表演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结合数字虚拟技术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冲击下,表演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利用新的技术特点有效地提高数字虚拟影像的艺术性,让虚拟的角色能在影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形优势,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意义,把虚拟角色演绎得更加丰满、生动,这都是数字虚拟时代表演工作者需要面临的挑战,通过不断的探索,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在虚拟影像中的作用,使观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数字虚拟影像的魅力。

猜你喜欢

形体肢体舞蹈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舞蹈课
肢体语言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雪地上的舞蹈
面试六禁忌
卷首语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