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科技平台建设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型研究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平台为例

2021-07-31杨英吴伟平陈殊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匠科技精神

杨英,吴伟平,陈殊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国经济到了必须进行深耕技术的时候,因此技术研发受到了极大的青睐与追捧。而支撑自主研发技术的背后需要无数在技术底端具备专注、扎实、细致、精益求精等品质的工匠。这些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工匠是实体经济这座“金字塔”的底座。我们亟待以工匠精神涵养人才,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素养,让学生如工匠一样,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精益求精,乐此不疲[1],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国内关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很多学者给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成果与实现途径:王军等提出构建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2];许应楠等提出了一种培养模型,从外部环境到校内环境等五个因素的考察来构建模型[3];王国维提出了建立健全工匠制度体、侧重思政培育路径、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的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4],张磊提出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渗透工匠精神教育[5],李娜提出通过让工匠精神走进学生的专业课课堂的方式[6],连洁平提出了实践教育以及延后教育的观念来实际培养学生工匠精神[7];张德虎等提出的比较系统,包括“工学交替”“2+1订单培养”“产学研联盟”“3111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技师班”“导师制”等七个模式实践工匠精神培养[8]。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在各高职院校中纷纷展开。分析这些研究与实践会发现以下三个问题:1.围绕科技平台建设实现人才的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非常少;2.缺乏对人才循环培养的考虑,即缺乏发现问题后“调整—实施—再调整—再实施”的循环培养模式;3.师生交融、共同成长的方式不多。依托科技平台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模型将突破以上三点,致力于提出一种在科技平台建设中以师生共同进行创新创业的科技研发为载体,根据社会、市场、学校各类因素不断调整的生态发展模型,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培养。

二、模型提出的理论依据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骨干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响应国家对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各种途径将工匠精神的教育融合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我校双创教育重要实践基地,承担着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育任务。在建设过程中,项目组发现通过平台建设进行的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有高度契合性,并真正落实了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

(一)科技研发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工匠精神

学生进行科技项目研究、产品研发等创新创业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需具备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这类型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秀”学生。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千锤百炼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9],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的心理品质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工匠精神对于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而科技平台就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10]。应该说学生进入科技平台工作代表了具备工匠精神潜质,而科技平台需要寻找正确的培养方法与路径,为平台建设创造一切环境提供支持。

(二)科技平台建设落实了人才的工匠精神培养

科技平台提供学生科技团队进行的科技研发,是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锤,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技术技能、创新思维,并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职业素养。这类人才培养的示范可有效矫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运动式”的政策和行为,引导高校走出“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能、轻素养,重成果、轻规划”的误区,真正将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如学生可在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论文撰写、科技竞赛等活动中得到锻炼,不断锻造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使得工匠精神培养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有物可依。

三、模型的设计与分析

(一)模型设计

依托平台建设对专业人才渗透更全面科学的工匠精神培养面临不少阻碍。首先,在以科技为主导的平台上去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并无以往经验可供借鉴。其次,这些年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定位有所改变,生源结构也发生着改变。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年来招收的普高毕业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而自主招生的学生、中职毕业学生比例在提高。无疑高职院校中学生是动态的,不论是学生本身,还是学生的结构类型;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动态的,要根据职业需要进行调整;从更深层次来说,学校发展定位也是动态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要持续平稳地在科技平台建设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需要的是“动中取静”,把握核心元素,同时能依时、依人灵活地做出调整。

带着以上问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平台在建设中经过多年思考与实践,构建了一个依托科技平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输入各类围绕学生开展的活动;第二部分是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即具体的活动实践过程;第三部分是评价实践过程的各类输出指标。

图1 依托科技平台建设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型

(二)模型运作

模型的具体运行方式如下:步骤一把学生应具备的各类工匠素质投射到具体活动中,进一步设计这些活动,它们可能包括学业知识获取、学生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技术提升培训、科技作品的研发、师生互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等;步骤二将步骤一设计的活动融入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日常工作中,将平台的建设目标,如老师的科技项目研发、科技产品制作、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等,与学生各类活动有机结合,使完成平台建设任务与学生人才培养同步进行;步骤三对步骤二的产出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提取可评价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效果的各类数据,找出发力点,并分析结果的不足之处,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到步骤一,继续调整各类活动的设计,扩大优势,弥补不足。

(三)模型分析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更为困难。有些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持续动力不足,有些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情绪。而此模型设计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一是覆盖面的问题,二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三是评价机制问题。针对问题一,该模型的处理方式是设计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包括文化知识竞赛、专业课程培训、科技项目研发等,这些活动可以分层次对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从而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兴趣点”,保持团队不涣散。针对问题二,设计中做了一个闭环处理,在输出端将各类指标参数输出之后,送回到输入端,输入端调整各种活动的权重,制定出调整后的科技平台建设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指标,再观测输出端的各类指标是否达到更优,使得模型不断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三,模型设计了不同评价指标,包括师生满意度、竞赛成绩、企业反馈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模型运作后的效果。如果有效,则总体指标较高;如果效果不大,则总体指标偏低。

如此,通过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模式,将工匠精神内涵嵌入具体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千锤百炼”的培养,锻造出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高水平工匠。

四、模型的实践与效果

(一)“从一而终”的坚韧精神培育“时代工匠”

自我校工匠精神培养提出以来,学校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课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多种建设方案。然而如何落到实处,仍然是在探索的路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必然要在学生之中摸爬滚打,与学生同一战壕学习生活,才能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标杆感染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学生的工匠品格,并成为他们终其一生的品质。平台正是提供了这样的时间与契机,使师生有创新创业实际项目,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一同学习专业技术技能,一同研发科技产品。同时,平台也给指导老师有大量时间近距离观察学生,研究学生发展动态,从而适时调整指导方法与方式,灵活践行工匠精神培养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纵横交错”的育人模式实现“全方位育人”

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平台一直把学生培养作为平台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019年6月,平台获得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这是对过去4年平台建设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平台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参与平台建设老师有13位,依托平台的校级大学生科技社团有2个:物联网应用技术科技协会、电子科技协会。过去几年中,通过学校的帮助和平台建设老师的辛勤付出,在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以“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项目为纵线、以学生竞赛为横线”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虽然在建设之初并未系统提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方法与方式,但经过前两年建设,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模型,从而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培养模型。依托此平台的大学生科技协会每年都向社会输送近百个敬业、专注、专业技能扎实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学生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协同老师一起进行科技研发,在老师的细心培养下成长起来。

(三)“科教互助”的交叠方式提升工匠精神内涵

大学生科技项目研发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也是培养的纵线。一个大学生项目的研发大概1—2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申报、研发、结题等系列活动,他们的大学生涯不断学习、攻克技术难关,不断优化着、打磨着项目中的作品,真正体现了工匠精神内涵。以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智能水产系统”为例,2016年有8名同学在2名平台老师指导下申报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智能水产系统”,同年获得立项,得到1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面,指导老师带领这些学生参与企业调研,调查了当时水产养殖信息化建设状态以及最新企业相关产品情况,确定了研发的具体目标。平台建设老师给学生进行了电工与电子、软件开发等培训,有效提升了学生开发能力。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利用“万方”“知网”等数据平台查找了相关资料,设计了较为先进的智能水产解决方案。在研发过程中为了开发溶解氧传感器模块,团队的指导老师邀请了企业参与到项目研发中,并建立技术群在线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指导学生,最后学生们研发的溶解氧传感器不但能正常采集数据,其精度甚至是市面上一般溶解氧传感器精度的10倍以上,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中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最终作品经过1年半左右研发出来,参加了2017年5月“挑战杯”比赛,获得广东省二等奖。围绕作品的成果还有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软著授权一份,实用新型授权一份,发明专利申报一份。该项目不但顺利结题,还成为了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参与项目的学生2018年毕业后顺利走上了专业的工作岗位,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

依托平台的学生培养还有另外一些方式和活动,表1展示了近几年来平台围绕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所开展的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从以上的实践中我们可看出学生既能做科研、做技术,也能参与各类科技活动,如撰写专利、发表论文、参加科技竞赛。这些既是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涵盖工匠精神培养的有用方法,证明了高职科技平台在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有效性。而且从表1的数据来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职院校这一层次中是较为突出的。

表1 科技平台建设中开展的学生活动和取得的成绩统计

五、结论

教育部近年来认定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平台,如何利用科技平台进行人才培养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将科技平台建设内涵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高职院校依托科技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型。实践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行之有效,值得在同类院校中推广。不过限于平台建设时间还不长,本文提出的模型中指标参数还未得到科学的总结,还需更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反馈,才能生成各类指标具体参数;同时考虑到社会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有必要对平台建设中工匠精神渗透融合进行系统梳理,不断优化培养模型,深耕发展,使得本文提出的模型更具社会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工匠科技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