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养:优秀教师成长不可遗失的方向
2021-07-30秦富付永存
秦富 付永存
摘 要:道德素养之于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础性、动力性、价值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现代学校工具化、技术化与功利化的影响下,教师道德素养缺失,道德成长窄化现象凸出。因此,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培养优秀教师,提升优秀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师德的成长和进步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道德素养;优秀教师;道德成长
康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的确,道德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对于优秀教师的成长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道德素养的提升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全过程,是教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然途径。
一、对优秀教师当下定位的反思
什么是优秀教师?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优秀教师就是教书教得好的教师。教得好的标准是学生的成绩,优秀教师往往是学生成绩突出的教师,社会与家长评价好教师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自然成为评价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这种标准是当今教育工具化、程序化、功利化的结果。在现代学校教育国家化背景下,教师不能决定自己的工作目的,但是却被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角色,即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工具,发挥好教书的功能。教師自身也是工具。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学校管理与教育体制中,教育的工具化意味着教师评价自己的工作是依据学校赋予他的目的和人物而定的。这样,好教师的好是一种工具意义上的好。
二、道德素养之于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性
孔子素以“仁”为师德的核心,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道”也便是德。蒙台涅也尤其重视教师道德,认为教师道德比知识学问更重要。由此可见,德行历来是我们考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对于教师而言,道德素养的提升更是亟须和必要的。
(一)教育本身具有道德性
赫尔巴特曾提出“教学的教育性”的命题,“教育性”即“道德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性的活动,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和教学都是道德事业,不仅具有道德的目的,而且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教师因此是道德主体,教师的教育实践是道德性的实践,教师的日常教育行动必须有道德原则的约束,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承担道德责任。”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需要具有道德,优秀教师首先也应是有德行的教师。
(二)优秀教师本身需要道德成长
优秀教师首先必须是个有良好道德的教师。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师德论坛讲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育的使命不仅仅在于知识、智慧的再生产,教育的根本在于全面孕育个体人格,促进社会文明与教养的再生。教师德行乃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内在基础与支撑,教师队伍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亿万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道德的风貌,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1.道德成长是优秀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关乎整个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也关乎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高尚道德不仅仅是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动力,更能唤起教师内在的职业感,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价值。优秀教师自身的发展主要是专业素养和职业生命不断提升与充盈的过程。同时,优秀教师职业生命的不断拓展,需要教师职业道德,这也是教师成长的根基,可以使教育意识不断觉醒,教育智慧不断积淀,教育能力不断提升。这种道德成长的过程是优秀教师由稚嫩走向成熟,由不完善逐渐到完善的动力,也是优秀教师能够在自己事业的道路上拓宽、伸展的基础。
2.道德成长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具备职业道德这是作为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带有道德的意味,从道德出发进行职业成长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要求的,也是作为教师的必然选择。优秀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最突出的一部分更应该也必须要具备高尚的道德。
三、道德素养融入优秀教师成长的对策
无论从教育本身具有的道德性来说,还是从教师自身的成长而言,道德、素养对于教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对优秀教师来说,将道德教育融入他们的成长更有利于教育目的的落实,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由此,道德的教育融入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必要且切实可行的。
(一)优秀教师评价体系多元化
教育是一种超越任何利益集团的、由公共价值导向的、以扩大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实践。优秀教师是教育的精英,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高尚道德是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当前社会对优秀教师的定位来说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立足新形势下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即“德、能、勤、绩”,切实地让“德”具有可操作性,这就需要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的努力。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应该在选拔优秀教师时在教师的道德评估工作上真抓实干,建立道德指标,使得教师的道德水平能够得到考评;建立责权分明的监督机制,对教师的道德进行深层的把关,先看德,再谈绩;建立优秀教师当选后的道德跟踪系统,使教师的道德成长真正深入到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倡导教师具有良好师德表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校长与教师关系、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并成为新时期校园的精神风貌。
其次,对相关教育部门来说,在制定优秀教师的选拔方案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德行的重要性。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有关教育部门要不断监督学校对于优秀教师的选拔,让德行能够在优秀教师中发挥作用,采用“无德一票否决制”。
最后,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也要参与到对于优秀教师的评价工作中,切实做到将对优秀教师的评选落到道德这一基本点上。
(二)优秀教师自身进行道德的自我提升
加强师德修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平是教师本人对自己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个人思想品德的提升和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最重要的还是从自身入手。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教师要不断用新的理论知识和道德知识充实、完善自己,同时以自身的成长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吸引学生。教师要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修养规范。
2.树立道德知识终身学习的信念。教师是学生的典范,素来都肩负着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责任。专业知识需要终身学习,道德更是需要全人生过程的提升。优秀教师自身应该不断以新的道德标准为标尺,鞭策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成长和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道德是优秀教师必需且必要的。无论是从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是每个优秀教师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失的,把道德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优秀教师才是真正有道德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郑富兴.好人与好教师[J].教育学报,201410,(5):105-112.
[2]金生鈜.何为好教师——论教师的道德[J].中国教师,2008(01):18-22.
[3]唐凯麟,刘铁芳.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