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历史学科党史教育策略探究
2021-07-30胡靖华
胡靖华
摘要:进行中共党史教学,教师需要明确主题并基于丰富的历史情境和适切的问题导向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既要以清晰的主线进行历史叙述,又需将中共党史置于一个宏大的世界背景和时代背景中进行探析。同时,教师还需以小见大,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革命精神和政治智慧,通过见人、见事、见情,有效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力行。
关键词:历史学科;党史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强调以主题为引领,注重内容的结构化、史料的情境化和问题的导向性,更好地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如果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目标,那么促成这一目标达成的手段之一就是“深度教学”。深度教学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对表层知识符号的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識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它实质上是“符号教学、逻辑教学与意义教学”的统一体。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囿于教材篇幅和大事件的重要性,中共党史教学与初中阶段差别不大,通常都注重宏大叙事;但对与中国革命关联的国内外大背景强调不够,对中国革命对象的叙述着墨不多,对中国革命叙述的故事性情节关注不足。笔者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课为例,探讨党史教育的思路。
一、凝练主题,分解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是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的第2课,本课教材叙述共分三目,分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这与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即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是一一对应的。从本课标题来看,这是一个并列结构,但单元主题、本课的叙述结构都突显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历血与火的熔铸淬炼,最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机的伟大历程。基于以上分析,将本课主题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1927-1937年)”是适切的。
为了达成主题学习目标,需要进行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因此设计紧扣主题、有逻辑层级关系的分解式问题(即三项学习任务)成为教学必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1927-1937年)”主题中,“曲折”“发展”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同时,结合革命史历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历史学习中注重追因溯源、历史解释和涵养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笔者设置了三项学习任务:其一,1927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为什么总体上能得到发展?阻碍中国民主革命的因素又有哪些?其二,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严峻的斗争?1927年至1937年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实现了怎样的革命转向?其三,1927年至1937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曲折历程中蕴含了哪些历史经验和智慧?
二、多维探究,深度认知
在以上三项学习任务中,历史情境的创设、历史问题的导向、教学结构的设计、逻辑分析的推进主要基于前两项学习任务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第三项学习任务的完成自然水到渠成。在这三项学习任务中,第一项学习任务所涉及的材料最多。以下,按学习任务完成的顺序,介绍本课的教学思路。
学习任务一:1927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为什么总体上能得到发展?阻碍中国民主革命的因素又有哪些?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党员人数表(局部)》。(见表1)
本课从“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党员人数表(局部)》导入,通过各时期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尤其是表格中1927年至1937年相关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光辉历程。笔者在制作表格时有意将党员人数延续至今,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党员人数的对比,感悟共产党队伍的不断壮大。
虽然表格中提供了相关历史信息,但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一”,笔者还提供了以下史料。
【材料二】1927-1934年中国历史大事记(局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1927年9月,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提出“打倒张作霖,统一全中国”的口号;1928年6~7月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秘密召开;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1930年5月至11月,爆发中原大战;1930年底至1933年初,打破了国民政府的四次“围剿”;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材料三】1927年9月29日,当秋收起义失败后的队伍到达三湾村时,部队已不足千人。为了改变这一情形,毛泽东多次深入部队调研。他发现善做思想工作的第一团第一连指导员何挺颖所带连队没出现逃兵。于是,从29日起不到一周的休整中,毛泽东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缩减编制,以连为单位建立党的支部和士兵委员会。——摘编自王卫平《军政兼擅并促成“三湾改编”的何挺颖》
【材料四】1930年底,蒋介石宣布,所有“剿匪”之军饷给养“概由中央发给,不准就地筹款”。蒋介石接着发布诫令说,“盖共匪煽惑民众,而我党员离开民众,共党组织人民,而我党部疏远人民,……又何怪人民受其欺诱,而其势力遂借以蔓延”。三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宣称“清乡剿匪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清理收复区土地”“复兴农村”“扶绥流亡”等方面工作做得如何。——摘编自《蒋主席告诫湘鄂赣党政军负责人员令》等
【材料五】徐思舜,一名只有十三岁但却有两年长工经历的小孩,他强烈要求加入红军,因为年龄小不要他参加,他赖着不走且痛哭哀求不已。今天回顾,说起来他选择相信红军的证据非常不足:仅仅是夜里偷听到坏东家夫妇说到对红军的害怕,二话不说就连夜动身投奔红军去,他母亲一字不识,也很高兴“红军来了咱们穷人就熬出头了”。——摘编自老田《红军时期为什么那么多放牛娃热切投奔红军》
虽然提供的历史材料较多,但多数材料以大事件的形式或故事叙述的方式呈现,且多数历史知识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因此总体上符合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在“材料二”中,除“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近郊秘密召开”这一史实外,其余都在初中或本课教材出现过,即使相对陌生的中原大战史实在本课《学习拓展》中亦作了延伸补充。材料二的呈现,旨在通过对1927年至1934年相关大事件的梳理整合,引导学生以一个宏观的历史大視野,通过对当时世界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诸多事件、对正义与邪恶的斗争、革命与反革命较量的关联分析,更全面地理解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深层原因。
“材料三”中“三湾改编”的史实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但本材料更为详细地叙述了毛泽东多次深入部队开展调研并吸取第一团第一连指导员何挺颖的做法。这些“有血有肉”的情节呈现正是本史料的珍贵之处,因为他们增添了史料的可读性和感染性,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一项正确决策的出台,固然在于伟人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基层和民众的智慧。正是何挺颖的做法,尤如一根“思维引信”,点燃了毛泽东为人民军队植入“军魂”的灵感。通过材料三的理解分析,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些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经验和法宝,就都跃然纸上、不言自明了。
“材料四”旨在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他们给人的印象不应该仅仅是专制、“围剿”革命这些面相,他们也有执政的反思,他们也意识到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政治的腐朽、军纪的败坏,各级官吏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国民党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材料五则通过一位小红军真实生动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朽和国民党统治之下地主和农民之间尖锐的矛盾。
以上史料兼具宏观和微观,既有广度亦有深度,既注重材料呈现的见事见人,也注重材料分析的情理交融。在教学中,可结合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结构示意图和1927-1934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发展的原因及阻碍中国民主革命的因素。
★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发展的原因
(1)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各地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2)共产党:对革命的反思和纠错;结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工农武装割据之路的探索)——强调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政策的实施。(3)国民党:南北政权分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权不稳、各派政治军事力量间的内战;军纪混乱、吏治腐败、脱离民众。(4)广大民众(农民):生活困苦、艰难(缺少土地、受剥削深重)。(5)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6)共产国际:给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提供了支持。(7)国际形势: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阻碍中国民主革命的因素
在分析该时期阻碍中国民主革命因素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反动势力的镇压围剿、共产党内部“左”倾错误的巨大危害和共产国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指导等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叙述,相对容易得出。当然,教师也可补充说明,经过国民党军队多次大规模的“围剿”,苏区的人、财、物等资源消耗至绝境,这也推动了中共中央和苏区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显然,将“任务一”置于这样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刻理解并运用科学辩证法的核心要义,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是推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规律,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避免对历史问题进行单一化和浅表化的理解和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由小到大,既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组织性、纪律性和科学性密切相关,也离不开民众对革命事业的巨大支持和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也考验和锻造着中国共产党人排除各种艰难险阻的革命首创精神、奉献精神和政治智慧。
学习任务二:红军长征途中有过哪些严峻的斗争?1927年至1937年,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实现了怎样的革命转向?
在初中阶段,“任务二”中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一个常规问题,学生均能较好地从“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与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政治斗争”和“与极端恶劣环境的斗争”等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但“任务二”中的第二问题比较宏观,所涉内容已不局限于本课教材的叙述。
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先后召开遵义会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逐渐走向独立自主和成熟,中国共产党人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共中央和红军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时局由内战逐渐转向抗日,中国民主革命逐渐转危为机。如果综合考虑1927年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国革命的重心则是逐渐从城市转到农村,在革命重心、革命决策、革命空间和革命局势等方面实现了转向,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对本课的叙述来看,《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等内容见之于第23课,但历史学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因为教材章节的叙述而人为地将密切相关的内容割裂开来。在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加需要将相关内容做一个有机整合,否则便无法宏观地理解1927年至1937年这十年间中国革命的走向。
学习任务三:1927年至1937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曲折历程中蕴含了哪些经验和智慧?
“任务三”建立在“任务一”“任务二”完成的基础上,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教师不必提供额外的史料,只需要学生从前面党史和革命史的学习中归纳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智慧即可。虽然只有十年时间,但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革命法宝和成功经验基本都能从中归纳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开放,有的学生回答相对宏观,如回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怕牺牲”等,也有的学生回答得相对具体和微观,如“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讲究军事斗争的战略战术”等。只要回答有理有据,表述清晰均可。
在课的结尾,将《庄子·内篇·人间世》的古语“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作为结语,进一步宣告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既艰巨又伟大,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心。
三、反思盘点,提升精进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通过面、线、点叙述结构的多维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视界挖掘历史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演进的趋势,体悟中共党史和革命史学习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了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和学史崇德精神的落实。整节课的处理不仅讲究知识的广度、认知的深度,更贯穿情感的温度;但仔细盘点梳理之后,在以下方面尚待完善。
(一)准确定位课型,合理取舍史料
由于本课的课型为新授课,授课的对象为优质高中的高一学生,因此教学中所用史料均经过了一定的整合,强调知识间的关联;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受上课时长的影响及史料对学生的学习关联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引导学生回答涉及“材料二”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因此史料可能还需做进一步的精简,或者基于“材料二”的大跨度、深关联,课前将“材料二”和学习任务一并发给学生预习准备,当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講究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仿写
在授课过程中,有些问题的提法还不够明确,因此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本课“任务二”中的“革命转向”问题。可事先提供一个学生所熟知的“中国革命的重心逐渐从城市转到农村”的例子,引导学生照此结构进行仿写,或是直接引导学生用“从……到……”的结构进行仿写,应能更好地对此问题进行突破。
(三)精设过渡环节,完善教学结构
本课从史实时间来看,以红军长征为界,分成了两个时段,分别是1927-1934年和1934-1937年。虽然《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都能较好地将长征和抗日结合在一起,但毕竟分别发生在1935年8月和1935年12月。为了更好地做到教学内容的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本课没有设置课堂练习的瑕疵,笔者发现以一道选择题来衔接可能比较好,既起到完善过渡的作用,也能发挥当堂练习检测的效果。
试题的题面是:“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皖诸省挺进,后与新红十军会师,开辟了浙闽边根据地。其意图是”,四个选项分别为:A.配合苏区第三次反“围剿”;B.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C.威胁苏杭等日伪中心城市;D.策应正面战场的国军作战。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通过情境的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红七军团在1934年高举北上抗日旗帜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配合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从而将长征和抗日结合在了一起。小小的一道选择题,其历史信息折射出红七军团将士不怕牺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从而达到以历史细节的合理运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四)关注课堂生态,做好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评价维度包含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等方面。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评价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全面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掌握的程度上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结合课堂学习任务和具体问题,按照学生掌握情况的优、良、差三个层级,教师课前做好课后反馈表并及时由学生填答,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效果,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
[2]刘洪森.中共党史叙事略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3).
[3]张海荣.以微观方法深化中共党史研究[N].学习时报,2017-06-09(8).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