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7-30金靓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

金靓

摘  要: 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移动APP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文章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移动技术辅助语言学习,进行职业综合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成绩,提升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率,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英语职场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移动学习; 高职英语;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3-0050-05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标志,“要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2]。移动设备、网络技术的支持推动了具有社交学习功能的APP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现有学习环境及模式,其多维性、社交性、社会性、开放性和时效性特点,使具有学习内容的APP联通了任何位置、环境、语境中的学习者[3]。据此,本研究利用“学习通”、“微信”等移动APP,通过移动技术辅助语言学习,进行职业综合英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一、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及问题

混合式教学自2000年由Cooney等人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文献研究来看,混合式教学相关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类推理性研究。有研究者论述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如李逢庆;刘小梅),还有的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效果评估标准提出了建议(如邱能生、邱晓琴)。另一类是实证研究。马武林、张晓鹏发现,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课堂教学容量有限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杨芳等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特点,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张海森、李艳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理念的了解,探讨了在保持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同时,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从相关研究总体上来看,研究者大多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该模式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还不够深入。

(一)移动英语学习资源不够立体化、层次化

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是学生线上学习的基本前提。从目前线上资源的形式上来看,主要有视频、音频、PPT以及试题等,但有些线上资源质量欠佳,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问题。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英语基础普遍不高,有的学生因畏难情绪不愿意自主学习,影响线下教学效果。因此,在移动学习资料建设模块,需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满足学生多层次需求,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

(二)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还有待加强

混合式教学强调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学生线上学习包括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反馈问题、同伴互评等。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等问题导致线上学习情况不佳,而影响线下课堂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及时通过线上学习的反馈,作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和反馈评价,需要针对每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细化教学目标、进行整体线上线下英语教学设计,这不仅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性提出了要求,同时要求教师加强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

(三)混合式学习环境下过程性评价方式需进一步完善

混合式教学不仅是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融合,更是学习资源,教学时间空间、方式和评价各方面的混合。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模式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平时成绩为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形式主要是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考核,平时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以及作业情况,显然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如何利用现代移动技术构建科学、有效、全面的评价体系,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等问题,还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完善。

二、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一)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移动学习主要是依托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来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它具备随时、随地、随需的特点[4],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行调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契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罗斯杰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它们可以在适合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5]。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设立每一单元的学习成果,创设线上线下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任务,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利用移动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多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得以重构,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神者,而要充当课程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和谐共生模式。

(二)基于移动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本模式以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移动平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模式中,依托移动技术的支持,打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在自主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个性化指导,注重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情境的构建,增加教学反馈模块,便于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以上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自主學习、课中成果展示以及课后巩固学习三阶段,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模式。课前,根据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移动学习和自主测试,并积极参与APP讨论区讨论,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课堂以成果输出为导向,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小组互评。通过APP的互动功能,有效组织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课后,进一步强化学生成果质量,进行线上成果展和师生互评,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为了检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有效性,笔者以高职物流专业大一学生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对比研究,每个班40人,共80人,以职业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依托乐学在线平台,利用学习通APP进行一学期的混合式教改实验。

(一)学情分析

职业综合英语课程是我校物流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职场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为后续的物流英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对象为物流系物流专业大一学生,均具有高中英语学习基础。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大多数同学思维活跃,乐于挑战,青睐手机移动学习, 但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课堂参与度也有待提高。

(二)教学流程

1. 线上自主学习与智能评价

首先,根据本门课程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课题组把课程内容分成五大英语职场技能模块,包括职场规划、走进职场、职场沟通、职场进阶和职场礼仪。针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把文化背景知识、重点词汇、难句、听力材料等重要的知识点做成微视频、音频、微课件,设计课前练习,在乐学在线平台上建立职业综合英语SPOC在线课程,学生则通过学习通APP进行课前课后移动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设计和制作线上学习资源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遵循职场性、趣味性以及多层性原则,资源优先选取精品课程资源,某些重难点知识采取自制视频,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学习。

在教学前两周,教师通过学习通移动APP发布课前线上学习任务。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在线测试,测试可设置成多次完成模式,并自动进行APP智能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评价反馈,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反复评测,以达到掌握语言知识的目标。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进行及时地指导,防止学生因难而放弃学习,同时还可针对主题发起讨论,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应用和思辨能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参与讨论的频率可作为课前线上学习考核的依据。

2. 课堂教学与即时评价

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线上有效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保证,课堂教学是线上活动的延续。教师根据线上的学习数据,确定教学重难点,以学定教。由于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了语言学习的输入并进行了语言能力自测,课堂主要用于语言输出活动和面对面交流沟通。课堂教学环节可采取四步骤。一是线上学习反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反馈,能够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二是设置职场情境,示范引领。教师创设职场子任务,并通过示范引领,供学生进行模拟演练。三是小组分工合作,自主探索。各小组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合作,自主完成职场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度指导和引领,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职场任务。四是小组展示和互评。各个小组进行职场任务展示,各个小组进行互评,教师进行即时指导和总体评价。

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职场任务为引领,利用移动APP,组织学生进行观点投屏、投票、抢答等活动,进行即时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点评和指导,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序地进行练中学,学中练,与线上学习无缝对接,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

3. 线下拓展与反馈评价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塑了教学流程。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后。学生通过APP和教师推荐的相关英语微信公众号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学习,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并根据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点评意见,把每一单元的职场项目成果作业上传到乐学在线平台,供师生进行投票打分,进行线上评价反馈。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不断交互和融合,形成连贯的学习过程,增加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时间,形成螺旋式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进一步健全多元动态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全方位纳入到考核当中来。在评价内容上,包括线上作业、测试、讨论、出勤、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等。评价主体也更多元化,把智能评价和同伴互评纳入到评价中,且整个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施结果

从学习成绩来看,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的成绩经过统计软件SPSS23.0检验并无显著差异。其中物流1班为实验班,物流2班为对照班,在物流1班实施基于学习通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物流2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 物流1班的平均分超出物流2班5.5分,经过软件SPSS23.0检验,p值<0.01(不假定方差相等),期末考试成绩差距明显(见表1)。

为进一步了解本次教学实验的效果,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2)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同学喜欢并认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88%的同学认为教师提供的资源基本能满足线上学习需求,且与课堂活动相关性较大, 85%的同学认为课前线上学习驱动力比较大,有助于课堂参与度;95%的同学认为移动APP的使用能够增长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并可以反复学习和操练。78%的同学认为小组合作有利于他们完成口语作业,在课堂上更有自信进行口语表达。79%的同学认为基于移动平台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有助于学习自觉性。

课题组还随机抽取了8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访谈过程中,受访学生普遍反应通过手机APP进行英语学习更加便捷高效,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线上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APP平台的视频资源画面清晰,音质良好,受到同学的广泛好评,基础较差的学生最满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认为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向同伴学习,减少了学习焦虑,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也有同学提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考核压力较大,有时无法有效地完成线上作业,跟不上课堂节奏。但总体而言,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持积极肯定态度。

四、总结和反思

实践证明,基于移动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英语职场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率,能够较好地解决职场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当然,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比如教师还需进一步挖掘符合学生个人需求的学习资源,教学设计环节还可进一步细致,合理。其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移动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增加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方式。只有不断地教学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只有不断地融入创新理念,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才能对接社会对英语职场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真真. 智能手机辅助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投入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9(6):49-54.

[2] 葛珊. 基于手机APP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教学与管理,2018(8):107-109.

[3] 王湘玲,王律,尹慧. 基于社交APP的翻译移动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与实验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7(4):31-37.

[4] 凌茜,王皓,王志浩. 游戏化移动学习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9(12):9-15.

[5] 谢炆炆. 基于手机APP的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146-14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bile APP

——Take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English as an Example

JIN Liang

(Dongguan Polytechnics, Dongguan 52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new media technology, mobile learning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education circle, and mobile AP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Guided by 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this study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with the help of mobile technology.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model can improve students' performance, enhance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efficiency, and 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nglish competence in the workplace.

Keywords: mobile Learning;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lending teaching model

(責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