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具体模式研究
2021-07-30杜丹
杜丹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逐渐凸显出现代化和科技化的重要构建机制,让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身的教育风格,带动家庭教育走向更加阳光的地带,实现学生发展的共同哺育。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8-0065-02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Mode of Family-School Co-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No. 48 Middle School,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DU Da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the home-school co-education model has gradually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t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modernization and technology, allowing students to achieve their ow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campus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ir ow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vel, teachers can give play to their own educational style, drive family education to a more sunny zone, and realize the common nurturing of student development.
【Keywords】Internet+;Family-school co-education model;Strategy
家校共育应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改变家校共育的存在模式,并能够在新时代环境下,让家庭教育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要沟通媒介,建立重要的联系手段,并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互动和评价,形成教育共进的局面。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参与性,并能够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育目标与家庭进行有效沟通,在实施教育策略时,应当让家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亲子教育和家校共育的感情递进。教师应当为家校共育创造更加和谐的沟通环境,通过沟通技巧实现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建立,教师作为沟通桥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教育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出生以后接受的第一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由于家庭成员教育背景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程度有所不同。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个教育导师,应当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问题,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无限潜能。家校共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模式,它也是适合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配合和相互合作,才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的教育舞台。家校共育模式受“互联网+”背景下的有利影响,逐渐凸显出它独有的教育形态和教育价值。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进入正规教育阶段所接受的系统化教育,它在不断发展和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应当将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成分,并能够凸显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家校共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在教育的合力下,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和家长在沟通中,实现了感情的有效递进,学生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从而更加服从学校管理,并能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取得重要进步。家庭教育有了學校教育的重要指引,能够管理好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心理发展,并能够在成长型家庭中收获更加有益的教育价值。家庭教育不断进行现代化手段的深入,更能够体现它独有的教育先进性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家校共育模式的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互联网的不断覆盖,已经让家校共育模式出现了全新的教育局面,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与家庭取得良好的沟通。在以学生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家校共育现代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用科技设备和相应的网络App,实现学生信息的有效整合,让教师在管理上更加顺畅,让家校共育模式更加具有现代化色彩。
(三)教师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
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手机媒体已经变成了人们信息传递和感情交流的重要现代设备。教师应当利用手机媒体建立家校共育的沟通网络,让家长可以更加便捷地查看孩子的实际学习状态,并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实现孩子的有效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机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德育可以渗透到家校共育模式中。教师也能通过其他终端设备实现家校共育的有效沟通,并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实现家校共育的基础建设。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具体模式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让教育发展的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现代化的科技设备也让学生学习环境更加优越。家校共育有了互联网的参与,信息交流更加顺畅,信息表达更加便捷,教育相关内容的传递更加快速。学校教育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教育的有效递进,家庭教育有了互联网的参与,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状态和进行教育的评价。在不断优化、相互促进的状态下,家校共育模式逐渐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策略,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空间。
(一)以德育为基础的家校共育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德育应当依靠传统文化进行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德育为基础的家校共育模式,更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教师自身的德育水平决定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規范,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教育的带头作用。家庭教育有了德育的渗透,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沟通和教育网络机制的建立,并能够体现出家庭教育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沟通品质。学校可以开展以德育为基础的重要教学实践活动,以《校园很美》为主题,保护校园环境,让家长参与实践,实现家校共育的沟通策略。
(二)以教师为导向的家校共育模式
教师是家校共育沟通的重要角色,在家校共育模式建立过程中,不但要掌握教育方向和教学目标,还要让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有效发展。教师应当不断完善师德师表,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发挥出教育的主动性和沟通的有效性。学生、家长、教师构成家校共育的三角模式,这种沟通模式的有效建立,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教育信息的共性发展,并能够在学生成长环境中取得一定的效果。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教育分歧或错误观念,应当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倾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通过互联网设备建立家校共育网络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做好自身的德育建设,并能够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在进入学校时也应当礼貌待人,尊重教师,在以校园文化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下,更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重要的学习习惯。父母应当学会与孩子沟通,并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与学校建立教育网络时,应当不断思考孩子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应当从学生的社会发展角度考虑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基础,并能够通过微信、QQ群、手机短信和联系专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教师可以在QQ群中发送德育的相关视频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并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进行实地走访,实现教育的合作与发展。
(四)家庭教育参与教学实践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建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依靠互联网平台,并能够做到信息技术的提高,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提供重要的科技资源。家校共育通过互联网模式建立以后,应当进行不断的教育评价和家庭手册的总结,家长对教师的教育状态进行有效评价,教师在沟通以后进行家庭手册的有效建立,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让家校共育模式能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家长除了要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逐渐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加入社会教育元素,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
三、结语
家校共育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逐渐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在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教育理念的带动下,家校共育模式应当进行互联网沟通机制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学校进行不断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沟通为家校共育模式增添色彩。以德育为基础的沟通,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建造的教育空间下,学生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兰州市个人课题市级课题“信息技术指导下家校共育信息化载体(平台)开发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Z[2020]GR053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春梅.谈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实践模式构建[J].学周刊,2019(06).
[2]蔡晓梅."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探索实践[J].家长,2019(18).
[3]姚映玉.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校共育研究[J].课外语文,2018(04).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