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城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思想品德教育
2021-07-30许立梅
【摘 要】随着城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县城)出现了一批城镇留守儿童。加强城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描述了城镇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案例,分析探讨了城镇留守儿童心理及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留守儿童;心理;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8-0008-02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ities and Towns
(Chengguan Primary School, Yongde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XU Lime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reform, a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ities (counties) have appeared.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ities and tow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and cas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ities and towns,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ities and towns, as well as educational measures.
【Keywords】Cities and towns; 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y; Moral education
一、城镇留守儿童的现状
说到留守儿童,我看到一篇文章,在全国,因父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谋生而形成的“留守儿童”群体,大约有2000万。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心理健康、成长过程、美好童年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城镇留守儿童也成了留守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我校调查数据显示,全校目前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而且这种情形呈不断增长趋势。在亲情长期缺失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学习、心理、品德等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方面
与城镇留守儿童相伴的,大多是爷爷、奶奶,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比较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方法,承担不了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也有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他们大多是受人之托,心里的不情愿往往会使他们缺乏起码的耐心,更多的是聽之任之。一部分孩子由于自控力差,又无人督促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等情况,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二)心理健康方面
城镇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在缺乏亲情的生活环境中,容易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常常表现出自我约束能力差,不懂得关爱和体谅他人。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都要比其他的孩子弱一些。如,班级的程程是一个学习有点马虎但头脑特别聪明的孩子,平日在课堂上争着举手发言的就是他;下课嘻嘻哈哈,在楼道里追逐打闹的也是他。就是这样一个“鬼精灵”的孩子,不知最近是什么原因变得非常沉默。这里面肯定有隐情,我内心暗自揣摩。于是利用大课间时间,我把程程叫到操场边,一问,原来他的父母远在新疆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趟,前不久回来陪了他几天就又走了。
下面是跟他的一段对话:
我:你恨爸爸妈妈吗?
程程:我知道他们也是迫不得已的,他们也很爱我,为了我才出去打工,我不恨他们。
我:你现在会给他们一个选择吗?比如让他们继续在外打工,或者是回家来陪你。
程程: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希望他们既能够和我在一起,又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来供我上学,可是,我知道这个很难。
……
以上对话道出了留守儿童的心声,他们多么渴望那久违的亲情,多么想跟父母在一起,但他们也明白,父母是为了让他们的明天更好才去外面打拼的。可又有谁能补偿他们的今天呢?
(三)思想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家长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有些还存在用钱补偿亲情的心理。从而导致这些孩子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品行较差,行为习惯不良,还养成了好逸恶劳、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这都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对城镇留守儿童心理及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一)关注城镇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1.家长方面。一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一年回家才一两次,与孩子见面很少,在情感上缺少交流、沟通,从而造成彼此心理上的隔阂。作为家长应和孩子保持紧密联系,教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他们调控情绪的能力;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让他们学会人际交往,并对他们遇到的困惑进行疏导、解答。家长教育方法要妥当,在给孩子提供物质享受的同时要给予更多精神上的关爱与帮助。二是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微信视频,多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有安全感,感觉父母就在身边;家长要加强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把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这样,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多了,一方面孩子不至于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过多想念父母,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三是争取闲暇时间多陪陪孩子,家长打工回家,只要有时间,就多陪陪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聊天,一起郊游,一起阅读,一起玩游戏,一起看电视……多给孩子留下快乐的童年记忆,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亲情的珍贵。四是与学校保持联系,家长要及时和学校保持联系,尤其是保持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密切联系,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
2.学校方面。一是创建城镇留守儿童亲情群,为了加强学校、班主任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使彼此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班主任应以班级为单位,建一个留守儿童家长亲情群,在群里备注清楚家长及监护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平时在群里,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都可以互相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或者分享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这样,既能让学生体味到亲情和集体的温暖,也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二是给城镇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作为教师,要多从他们的视角分析问题,不能一味地放纵,也不能一味苛责,试着给他们更多关爱,平时多沟通、交流,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三是丰富城镇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可以每周举办主题班会,如“感恩在行动”“母亲节的礼物”“我想对______说”……也可以举办画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还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这样,他们闭塞的心就容易被打开,孤僻的性格也会在大集体中逐渐变得开朗,灿烂的笑容就会展现在他们的脸上,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
(二)注重城镇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互通电话感悟亲情,完善道德素养。在周末及逢年过节时,教师要求本班的留守儿童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问候或者视频,汇报一下自己在家及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得到心灵的安慰。这样通过亲情感悟,来完善学生的道德素养。
2.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感恩教育。要求学生在周末或闲暇时间为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可以学着大人的样子照顾爷爷奶奶,假如爷爷奶奶生病了,可以带他们上医院就诊,给他们倒水喂药……这样,既减轻了家人的负担,也让学生体验了长辈劳动的辛苦,使他们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沟通交流来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要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给他们一颗慈母般的心,对他们的思想做出正面引导,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在课堂上,教师应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后,多与他们谈心,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化亲情教育为一种更纯朴、更真挚的道德关怀。
总之,城镇留守儿童是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新的课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来关心,当好他们精神上的守护神。我们要经常去帮助、呵护“留守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时时关爱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春天般的温暖,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王江荷.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2]康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3]魏富云,于天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探究[J].现代交际,2011(01).
作者简介:许立梅(1970.9-),女,汉族,甘肃永登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