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因材施教之“材”
2021-07-30孙文会
孙文会
“因材施教”一词,在字典里解释为:针对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先进》,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的相关思想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概念。因材施教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个教学原则,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里的“材”,是指施教对象“学生”,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下,笔者认为这里的“材”还应当包括“教材”和“教师”。
一、学生之“材”
一般而言,因材施教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能力等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是有效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既要面对共性,又要关注个性,进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个性地发展。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这里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求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一)了解学生的共性与个性
发现学生的优势与短板,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要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课前的学情分析越具体、越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时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应该讲,讲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应该练,练到什么程度。
(二)鼓励个性化学习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要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鼓励每个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鼓励个性阅读、个性表达,读出自我、表达自我。
(三)支持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师应向每个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支持个体的想法、做法、活动。如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经验,个性化理解作家作品思想,享受读书的快乐,从而丰富个体内心世界,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感触、感悟。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全方位个性化育人
在教学策略,要一人一策;在教学计划上,要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在问题设计上,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在作业布置上,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在命题、测试上,要充分体现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的“一核四层四翼”精神,要有基础题、附加题、兴趣题、拓展题、创新题等;在评价上,采取多元评价的方法,淡化学分、等级评价,探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的学生自身“成长树”评价。
二、教材之“材”
教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不同学段教材适应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一)立足教材
教材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多次集体选择、讨论、研究定稿的,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示范性;教材是编写者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众多学生普遍的特点(年龄特征和学习方式)而编写的;教材中的材料、文章或习题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典型性。教材还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材、立足教材。
(二)活用教材
教材具有探究性。教师应充分认识并用好教材,注重对课本材料、文章、注释、引用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进行优化、活用,让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个性突显。对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选修教材区别对待,必修教材教学立足于共同基础,选修教材教学突出差异性,鼓励开展个性探究,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体悟能力。在教材中,有的适合讲授,有的适合小组学习;有的适合讨论,有的适合自学;有的适合探究,有的适合练习,不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三)创新教材
教材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教材是学科思想与学科知识的载体,是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依据。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整合教材、嫁接教材、拓展教材、创新教材,进行多样化实施。教师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与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能力。如对选修教材进行多样化认知、创造性理解。
三、教师之“材”
(一)认识自己
教师的劳动体现了个体的特征。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什么是自己的长处,什么是自己的短板;自己是善长讲解,还是善长做题;是表演型教师、思考型教师、幽默风趣型教师,还是善于引导型教师。课堂上教师要扬长避短,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上课,不要“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也不要“穿自己的鞋走别人路”,要“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这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二)扬长避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接纳自己,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善长讲的教师就大胆地讲,把学生讲会也是本事;不善长讲的教师课堂上要注意留白,要注重“弯路”效应。有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喜欢文学,但其语言表达能力很弱。于是这位老师根据自身的特點,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自读课文,再拿出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师生有什么感触,进行交流与对话。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喜欢,也最符合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时间长了,学生收获颇丰,其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形成风格
每一个教师由于兴趣爱好不同、学识修养不同、成长历练不同、学科学段不同、教育环境不同,会逐渐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张孝纯的“大语文”、黄玉峰的“童心语文”、王开东的“深度语文”、赵谦翔的“绿色语文”、黄厚江的“本色语文”、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李仁甫的“生成课堂”、王栋生的“不跪着教书”、于漪的“文道统一课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等,有的提升语文教育的高度,有的拓展语文教育的宽度,有的挖掘语文教育的深度,有的践行语文教学的精度。参加培训、研修、多渠道学习是必要的;但把握实践是自主的。课堂上教师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限一法,不拘一格,研究创造出适用实效的方法,发挥个人特长,教出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的能力,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深浅,再加上教师的学识与教学风格,三者合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