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开发与应用
2021-07-30郑根让
郑根让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4)
0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软件企业对软件质量的逐步重视,带动了软件测试行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对软件测试人员需求逐年增大,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培养软件产业适用的软件测试专业人员,开发了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平台不仅能为职业院校软件测试项目实训、软件测试技能大赛训练、Web应用软件测试“1+X”证书培训提供支持还能为相关企业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提供服务。
1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综合实训平台
1.1 软件测试及实训平台发展现状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而软件测试就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根据《2019年软件测试现状调查报告》(51Testing软件测试网)数据分析,目前,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受到了国家层面、投资者和个人的青睐,企业用人需求连年上升,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巨大。
目前我国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不畅,本科院校软件测试专业较少,课程内容则偏于理论,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近几年在软件测试专业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软件测试实践性很强,需要长期企业软件测试实践的积累[1-3]。
在软件行业,基础的软件测试要求动手能力强、入门门槛相对较低,适合高职院校人才特征,因此,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软件测试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软件测试专业技能人才。同时,国家、省级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技能大赛也有力推动了软件测试专业建设发展和软件测试技能人才培养。
软件测试动手能力、项目实践能力都需要有企业项目作支撑,学生要通过专业的软件测试实训平台进行软件测试实战训练。同时,由于国内软件测试发展较晚,用于实训的专业测试平台较少。目前,软件测试平台相对完善的有北京四合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实训平台。但这个实训平台主要针对国家软件测试技能竞赛,平台的实用性、适用性、拓展性以及平台资源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实训平台的购置费用对部分高职院校来说也是承受不起。
1.2 开发适应职业院校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
本项目根据国家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技能大赛、软件测试“1+X”证书培训、软件测试项目实训及校企合作四维需求出发,开发出了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
首先,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按照软件测试国家、省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技能大赛标准和要求,开发了适用于国家、省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技能大赛训练和模拟竞赛的平台;其次,平台开发了应用于职业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的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库,通过平台可开展在线网络教学及软件测试项目实训,为软件测试人员培训提供全方位支持;第三,平台提供了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功能,可直接应用于中小型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对软件测试行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第四,平台开发基于SCRUM思想,同时应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创建测试用例标准库、Bug智能判定与汇总,有效提高软件测试自主学习及自我评判效率,全面提升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 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的开发
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由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测试实训系统、软件测试资源库三大功能模块组成,平台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2.1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注册登录、用户个人信息模块等30多个模块(功能模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平台主要模块功能及测试点如表1所示。
图1 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功能结构图
表1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模块功能及测试点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是用于软件测试实训的待测模拟系统,该系统为软件测试提供测试模块,并可通过后台设置Bug,便于学生编写测试用例进行软件测试。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作为软件测试待测系统不仅提供系统、完整的功能还可根据测试需要设置系统的可调功能和性能。同时,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作为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待测试系统,系统管理员可通过测试训练需要设置性能参数、接口设置及有关脚本进行测试缺陷设置,便于软件测试综合实训[4-5]。
2.2 软件测试实训系统
软件测试实训系统包括软件测试平台登录、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软件测试项目实训、软件测试项目评价等四个模块。
软件测试项目实训功能以资产管理系统为待测试系统,并将待测系统与软件需求说明书、用例编写、用例提交、用例执行、Bug管理、Bug提交以及测试文档编辑提交等功能进行集成,使用选择按钮进行切换,从而实现软件测试“一站式”实训。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采用注重实效的scrum敏捷项目管理方式,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只规定了核心的管理框架,具体的细节可根据团队需要自行扩充。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提供了基本的bug管理,测试用例管理,发布管理,文档管理等,覆盖了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满足软件测试企业级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测试管理的实用性,将产品、项目、测试这三者的概念明确分开,产品人员、开发团队、测试人员,这三者分立,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通过需求、任务、bug来进行交流互动,最终实现产品交付。
软件测试项目评价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对学习者提交的Bug进行智能判定与汇总,使学习者能对自己提交的Bug进行Bug级别、Bug有效性、Bug描述规范性等进行智能判定,提高学生软件测试自主学习、实训效率;为增强平台实训的实效性,提高实训实战效果,平台支持实训指导教师自主、动态、一键式设置模拟系统Bug,增强软件测试实训的灵活性、实用性和扩展性。
2.3 软件测试资源库
软件测试资源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网络课程、软件测试教学资源库、软件测试文档库、软件测试工具等。
软件测试网络课程由中山职业学院软件测试课程组和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软件测试在线开放课程。网络课程由软件测试专业老师和企业软件测试工程师共同讲授,课程内容包括软件测试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测试工具的使用等。网络课程还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测试基本练习及测试项目,手把手教学生学习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教学资源库以视频、动画、电子书、图表、文档等资源格式为学习者提供软件测试学习资料,包括软件测试习题库、软件测试实操指导及习题库、国家省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模拟竞赛题库、软件测试项目库,Web应用软件测试职业技能“1+X”证书初级、中级、高级证书培训题库等。
软件测试文档库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文档,测试流程,测试用例,规范的Bug清单、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报告等,帮助初学者尽快入门。资源库还提供了Web应用软件测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软件测试工具库为学习者提供了软件测试所使用的工具(下载地址),为了便于学习者学习,软件测试工具库不仅提供可用的软件测试工具,还对测试工具进行分类说明,提供测试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学习者选择和使用软件测试工具。
3 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的应用
3.1 综合实训平台与技能大赛无缝对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软件测试技能竞赛是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重要赛项。
以服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宗旨,以大赛规程为依据,以大赛流程为规范,以竞赛内容为标准开发与技能大赛无缝对接的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平台贴近行业需求,突出实战过程,既满足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又符合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特点;能够提升学生应用软件测试工具完成测试工作任务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展示参赛学生专业技能及参赛师生良好精神风貌,树立对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的意识。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已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使用,通过平台训练的学生首次参加省级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技能大赛取得二等奖的成绩[6-7]。
3.2 综合实训平台服务“1+X”证书培训
高职“1+X”证书试点是近几年高职改革的重点和亮点。2020年12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关于受权发布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四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的通知”,北京四合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Web应用软件测试”入选第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北京四合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Web应用软件测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标志着Web应用软件测试“1+X”证书试点的正式启动。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参照Web应用软件测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开发设计,完全适应Web软件测试“1+X”证书培训。此外,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按照Web应用软件测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初级、中级、高级证书培训开发了专门的实训题库和实训实战项目。
3.3 综合实训平台开展校企合作软件测试项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珠海爱浦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共建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爱浦京软件测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在软件测试岗前培训中使用了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通过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培训的学生全部通过了软件测试企业的岗前培训、考核及企业面试,成功进入软件测试岗位。同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软件测试工作室中通过综合实训平台开展软件测试实训项目,全面提升了工作室学生软件测试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为软件测试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快捷优质的路径。首先为高职Web应用软件测试技能竞赛提供无缝对接的一体化训练平台,为技能竞赛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其次,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为Web应用软件测试“1+X”证书教学和培训提供了从初级、中级到高级证书的多层次教学培训实训平台;第三,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校企合作,为软件测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已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测试实训、软件测试工作室岗位培训、软件测试技能竞赛培训以及部分合作企业软件测试岗前培训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紧跟软件测试行业发展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微服务架构测试、敏捷测试、大数据测试、AI测试等新功能,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库,同时提高软件测试实训平台的测试结果智能化评价水平,将软件测试综合实训平台向兄弟院校及社会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