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探索与实践
2021-12-03薛鑫磊
薛鑫磊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0 引言
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学校专业结构转型的科学发展的实际需求,计算机工程科学与信息技术这个学科专业的整体建设与专业转型以"突出应用、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升质量"为专业主题建设指导思想,以"服务社会建设专业、依托行业建设专业、校企合作建设专业"为专业总体建设原则。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变革的发展背景和构思
2014年3月份以来我国教育部将改革发展方向明确了:今年全国的1200所普通的大学本科专业院校中,预计全社会每年有600多所院校转入到我国应用科学技术型普通大学,其中转型后的普通大学本科专业院校将达到占全国总得大学本科数目的50%。
2016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部的副教育部长李晓红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教育政策工作会上明确表示,为了加快推动部分国内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向专业应用型的高校转型,截止5月正在统计全国约200所高校在国内进行这两个方面的转型试点工作[1]。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探索
应用型的主要理论特征之一就是"应用",以充分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要求的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现代教育观特点作为理论引领,构建建立起一个新的在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的一个可以充分满足我国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实际需要的新的教育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理论手段和教学实践性等环节,拥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实际适应能力。因此,根据社会转型和科学发展战略需要,本学科专业则逐步构建了以以大学生就业为培养中心、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导向的"3+1"大学校企科研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并逐步构建起了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
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专业语言培养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需求因素来进行制定:语言核心技术专业语言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需求、计算机和思维能力培养需求和基础专业应用技术以及基础应用语言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求、可长期持续语言学习和实践自学能力培养需求、交流信息沟通与专业团队协调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必备应用外语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掌握国际前沿技术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创新技术创业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中的能力培养需求等等。本校的专业课程主要采用"一个核心三个支持"的一系列培训课程,一个专业核心以"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为课程中心,三个课程支持则分别是"就业岗位/客户订单培训课程、认证培训课程、创新人才创业培训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职业岗位技能课程技术是专门培养专业学生从事职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力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如专业人才培养战略方案设计中和嵌入式工作流程软件设计创新技术等。订单设计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在校学生毕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满足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特定行业需要,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构建的专业课程,是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和设备的应用程序系统设计等。认证培训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在校学生成功取得相关行业内批准者工作资格,发挥相应职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力所必必需的基础课程。创业创新课程开设是一门使中国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具备创业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拓宽中国学生的海外就业发展渠道。同时,专业技能基础知识课程和专业第二课堂综合教学点也是为专业学生实现专业技能持续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而精心构建的学习平台,使专业学生能够继承师范学院优良的历史人文文化传统,持续学习协调社会生活、道德、情感和提高专业技能[2-3]。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实践
(1)的产业学教合作融合,实现大学校企产业合作相关专业的产校共建。计算机信息科学专业技术工程专业与青岛蓝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校签署了首次校企三方合作项目办学、专业学院共建合作协议。双方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it教育行业的发展需要,共同深入研究学生专业人才定位和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明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共同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其中前三年的部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由依托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完成,、最后——后三年毕业学生在"青软实训"培训公司共同完成相关专业知识模块设计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各项实践教学内容,期间大部分毕业学生在自己的各个就业工作岗位上共同进行。
(2)积极引进优秀企业人才进入大学校园。积极探索新的、长期的三边合作机制。在大公司社会力量的基础上,实施对教师开放的机构间项目,实施机构间一体化项目,通过机构和科学能力建设、共同管理业务、共同管理成果和分担责任,探索开放合作企业的新的专业发展机制。
(3)创建校企合作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基于大学第二课堂的课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不断改进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的各环节,充分利用课外实习时间,进行大量科学有效和针对性的教学项目理论实践和专业实训,提高毕业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和具备就业社会竞争力。本公司专业和其他企业共同开发了"大数据技术"、"Java高级开发"(jsp+springmve+mybatis网站框架设计项目:搭建电子信息商务企业网站)、"安卓高级开发"、"Web前端技术"等。
本学科专业与长春优尼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立"互联网+"双创教育实验室,主要基于"专业基础+网络思维+动手、创新能力"等创新思想理念培养优秀学生,坚持"深厚的基础、较强的应用、可创新"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素质"[4]。
如果是大三毕业学生,可以长期参与多家企业的实际管理项目或企业案例分析研究(校内、从假期到校外企业),完成企业领导的各项任务,通过考核。第四十一阶段,按照各类专业"3+1"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模式,让各类企业人员拿最低工资直接完成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
(4)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部分实践环节工作。根据专门的网络发展实践培训方案,四家公司(Oracle、北京能源合同等)成功地进入了学校,并与学校的商业指导教师一起完成了“网络高级开发实训”。
具体实施工作过程为校内外实训教师根据学校实训任务大纲中的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实训任务计划书、指导书、进度管理计划、考核、答辩表决方式等。实训教学内容以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管理为主,实训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优秀教师现场讲课+实时互动辅导:(校内外优秀教师共同组织参与)平时全勤考核管理方式:每天都会有平时考勤,在每次实训执行过程中每周都会有实训过程监督检查工作记录。实训活动结束后,学校内外的实训教师共同认真检查实训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共同进行问题答辩。最终面试成绩由学校企业招聘老师和校内专业老师共同参与评定。这种项目实训操作方式很快得到了参训学生的充分赞同认可,许多参训同学逐步提高了自己的项目理论操作水平,对企业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开发、维护工作有了更深的实践体会,应用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也随之有了很大提高。改善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实践内容的设计、实践方式、实践过程的控制、实践评价,突出专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合理安排调整各门重点课程实验教学计划中的各门实验教学时间,精选各门实验教学项目,划分各门实验教学类型,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过程和考试成绩综合考核的iajava和多语言应用程序系统设计、移动端和互联网智能设备软件开发等多门重点专业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合理安排设置多门重点课程的实际综合应用培训鼓励在校学生主动积极联系校外毕业实习培训机构,参与校外实习培训机构实际应用项目的设计完成。在校企实践合作环节管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运用实践创新校企业务合作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校企业务合作管理方法、校企双方的导师制、学生校外异地实习、实训过程管理、考核制度,试行了事业单位人员置换和交换,学生学习反映良好。
(5)改革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提高育人质量。由于北京计算机信息科学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抽象性、逻辑性强,实践技能要求高,教师必须不断改革使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使广大学生教师能够真正深入地接受学习。针对不同专业班级的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并研究实践了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如班级启发式课程项目实践驱动、班级课程翻转、分班法、分布式项目实践驱动教学法、网上有机教学结合等。其中,《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分别采用"分课程"教学法[5]。
4 结语
根据新经济时代的专业发展形势需要,结合湖南大学的实际,计算机工程科学和信息技术工程专业进行应用型的专业变革势在必行。专业培养转型以牢固夯实基础理论、强化相关专业学生核心技术能力为理论基础,以推广应用、创新技术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现有资源,构建大学校企科研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在学科人才培养建设过程中,深入学习探索和研究实施多种新型校企科研合作办学方式,强调学科实践教育环节的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和学科持续教学改进,改革学科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管理手段,提高高等教育学科教学质量。专业技术转型快速发展对推进国家"新工科"工程建设也将具有重要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