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作用及疗效观察

2021-07-30刘宁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黄芪

刘宁宁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嗜心性病毒而引起的,该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水肿、头晕、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Adams-Stokes 综合征,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地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是挽救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2]。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当前临床并未研制出根治性疗法,其主要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改善预后[3]。对于多数患者来说,经过系统化的治疗后,均可痊愈,但是临床上仍有少量患者的疗效不理想,长期迁延不愈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4]。因此,不断提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中医药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优势逐渐凸显,黄芪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补气益气、调节机体功能、抗病毒、调节免疫力的功效,症对病毒性心肌炎[5]。鉴于此,本科室将黄芪纳入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中,将其作为一项辅助治疗手段,与常规西医治疗进行联合应用,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科室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30例;年龄31~67 岁,平均年龄(48.6±6.2)岁;病程5~17 d,平均病程(8.5±2.9)d;就诊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3例、肠道感染患者14例、无明显诱因患者6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32~69 岁,平均年龄(47.2±7.3)岁;病程3~18 d,平均病程(8.9±3.1)d;就诊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5例、肠道感染患者13例、无明显诱因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胰岛素10 U+10%氯化钾10 ml+10%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1 次/d;辅酶A 50 U+十三磷酸腺苷20 mg+胰岛素4 U+10%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1 次/d;同时配合抗病毒、营养心肌、镇静抗炎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5~10 ml+10%葡萄糖溶液100~150 ml,静脉滴注,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治疗后,其全部临床症状均消失,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病毒学检查结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其全部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病毒学检查结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后,其全部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病毒学检查结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6]。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心肌酶、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③心肌酶谱: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其CK、CK-MB、LDH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K、CK-MB、LD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CK-MB、LDH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U/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U/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黄芪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等功效,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本次研究中,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83%,显著高于单纯进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84.13%(P<0.05),这一结果表明,黄芪能够显著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与黄芪所具备的药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黄芪具有益气补气、调节机体功能、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黄芪所具备的补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等药理作用,黄芪的以上药理作用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相符,从而能够起到针对性的治疗作用[8]。基于此,将黄芪应用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疗效。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快速激活干扰系统,促进淋巴细胞γ 干扰素分泌的作用,该作用可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改善正性肌力作用;且黄芪的有效提取物,能够促进心肌钙平衡,从而发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9]。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分子水平内,黄芪可稳定钠离子与氢离子的交换状态,从而产生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黄芪所具备的这一药理作用,使其能够在患者用药治疗期间,避免心肌细胞发生损害,从而维持患者的心电表现。黄芪不仅具有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已经发生损伤的心肌细胞进行快速恢复,在降低患者致命性心律失常和扩心病风险中有显著的作用[10]。

从本研究还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应用黄芪能够缩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程。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CK-MB、LDH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黄芪在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心肌酶是临床判断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LDH 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的一种重要酶,一旦机体组织发生损伤时,LDH 就会释放进入血液,导致血清LDH 明显升高。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当心肌发生损伤时,会导致CK-MB 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导致血清CK-MB 升高。由此可见,心肌酶指标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比。临床根据心肌酶的主要指标,能够对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做出判断。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到,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黄芪可有效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进而改善其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黄芪具有脱毒生肌,可增强心肌细胞的抗病毒能力,保护心肌细胞等药理作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同时快速改善其心肌酶谱,缩短其病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是个宝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