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时段理论,把握历史发展趋势

2021-07-29王继平晏智健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商鞅变法

王继平 晏智健

2020年9月,部编高中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多省推进,该套教科书容量大,涉及的历史概念多,学生理解难。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教材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学习,是目前中学历史课堂亟需解决的难题。将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应用于教学,不失为一种解决路径。遵循这一思路,教师采用主题式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中时段等更宽泛的尺度内,从更高层面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对历史形成整体的认识。本文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讨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梳理教材逻辑,确立教学主题

年鉴学派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时段理论,主张将人类历史划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1],分别对应“结构”、“局势”、“事件”概念,认为经济、社会史等史学研究需要中时段、长时段等宽广的尺度。《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涵盖了东周(前770—前221年)五百余年的历史,时间与空间跨度大,涉及众多历史概念与历史事件,学生学习难度较高。课标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2]本课学习中,如果过于关注射王中肩、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具体事件,容易被困在碎片化的藩篱中,需从商周分封制以来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确立的这个较长时段,考量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的重大事件对后世二千多年地方治理架构的历史价值。

仔细分析本课的4个子目,逻辑清晰,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依据课标要求,整合出本课核心概念为“治理理念”。将本课的逻辑关系解释为:商周血缘宗法的传统治理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坐大、外族入侵、经济发展等因素而面临巨大挑战。在分裂与动荡的时代环境下,士阶层与统治者各自思考,谋求新的治理方略。士阶层对于治理理念的讨论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统治者则将法家治理理念付诸于实践,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生。在春秋战国五百年混乱无序的历史中,始终暗含着统一的趋势。由此,本课的主题确立为:从春秋战国治理理念的转变看该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二、问题情境导入,考量时代变迁

“治理理念”是由古至今统治者乃至各阶层关注与重视的政治思想。上古自夏朝建立以来,统治者就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理理念。而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治理理念的争辩也层出不穷。因此,本课的导入用秦始皇三十四年时博士淳于越与丞相李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的争辩引入,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不仅是秦朝,春秋战国时期也发生过关于治理理念的思想碰撞,即后世所称的“百家争鸣”。同时,结合时间轴思考: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其历史发展呈现出怎么样的历史趋势?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春秋战国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的历史贡献。

本课核心概念不仅引用权威著作定义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和不同人物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而提出的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3],更多的是结合教科书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治理理念的讨论与实践,是时代巨变之下,各阶层面对巨大的生存挑战,或主动或被动的应对现实问题的体现。

首先选用教材中“射王中肩”与刘向《<战国策>书录》的材料,辅以对比西周与春秋战国形势图,让学生得出:时代环境变化之下,原有的社会秩序已经被打破,商周治理理念面临着巨大挑战。并带学生用表格梳理回顾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内容,分析商周治理理念的基本内涵——血缘宗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解读材料,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被打破的原因。

【第一组】

材料一: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郑郑韩故城郑国贵族墓地内,发掘出了东周时期郑国最大的车马坑——三号车马坑。坑口南北最长11.7米,东西最宽10.6米,深5.9米。这里是东周时期郑国国君及其家族的墓地,新郑市便是当年郑国所在地。郑公大墓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九鼎八簋。

——《河南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

【第二组】西周分封形势图[4]和骊山烽火台(此处略)

【第三组】

材料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材料三:由于生产发展,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出现“初税亩”,不分公田与私田,一律履亩而税,即按照土地面积征税,这是一次根本性的改变。今一律征税,就是否定了原有西周的制度。因为只有土地私有以后,土地所有权分别归于各种地主,政府不问所有者是谁,一律按田亩面积征税,才有土地税制度的产生。

——朱伯康等《中国经济通史》

3组材料分别呈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被打破的3个具体原因,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属于短时段的历史,对应历史时段理論中的“事件”概念。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历史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教师通过合理设问,引导学生将犬戎入侵等历史事件与中时段的历史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与“局势”之间的关系。

第一组:

1.回顾所学,思考谁有资格享有九鼎八簋?

2.郑国作为西周诸侯国,其国君墓地中出现九鼎八簋意味着什么?

第二组:

1.联系形势地图与烽火台,想想这说明西周周边面临什么情况?

2.这一情况将对周王室产生什么影响?

第三组:

1.依据以上材料,思考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带来什么变化?

2.这一变化对原来的井田制会有什么影响?

诸侯坐大、外族入侵、经济发展等因素冲击了春秋战国的社会秩序,导致商周血缘宗法的治理理念面临巨大挑战。此时适时抛出疑问:当传统治理理念面临挑战,无法再满足现实需要时,会出现什么?由此过渡到第二子目“治理理念的争鸣”:为了在混乱无序的时期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图谋发展,统治者开始寻找新的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思想根基。如庄子所言:“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5]儒家、法家等众多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理理念。请学生用表格梳理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设问:诸子百家达成了什么共识?试从时代背景与自身利益角度思考,诸子百家为什么会达成共识?

材料四: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道家则从哲理层面提出“道通为一”,齐法家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

——晁福林《先秦国家制度建构的理念与实践》

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一统于周的观念虽已成过去,但其思想仍有巨大影响;另一方面,诸子希望自家的思想主张可以成为统一天下的学术思想,这为构建“大一统”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思想支撑。引导学生分析诸子百家达成的共识对春秋战国混乱分裂格局有何影响?实现将短时段的事件置于中时段的尺度下考量,帮助学生领悟虽然诸子百家的一统思想还停留在抽象设计和理论描述上, 但他们都是为实现天下一统的目的,这为后世“大一统”思想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为“大一统”思想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做了思想准备。

在诸多学派中,法家因为推行农战,符合时代环境发展需要,较多受到统治者的青睐。统治者的治理理念由血缘宗法转向了法家思想。为了说明法家治理理念的具体成效,教师梳理秦人先祖秦非子、秦国国君秦襄公等人事迹,说明商鞅变法前的秦国局势[6]:政治上大权落在奴隶主贵族手里,国君的废立全是由庶长作主。庶长时常把出亡在外的秦公子迎接回来作国君,不称心时又随意撤换或者逼死;经济上秦国在公元前四零八年,才“初租禾”。相比鲁国的初税亩,秦国要迟一百八十六年;秦国在公元前三七八年,才“初行为市”,开始在国都中按照市区的规模进行建设,这比中原各国也要迟得多;军事上公元前四一三年,魏国便大举攻秦,这年魏军大败秦军,一直打到郑;到公元前四零九年,魏又大举攻秦。魏将吴起曾经在两年内相继攻取秦的临晋、元里、洛阴、郃阳等城。

秦穆公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实际并不是中原的霸主,只是得到了向西扩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7]其实从春秋时代到战国初年,秦国都落后于部分的中原诸侯国。但这一情形在商鞅变法后发生了变化。

材料五:商鞅厉行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推行一农二战方针和重农抑商政策。“先实公仓,收余以省親”,保证了国家对境内粮食的控制;“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奖励农耕政策的贯彻不懈,又使秦国境内“粟如丘山”。这就是秦简所载秦仓内粮食“万石一积”、“十万石一积”储备如此丰富的原因。

——蔡万进《秦国粮食经济研究》

秦国大事记[8]

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

孝公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

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孝公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昂。

孝公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

商鞅变法后,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征战中屡战屡胜,领土得到了扩张。但商鞅变法的历史价值不止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商鞅变法前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以及行政制度,将商鞅变法置于中时段的历史范围内考量:如果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商鞅变法对春秋战国混乱分裂的格局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秦国经过两次变法,通过军功爵制、郡县制等制度削弱了贵族权力,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建立起官僚政治制度,实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的转变,不仅为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做好了制度上的准备,也为今后二千多年地方治理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三、紧扣核心概念,把握历史趋势

通过合理设置情境问题,教师使用“治理理念”这一核心概念,整合本课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经济发展、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分析这个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引导学生用中时段、长时段的角度认识春秋战国的历史,领悟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作为短时段的历史,与中时段的“局势”,乃至于长时段的“结构”(官僚政治、封建制度)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出混乱分裂的时代格局。诸侯坐大、外族入侵、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无一不在挑战着商周血缘宗法的治理理念。当旧有理念不再适应时代需求时,各诸侯国国君与新兴士阶层转换选择,思考谋求新的出路。一方面,士阶层对于治理理念的讨论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另一方面,统治者将新治理理念付诸实践,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生,为秦汉一统奠定了基础。纵观春秋战国五百年混乱分裂的历史中,始终翻涌着统一的暗流。

【注释】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70—204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3页。

[3]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4]赵世瑜、刘北成主编:《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3页。

[5]庄子著,孙通海译注:《庄子·天下篇》,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74页。

[6]杨宽:《商鞅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9页。

[7][8]司马迁著,陈曦等译:《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120、128页。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商鞅变法
学富五车
徙木立信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徙木立信
历史喵第二部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树敌太多商鞅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