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本质:“闭关锁国”历史概念教学设计

2021-07-29隽军宁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商辨析史料

隽军宁

“闭关锁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简单表象地通过“海禁”、“一口通商”、“十三行”、“防夷条款”等措施来说明“闭关锁国”,这是否确切呢?

一、“闭关锁国”的表象化和简单化认识

1.“海禁”为什么不能说明“闭关锁国”?

材料1:(康熙二十三年)上曰:“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应尽行停止。”[1]

材料2:清前期外贸分期:11年的朝贡贸易时期(1644—1655年),29年的全面海禁时期(1655—1684年),10年的部分海禁时期(1717—1727年),158年的口岸贸易时期,包括73年的四口通商(1684—1757年)和85年针对西欧国家的一口通商(1757—1842年)。

【史料辨析】清初“海禁”旨在对付海上抗清势力,是对内而非对外,属临时性战时权宜,并非长期指导方针。清前期196年,海禁总计39年,其余158年未行海禁。因此,“海禁”不能简单等同于“闭关锁国”,以“海禁”来解释“闭关锁国”,当属以偏概全。

2.“一口通商”为什么不能说明“闭关锁国”?

材料3: 清前期外贸分为西洋贸易、南洋贸易、东洋贸易、澳门贸易、对俄贸易(恰克图)。

材料4:(乾隆二十二年)谕旨:“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近来奸牙勾串渔利,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舶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海疆重地,民风土俗,均有关系。”[2]

材料5: (乾隆二十二年)上谕:“如系向来到厦番船,自可照例准其贸易。……厦门向有吕宋番船收泊,应遵旨照例准其贸易报闻”[3],“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吕宋夷商万利落及郎吗叮先后来厦,番梢六十余名……在厦购买布疋、磁器、桂皮、石条各物。”[4]

【史料辨析】首先,清前期外贸国家广泛,广州“一口通商”主要针对英国等西欧殖民国家,是出于国防考虑,而“吕宋夷商”就可到厦门贸易。其次,用“一口通商”来说明“闭关锁国”,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一口通商”不等于禁绝外贸,“一口”也是“开口”,这是一个数量和程度的问题,并非质的问题。因此,“一口通商”从性质上就不能认定是“闭关锁国”。

3.“十三行”、“防夷条款”为什么不能说明“閉关锁国”?

材料6:“普通以为公行是一种合伙组织,其实每一个成员都可以随意和任何人进行交易”;“这种交易的进行是很愉快的,所有各种手续都十分便利。”[5]“公行虽然是垄断性质,却是大体上运行很少有障碍的一种制度。”[6]

材料7:(乾隆二十四年)“防夷条款”:禁止“夷商在省(广州)住冬”;“不许潜留内地”,“夷商不得藉词逗遛,内地商民亦不得往来交接”;外商必须入住行商商馆等。[7]

材料8:“他们生活上不舒适,被软禁在商馆的寓所内,并不影响积累一笔相当资产的希望。”[8]“1830年英国下议院关于对华贸易的极为重要的审查委员会会议中,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9]

【史料辨析】行商在当时西方人看来“大体很少障碍”,只是垄断外贸,并非禁止外贸。同样,“防夷”不等于“禁夷”,主要针对外商人身活动,并非针对贸易本身,也并未阻碍中西贸易。因此,用“十三行”、“防夷条款”并不能说明清政府外贸上的“闭关锁国”。

4.经济贸易上的“闭关锁国”为什么不可能?

材料9:(鸦片战争前)“白银流入中国的数量可能高达51560万两。流入中国的白银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通货革命的最重要的基础。”[10]“中国是贫银国。但自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开始实行以银为主的复本位币制,商品流通和国库收入所需白银,主要来自农工产品出口贸易吸纳的域外白银。”[11]

材料10:(雍正三年)覆准:“福建省产米无多,往贩外番船,酌定带回米以资民食”;“顺治迄嘉道年间,常与(日本)通市。江浙设官商额船,每岁赴日本办铜数百万斤。”[12]

【史料辨析】中国地大物博,但不可能“无所不缺”,史料表明当时中国也需要外贸以补银铜和粮米的短缺。海通以来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在世界各国经贸联系日趋密切的大背景下,清前期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不可能完全置身其外,也不可能人为地把它在经济上彻底封死。清初厉行“海禁”但却“禁而不止”,康熙也承认:“今虽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13],这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要求。对于清王朝,经贸上的“闭关锁国”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形势比人强,这就是为什么清政府不能彻底关闭国门的原因。既然经济上与世隔绝不可能,那么经贸意义上的“闭关锁国”也就说不通了。

二、“闭关锁国”的本质认识

以上说明,如果浮于表象,“海禁”、“一口通商”等措施根本就不足以说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历史事实得出清前期在外贸上没有“闭关锁国”的结论。故此,只把“闭关锁国”局限在经贸层次上,恐怕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准确的历史概念,它在经贸事实上是不能成立的,用“限关”更准确。

外贸政策是主权国家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与秩序的措施,重商主义时代的西欧在外贸上的限制更为严厉。因此不能单纯以外贸政策来判断一个国家的开放或封闭,关键在于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立场。

从根本上说,“闭关锁国”是一种封建的意识形态,我们应该把“闭关锁国”理解为一种本质精神和原则立场,一种根本性的指导思想。确切地说,“闭关锁国”应该理解为“闭关主义”、“闭关原则”、“闭关精神”。

如果不从本质上来理解“闭关锁国”,教学就会陷入矛盾。例如我们一面强调“闭关锁国”隔绝外界,一面又让学生注意:“闭关锁国”不是完全“杜绝”外贸,因为还有广州“一口通商”,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矛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把“闭关锁国”看作是一种本质,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现象。我们用“一口通商”等具体的现象,试图去说明另一种作为现象的“闭关锁国”,就现象论现象,殊不知现象并不纯粹,一旦两种现象冲突,就会陷入矛盾的境地。因此,只有提高一层认识,把“闭关锁国”理解为一种本质的原则立场,把本质和现象区分开来,才能避免认识上的矛盾。

1.“一口通商”为什么又能说明“闭关锁国”?

材料11:(嘉庆二十二年)上谕:“所有販茶赴粤商人……永禁出洋贩运”,“海运难保奸商串通黠夷……仍旧内河过山贩运,以收控驭之益”[14] 。

材料12:“中国所以选定广州,因为它位于帝国东南边疆,并且所属省份在地理上可以和帝国其余部分分开。”[15]

【史料辨析】若就现象论现象,“一口通商”显然与“闭关锁国”相矛盾,因为 “一口通商”也是“通商”,“一口”同样可容纳巨量贸易。但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其本质意图,思考一下“一口通商”为什么设在遥远南方的广州,而不是物资主要产地、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为什么江浙皖闽的商品不能直接出海,而一定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地“内河过山贩运”?为什么长途辗转到广州后又用“十三行”将之与外商隔离?这种故意为之的外贸设置,其本质意图就是尽可能地阻遏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即所谓“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表面上看没有“闭关”,但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压制中西贸易,尽可能达到“闭关”的实效。表面上“不禁”,实则通过人为设置障碍以达“禁”的目的,“不禁”正是为了“禁”,即所谓“不禁之禁”。因此说,“一口通商”与“闭关锁国”不仅不矛盾,恰恰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本质意图和原则立场。

2.中西贸易的增长为什么能说明“闭关锁国”?

材料13:1760—1833年,中英贸易总量增长11.92倍。英国对华出口增长15.60倍,中国对英出口增长10.16倍。(正当贸易)[16]

材料14:(康熙二十三年)议准:“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康熙四十二年)覆准:“商贾船许用双桅,其梁头不得过一丈八尺,舵水人等不得过二十八名。”[17]

【史料辨析】中英贸易总量成倍增长,若就现象论现象,就会与“闭关锁国”产生矛盾。但深入分析就发现中英贸易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英国对华出口的增长,而中方出口实际上低于总量增幅。两者对比反映了英国对华贸易的扩张。英国是主动来华扩大贸易,中方是被动贸易,并没有对等的赴欧贸易。外贸规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外贸格局,对中国而言,有增长未必有发展。中方出口何以低于总量增幅?一方面在于英国对华经贸扩张,另一方面正在于清政府对自身出海贸易的禁锢和阻遏。

3.“防夷条款”、“十三行”为什么又能说明“闭关锁国”?

材料15:(康熙五十五年)上谕:“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海外有吕宋、噶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代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效。”[18]

材料16:(乾隆二十四年)“防夷”措施:禁止外商“雇请汉人”、“雇人传递信息”、“潜留内地”、“内地商民亦不得往来交接”等。[19]“省城多谙晓夷语之人,若听夷人任意雇用,难免勾串作奸。”[20]

材料17:(乾隆二十二年)谕旨:“海疆重地多一利端即增一弊薮……而商船频仍,则有奸牙之勾串。”[21]

【史料辨析】清政府担心出海人民聚集海外反对清朝统治。“防夷条款”表面上看是限制外商活动,并非针对贸易本身,但其实质正是“立中外之大防”。看似针对“外夷”,其实是针对国内,名为“防夷”,实为“防内”。它虽不是经济闭关,但却是“文化闭关”、“交往闭关”,其竭力隔绝国内人民与外界的联系,愚蔽人民以利其统治,正深刻地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精神本质。同样,清政府视外贸“利端”为“弊薮”,给予行商垄断特权,根本目的也在于用行商这个工具把国内人民与外界隔绝开来,同样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本质立场。

三、结语

以上史料辨析说明,所谓“闭关锁国”从本质上说不是一个经济外贸问题,而是一种意在隔绝外界的本质精神和原则立场,一种防范国内人民接触外界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识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概念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课标》所要求的:“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对相关史事的了解,尤其是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对问题要点逐一探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史料实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学习,下一番史料实证和辨析的工夫,“躬行”一遍历史探究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概念。

【注释】

[1][2][21] 王云五:《清朝文献通考》(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考5155,考5093。

[3]《清实录》(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065页。

[4][5][12][17]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5、193、195、20、76、7页。

[6][8](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96页。

[7][19][14][20](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广州:广东出版社,2002年,第550—552、358—359、570页。

[9][15](英)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5、43页。

[10] 庄国士:《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中国钱币》1995年第3期,第8页。

[11]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上海:中西书局,2017年,第156页。

[13] 一史馆:《康熙起居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00页。

[16]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3页。

[18](清)王先谦:《东华录选辑》,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第298—299页。

猜你喜欢

通商辨析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简论明代的商业政策
甲午战前日本对清的经济调查活动主体概况
正误辨析一例
清前期的商业政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南通世界通商总会举办2014年春季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