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2021-07-29吴奇孟王继平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融概念民族

吴奇孟 王继平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恩·埃里克森等提出“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对那些重要的、可迁移的、学科观点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相似的观点、事件或问题上发现规律与联系的能力。此模式既契合高中学生的发展水平,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实施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参考。本文拟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为例,探讨“概念为本”模式如何体现学生本位,落实核心素养。

一、以大单元思维,聚焦核心概念

埃里克森认为:“知识正在以指数级数量增长,我们必须向更高层次的抽象度(概念)迈进,以聚焦和处理信息,这样知识才能被完整地和有效地存取和利用。”[2]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须站在大单元的视角,统筹课标、教材、学情等,聚焦概念,形成概括。李惠军老师指出:“在具体、微观和常态的历史教学创意企划中,只有从历史的高处眺望,从历史的广处瞭望,具体事件、现象或人物才能在‘历史的边框与底纹中定格和彰显。”[3]有学者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也是最黑暗和大倒退时期”[4],“乱”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但另一方面,这种“乱”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交融内涵,孕育着统一的因子,因此,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建的关键时期。

本单元对应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5]据此,“分裂”之下的“统一”与“新机”是本单元的关键问题。

高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但对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等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思考不多。鉴于此,可适当削减政权更迭内容的学习,将重点放在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等概念的探讨上。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将教学主题凝练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的交融看政权分立中的统一趋势”,从文化认同、政治整合、经济互惠等多个角度,聚焦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统一多民族国家等核心概念,形成“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的概括,层层递进,形成对概念由具体而精确到抽象,并可迁移,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

二、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内化素养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6]概念为本的课堂倡导教师精选研究内容,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不断探索那些结构模糊的或故意被设计成开放式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回忆有用知识、辨别相关信息,进而形成更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

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第一子目教师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角度,选取两组一手史料,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思考图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在引导学生对史料信息进行解读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思考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在文化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政权更迭、民族交融、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在联系。

同时,这一时期,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和多民族政权的建立,时人在政治心态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呈现教科书中的“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战国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国号命名、统治范围上与战国、三国时期的政权有什么联系?体现了时人在政治上怎样的心理?充分利用地图资源,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接着,呈现材料一,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构建有何价值?帮助学生认识民族交融在政治制度层面的具体表现及历史价值,理解民族交融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阶段表”小结,点明这一时期虽然政治形势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各族人民内心早有追求“政治一统”的意愿,这成为推动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五胡”在“汉化”中、在采用汉式皇帝制度时,也用部落传统中的“主奴”观念,强化了皇帝制度的专制性质……在北朝后期官僚行政秩序全面复兴,一种更富功绩制色彩、服务于军功集团和吏员群体的等级管理体制出现了,并形成了一种以“军功吏治取向”为特征的新式政治文化。汉唐盛世之间,魏晋南北朝是个帝国的低谷,北朝则构成了走出低谷、通向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与此同时,“在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开发出来了,使隋唐封建经济得到比两汉增加一倍的来源”,江南开发是民族交融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言:“东晋南朝对历史是有贡献的,不能因为政治上是偏安,轻视它们的贡献。”[7]这体现出唯物史觀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教师从本课教学主题出发,设计梯度问题,即和秦汉时期相比,南方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学生联系“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和两则材料讨论,理解人口迁移与民族交融背后的因果关系。

材料二: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教科书第28页

江南开发情况

農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纺织:更为发达,养蚕技术也有新的进步

矿冶:有长足发展,江南著名的有梅根、冶塘二冶

陶瓷:瓷器制造达到很高水平,特别是在青瓷的制造上

造纸: 技术明显进步,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造船: 南齐祖冲之发明了千里船

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①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②统治者采取了较为合理的发展政策;

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战乱较少;

④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五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教师请学生思考改革的时代价值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改革措施,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必然结果,感悟时代价值。

材料四: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五: 拓跋兴而南北之形定矣。南北之形既定,卒之南为北所并。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教科书第31页

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材料辨别因果关系,进行分类、对比、总结、做出概括,最终从基础知识的掌握过渡到更深层的概念性理解。这既呼应了“学生本位”的课程改革趋势,也是解决核心问题、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三、分层任务评估,检验学习成效

“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基本事实,掌握必要的技能方法,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理解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一般性规律,即概念性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地理解其他类似事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设计评估任务,对学生的概念及其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定。参照埃里克森的操作方案,本课的评估任务如下:

是什么:从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其历史价值。

为什么:理解民族交融能够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

怎么办:结合习近平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本课所学,谈谈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有何启示?试着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证得力,条理清晰,有独到见解)。

材料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本课最后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学生通过时间长度、范围广度、内容深度、影响程度等多个角度剖析本课的核心概念,将民族交融问题放置到一个总体历史坐标上加以考量,形成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迁移能力。从而在面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问题时,学生具有同样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联系实际,正确看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现象,认识到民族团结与交融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进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概言之,在“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学生能够在问题引导下主动查阅、整理相关材料,不断加工自己的想法,以更加批判性的、更为宽泛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深思熟虑地达到有论据支持的概念性理解或概括,最终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

【注释】

[1][5][6]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0、13、51页。

[2](美)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著,鲁效孔译:《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页。

[3]李惠军:《灵魂的追问(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史教学》2015年第5期,第3页。

[4]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74页。

[7]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67—568页。

猜你喜欢

交融概念民族
真美
MINORITY REPORT
古代的时间概念
传承 民族 文化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交融的独特优雅
民族万花筒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