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态思维谈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策略
2021-07-29刘炼
刘炼
对重大历史人物的评说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以对秦始皇的评说为例,引入“时态思维”来探讨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策略问题。赵恒烈先生认为,时态思维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历史,对同一事件或人物,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态:第一时态是同时代人的看法,可称为共时态思维;第二时态是后来人的看法,可称之谓昔时态思维;第三时态是现代人的看法,可称之谓即时态思维。”[1]根据时态思维进行历史人物评说,对不同时态思维下的已有评说进行再评说的过程,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解释素养。
一、预热:阅读经典文献,编制历史人物年表
历史文献阅读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定一些经典历史文献篇目,设计好任务清单或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选读和精读。通过历史文献阅读,学生可以深入历史情境,拓展学习视野,锻炼史料阅读能力和提取主旨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如在评价秦始皇时我为学生制定了以下任务清单:
任务①: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搜集和梳理有关秦始皇的历史资料,制作成一张年表,凸显秦始皇的主要事迹。(如下表)
任务②:尝试对自己制作的年表进行分期和解说。
通过以上活动,一方面,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可以对秦始皇的事迹有一个宏观了解;另一方面,整理资料,按照时序编制历史年表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梳理历史人物主要事迹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相关史事进行选择、归类、分期,为下一步训练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做好铺垫。
二、探究:导入时态思维,渐次展开历史解释
(一)共时态思维:从秦人的视角看秦始皇
1.遴选与呈现史料: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琅琊刻石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会稽刻石
2.问题驱动与史料研读:
设问①:以上材料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何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为上述评论找到相应的历史依据。
设问②:为何会出现上述这类评论现象?试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说明缘由。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秦人充分肯定秦始皇的功绩,尤其是大一统的历史功绩,为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进一步,去思考当时人为什么会有此类评论?这一过程要使学生明确,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生活的时代,理解当时人对秦始皇的评论亦是如此。首先,要知道早在先秦时期,“王有天下”“定于一”等“大一统”的理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春秋战国的漫长纷争,并且在完成统一大业以后又相继实行了多项措施以巩固一统局面,正契合了这种理念,其划时代的功绩确实值得当时人称颂;其次,当时追随秦始皇左右的大多是统一大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肯定秦始皇也是肯定他们自己的政治作为;加之主观上有继续获得秦始皇宠信的意愿,故而对其歌功颂德;再次,以上评价都是秦始皇在位时近臣对其评价,对统一以来的现实利益应有切身感受,而对秦帝国统治策略中的一些消极面尚未、也不可能完全看清,故而对秦始皇的评价多持肯定态度。“共时态思维,离主体的时空很近,往往受到事件的实际牵绊,其看法会熔铸进情感的成分。若是主体就是事件的主持人或参与者,与事件的利害关系紧相捆绑,则对事件的解释会掺入更多的主观色彩。”[3]因此,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站在当事人的处境中去理解当时的历史现象。
(二)昔时态思维:从汉人的视角看秦始皇
1.遴选与呈现史料: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新书·过秦中》
任不肖而信谗贼;宫室过度,耆欲亡极,民力罢尽,赋敛不节;矜奋自贤,群臣恐谀,骄溢纵恣,不顾患祸;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法令烦憯,刑罚暴酷,轻绝人命,身自射杀;天下寒心,莫安其处。
──班固《汉书·晁错传》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班固《汉书·刑法志》
2.问题驱动与史料研读:
设问③:以上材料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何态度?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缘由。
虽然汉代士人也偶有肯定秦始皇的言论,如主父偃肯定秦始皇“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的功绩,司马迁也有“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之论;但从整体上看,两汉时期对秦始皇的评价以批判和责难为主。这些评论使秦始皇逐渐地被符号化甚至污名化,让秦始皇更多地给后人留下一个暴君的形象。那汉代为何会大量出现对秦始皇否定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秦朝确实存在一些暴政的事实,秦始皇晚年的统治确实有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如大兴土木、焚书、徭役繁重等等;其二,秦亡汉兴,一方面新的统治集团要为改朝换代找到合法性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总结亡秦的历史教训以供汉代统治者鉴戒;其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批判暴君和暴政的历史传统,仰慕尧舜之道而贬斥桀纣之暴的评价尺度,使得后世对君王的个人评价向着正、反两面极端化发展;其四,汉代儒士以他们特定的儒家文化價值体系解读秦始皇和秦朝,势必会出现将秦始皇暴君化的倾向。[4]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意识到“每个时代都以当时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历史,把当时的意向覆盖在历史事件的躯体上”[5]。因此,只有对历史“了解之同情”才能理解每一时代的变迁,才能较为妥当地进行历史解释。
(三)即时态思维:从今人的视角看秦始皇
1.遴选与呈现史料:
通过对考古资料的解读和研究后发现:阿房宫只是修建了前殿基础,其并没有建成;秦始皇陵的修建时间没有数十年;文献中记载的秦陵封土高度只是设计者当初的规划;秦律并非人们想象得如此严苛;秦始皇本人性格中也有柔软细腻的部分,并心系帝国大业。上述的这些发现和多数文献记载的秦始皇实施严刑峻法、大兴役作、骄奢靡丽等内容并非完全相符,因此文献中的一些记载对秦始皇的描述和评价存在一定“妖魔化”的现象。
——同杨阳,段清波《秦始皇被“妖魔化”的考古学分析》
从秦始皇帝陵物质遗存来看,秦始皇固然有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一面,但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温度的帝王。然而文献资料中却弥漫着暴戾、冷血、专横、贪婪的暴君形象,这太过片面。
——冯锴,刘璐《被污名化的秦始皇与汉文化的形成》
2.问题驱动与史料研读:
设问④:结合所学,谈谈上述材料为我们评价秦始皇提供了哪些启示?你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在这些错综迷离的历史评论中,现代人又当如何去评论呢?这就涉及评论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上述材料一方面体现一个重要的历史解释原则即论从史出,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二重证据法”的魅力,即将传世文献与考古发掘材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结论;另一方面也试图让学生明白,进行史料考证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前提;只有先搞清楚历史事实,完整地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合理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历史解释素养的更高境界应是学生们具备质疑和实证的精神,拿历史人物评论来说,使学生不完全迷信于某一历史文献中的描述,或是局限于记住某一种史论,而是养成于客观中求实证的谨慎态度,学会理性地看待不同时代的历史评论,甚至有理有据地作出自己的评论。
三、巩固:回归唯物史观,习作历史人物评论
在经历以上所述课前预热和课堂讨论环节之后,学生已掌握历史人物有关基本史实,也见识和分析了足够多的历史评论;最后环节就是让学生按照唯物史观的原则,形成自己的历史人物评说成果,这一步可以通过历史小论文习作达成。
1.明确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的标准。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强调该评价所引导的行为是合乎人类发展性和社会进步性的。
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既要把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放在当时当地予以检验,又要结合其实践活动对后世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价。
——林璧属《历史人物评价两难题》
2.提供任务清单,学生于课后完成历史评论写作。
任务③:按照以上评论原则,尝试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的历史评论(建议五百字以内)。
3.待学生完成评论后,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展示,老师作总结。
就秦始皇个人而言,无可争议的是秦始皇具有出色的政治素养和精明才干。然而在君主政治的生态下,他也注定是一个矛盾体,其政治人格颇为复杂,诚如李贽所言:“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但是,不管历史上有多少有关秦始皇的负面评论,秦始皇都不能被简单地认定为一个暴君,他也是一个勤政有为,理想高远的皇帝。就秦始皇历史功过而言,应当充分肯定他顺应当时历史变革潮流,在大一统国家建设方面的诸多重大贡献;然而,也应当看到秦朝建立后,所推行的统治(尤其是其晚年的统治)过于急进,进而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所能负荷,故未能持久。恰如钱穆先生所言:“大体言之,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6]我们今天评说秦始皇乃至秦的兴亡,需要抓住其中蕴藏的历史智慧,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注释】
[1][3][5] 赵恒烈:《历史思维的三时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第1、3、4页。
[2]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4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页。
[4]參阅张分田:《秦始皇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8—669页。
[6]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