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核心素养,优化语文教学

2021-07-29汪月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课文

汪月群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也要随之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方面,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征与学生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优化教学手段,改变以往单一沉闷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41

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未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以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重视自主学习,落实核心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知识,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良好的预习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将被动吸收知识转为自主探索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帮助学生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善于运用各种学习工具查询生字词,通读课文并标示疑难点,欣赏好词好句并重点摘抄,推测目标,揣摩习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其次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尊重每个学生,只有师生相互尊重和爱护,学生才会发自内心“亲其师,信其道”,形成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与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与班风。

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此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散文,叙述史铁生对母亲的悔意,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以及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全文采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来叙事,但每个字、每句话都饱含深情。在阅读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标出自己不懂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前要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介绍作者当时的身体情况。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会文章的主旨,感受母爱的伟大、细腻和深沉。自主合作学习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平等互动和学习的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与其他学生协商解决,有效发挥自身潜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协调发展。

二、重视以读促写,落实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将教学的重心倾向于阅读理解方面,导致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话可写。事实上,写作和阅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环节,如果说写作是语言输出,那么阅读则是语言输入,没有输入就无法实现输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在阅读驱动下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预期课程目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写是一种展示语言知识积累和表达内心想法的途径,更是验证阅读效果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写也是主观运用和自主消化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非提笔写出文字即可,还要明确为何写、写什么以及如何写等。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写作题目,之后让学生根据题目拟定写作提纲,梳理写作思路,再按照思路收集写作材料,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学习写作方式,充实写作内容。整个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文字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以《壶口瀑布》的教学为例,作为一篇抒情性游记散文,作者利用生动的语言对壶口瀑布的气势进行了描写,赋予黄河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意志品质。写景时比较细腻,借助比喻、拟人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紧抓事物特征,对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进行描写,在写景中抒情言志。同时,利用壶口瀑布透视黄河的雄壮,借助黄河的特点展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阅读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语句,進行品味和模仿,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围绕整篇阅读设计写作任务,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其读写能力。读写并非随意开展,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选取适当的契机,由此才能切实发挥读写优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针对阅读文本标题的切入,标题是整个文本核心,高度浓缩整篇课文,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也发挥着预示作用。教师可基于阅读标题帮助学生明确语篇结构和文本特征,为写作谋篇布局做好铺垫。

三、重视语言积累,落实核心素养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学科也需要不断积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思考习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如果课堂教学依旧墨守成规,采取单一沉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更会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时期教育改革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

首先,在课文中积累。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均为名家名篇,包括各种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话题与文章,对于学生而言是最佳的学习资源。事实上,语言积累多集中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因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拓展,促使学生深度挖掘和精细研究课文部分优美词汇和语句,长此以往就能形成丰富的语言知识体系。例如,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论语》《孟子》《庄子》等的节选,均有着深刻寓意且语言十分精练,可以说是经典的语言素材。如《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教师不能单纯告知学生语句含义后,再让其背诵,而是要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尝试挖掘语句背后的故事,学生积累语句的同时也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整理并拓宽其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效率。

其次,在课外阅读中积累。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仔细揣摩篇、段、句、词、字,再按照从局部过渡到整体的顺序阅读文本。传统教学常见的形式为教师在阅读中给学生灌输自身的主观思想,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要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确哪些词句为理解和记忆的重点,以及这些词句的内涵,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有效理解文本,增强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语言。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课后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效果欠佳,甚至还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见到语文素材,教师可基于此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带领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或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由此一来才能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学科。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完一篇和景色有关的课文时,可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前往实地考察,这种实地感悟能让学生取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艳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课堂教学改进策略》,《文理导航》2020年第4期。

[2] 杨正强《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的行为转变》,《天津教育》2020年第17期。

[3] 马得图《初中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科学咨询》2020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