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平类助读资料的教学价值
2021-07-29李英杰
李英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类教学往往会遇到与主题相关的理解性难点,囿于教材编写时选材的局限,很多文章是脱离语境的单章呈现。由于文本提供的言语环境不足以解决难点,这时候适当引入生平类助读资料,有助于对文章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本文从教学实际案例出发,在核心素养指引下探究生平类助读资料的教学价值及其介入途径。
一、课堂助读资料的范畴界定
所谓助读资料,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重难点突破的文本资料、链接材料等。可以是另一篇或几篇连续性文本,也可以是非连续类文本,包括图表、图标等资料,还可以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学常识类资料。
二、助读资料介入教学的意义
(一)浅化文本,深入理解
在解读一些古诗文时,囿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往往会对某些典故、所涉历史背景或诗文创作背景等产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疏离感。比如《竹里馆》,诗人王维以独坐、幽篁、深林、明月等意象,配合弹琴、长啸,营造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深刻禅意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身处盛唐,其他诗人如李白、孟浩然一样热衷于官场,欲求一官而不得,为什么王维却甘愿离开官场,追求这种安静纯朴的生活呢?
这时,介绍作者的时机到了,我们就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请学生来谈,甚至可以请学生大胆猜想。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学生往往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少年得意的王维也曾写出“孰知不向邊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迈情怀,他也渴望建功立业,崭露头角,但几经仕宦沉浮,便消沉下来。40岁的王维,修建了著名的辋川别业,半官半隐,吃斋念佛,这无意之中与其名字“维”“摩诘”更相吻合。这样的生活追求折射在艺术上就是追求空灵宁静的境界,饱含禅意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这一艺术追求的体现。同样还可以延引《山居秋暝》《终南别业》《鹿柴》《积雨辋川庄作》等诗歌佐证作者的这一心灵追求,也可以援引王维早年的《少年行》等诗与之对比。
这样的生平类资料介绍,构建起了诗人的生平背景与作品之间的沟通之桥,以作者生活背景介绍浅化了文本话语,同时深化了主题理解,而且实现了向课外延伸的目的,有效整合了学生已知知识,使学生从一首诗勾连理解了一个立体的王维。
(二)文本背景两相映衬,深化主题丰富认知
如前,任何文章其实都是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获得的个性化体验的外现。鲁迅先生所说“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正是阅读文本、实现正解的最可能途径。如同鲁迅自己的散文、小说往往以绍兴、北京为背景,人物故事中多有“迅哥儿”的影子一样,很多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的内容和主题中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这在文艺理论中被称为“童年经验”。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认为:“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童年经验的这种性质对作家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的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因此,如果将作者的成长背景和阅读文本联读,两相映衬之下,既可以贴近生活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矛盾等,也更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同时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个写作道理,任何写作,都可以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将自己陌生化以实现写作的目的。
比如《故乡》一文,其中涉及“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那段对于童年闰土的描写极为经典,而描绘的曾经的“豆腐西施”而今的“圆规”也是曲尽人物之妙。但要理解这两个人物,我们就要借助《朝花夕拾》这本书以及对鲁迅“童年经验”的把握,在恰当的时候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琐记》《父亲的病》引入鲁迅的童年生活介绍。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阅读课堂难点的突破,又将学生带入恰当的背景中学习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以此明了小说中的“回乡”和现实的“回乡”的联系、小说中人物和现实中人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懂得写作与生活、与社会的关联,一举多得,充分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性。
三、引入助读资料的方式
(一)巧用对联谜语,激趣设疑介绍
目前大家对生平类助读资料的处理,往往只介绍教材课文下方注释中的相关内容。从内容上看干瘪断裂,枯燥乏味;从形式上看,朗读记诵生硬无趣。为了能够实现课堂的连续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助读资料的展示,哪怕是课下注释有的,也不妨多一点设计,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对联填空或谜语等。
比如教授安徒生的《丑小鸭》,我们可以设计从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入手回顾其代表作。为了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全面性,一副嵌名对联导入:“安能忘,卖火柴的小女孩街角冷遇凄凉夜,丑小鸭未及春天已折翼;徒生笑,穿新装的蠢皇帝大道裸行荒唐日,海女儿未嫁王子实有幸!”
其中画线部分让学生回顾已知知识进行填空。这样的引入,一则实现了旧知识的回顾,一一落实代表作;二则实现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回顾思索中实现课堂目标,积极踊跃参加;三则借这样的对联告诉学生,我们所学过的很多知识都是可以在自己的创作中赋予它新的内涵。比如“丑小鸭未及春天已折翼”其实就是借“丑小鸭”的故事喻“卖火柴的小女孩”,而下联中的“王子”,不妨看作“皇帝”的前一个身份。这样的运用打破已有定式,充分实现了语言创新。
(二)提供传记形式让学生补充
比如我们讲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可以在讲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后引入此诗的创作背景,并由此引出李白人生的几次“壮游”。此时,可借用作家孟斜阳著作《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诗传》的目录为孩子们梳理脉络,让孩子们了解从蜀中游到天下游的李白。比如蜀中时期,可以借用“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领起;而出川入楚就可以借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等诗句串联。这样,以代表诗作为线,梳理其中的文学常识写成《太白传》。
总之,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在接近尾声的时候介入生平类助读资料介绍,无论采用的形式怎样,都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所有的设计无一不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卖弄;所有的设计都是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介绍文中涉及的一些背景性内容,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题,积累更多的文化常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介绍。
[本文为2020年重庆市“十三·五”一般规划课题“新时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的中期成果(立项编号:2020-07-492)]
作者简介:重庆南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