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提线木偶造型创新设计分析

2021-07-29李雪王沁雪

西部皮革 2021年12期
关键词:提线木偶捷克木偶

李雪,王沁雪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3)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泉州提线木偶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传统的表演艺术逐步消退[1]。当代泉州提线木偶正逐步脱离传统艺术形式,渐渐趋于娱乐性、技巧性和追求美感。市场需求的转变,推动木偶艺术创新,如果创新仅仅是为了迎合需求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那么这种创新很可能是艺术的弱化。如何保护和传承这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泉州提线木偶与布拉格提线木偶的造型艺术特色,从中获取有益于泉州提线木偶艺术发展的造型表现形式要素,从造型设计角度为这项非遗传承发展提出可行之策。

1 绪论

1.1 泉州提线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福建闽南方言称“嘉礼”,兴于秦汉,盛于唐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2]。后世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列为全国木偶戏之首。木偶的前身是俑,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创新演变,呈现出现今的艺术形象。它融合了中国佛韵,遵循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规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兼具语言艺术、舞台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是宗教、历史、地域等多元文明的缩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1.2 捷克提线木偶

捷克共和国以木偶制作和表演闻名,其首都布拉格被称为世界木偶艺术之都。捷克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木偶戏最初被用来辅助传教布道,后来随着喜剧的产生与发展,木偶摆脱了传教士的束缚,转而朝着娱乐性方向发展,也因此从教堂中被驱逐出去。其受众也从儿童逐渐向成人扩展,走向大众的木偶戏演变得愈发精良,逐渐成为一种高效优质的教育和娱乐形式。近年来,捷克的专业木偶剧场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是回归传统,继续演出一些经典木偶剧;二是采用更多新的木偶剧形式,例如运用浓厚日本风格的木偶,或使用极具中国特色的皮影戏舞台布景,同时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如录像、投影等[3]。

1.3 对比研究可行性分析

泉州提线木偶在我国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地位。它有着合适的受众,独具传承特色,不同于晋江掌上木偶“唱傀儡戏、做梨园科”和漳州掌上木偶吸收北方戏剧唱腔和武打元素,泉州提线木偶一直坚守传统唱腔、配乐。造型各异的布拉格提线木偶与捷克民族复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布拉格提线木偶在捷克共和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捷克提线木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与追捧。两者均历史悠久,分别是东西方木偶艺术的杰出代表,且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对比分析泉州提线木偶与捷克提线木偶的造型艺术及审美特性特征,有助于我们辨析东西方文化差异,认清本民族文化特色并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

2 造型艺术对比分析

2.1 选材及工艺

泉州提线木偶的制作一般分为木偶头、服装、肢体、盔帽、靴脚和操纵装置六个部分。木偶头选用优质香樟木制作,内部通常挖空以便于安装机关。例如在耳侧设有孔洞,用签条穿过眼睛和头盖,使眼睛能够活动。制作时先将头部分为头盖、面部、眼睛和下巴等几部分分别进行雕刻,然后再进行组装。腿过去是用麻绳编制而成,现在已经改进分成大腿和小腿,用铁丝和木头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木偶的灵活性和美感。给雕刻好的木偶添加色彩的工序叫粉彩,为使上色均匀牢固,需分三次进行粉彩上色。盔帽制作大致与戏曲相同,分为硬盔与软帽两种,一般采用纸壳、缎料、绒布等材料,经裁剪、刺绣、缝制而成。操纵装置有勾牌和吊线,勾牌采用木料制作,吊线使用麻线或丝线制成。

捷克提线木偶的制作会根据剧目的不同,做出形状大小不一的木偶,不同剧目的木偶形象风格大相径庭。木偶的头和四肢大都用优质椴木制作。同时,为使表演艺人轻松操纵木偶,通常将木偶背面进行镂空处理,以此来减轻木偶的重量。其制作工艺极为精细考究,手工艺人持刻刀,熟练地刮削木坯,成型后再用彩笔描画着色。

2.2 形象造型形式

泉州提线木偶的人物形象较为丰满,角色个性鲜明,木偶头部的塑造极具特色,在雕刻制作时着重突出脸部骨骼造型与肌肉线条的变化。其雕刻制作工艺与要求颇为严谨,讲究五形三骨,虚实并重[4]。五形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变化决定着木偶的脸形神情、喜怒哀乐、忠奸美丑。人物造型形象大都沿袭了佛像中龙眉凤眼,高发贴鬓,两颊丰腴,脸容精致的造型特征。偶头的雕刻和粉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丰肥浓丽的审美取向。在造型形象制作与刻画时,对剧目角色进行夸张和变形处理,而后手工艺人运用精湛的雕刻技法呈现出表情丰富、形象俊美的舞台角色。五官形象的刻画手法细腻简约,面部妆容精致细腻,简练生动地表现江南水乡男女的柔情。依据剧情要求,木偶形象应着重强调人物性格的表现,因此脸部的标识性特征明显。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

捷克木偶则无脸谱规范可循,其造型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每个剧目都要重新设计人物造型,不同剧目的木偶人物在造型和风格上截然不同。捷克木偶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大多取材于童话故事和著名小说剧本,角色繁多。与泉州提线木偶夸张抽象的人物形象相比,捷克木偶的人物造型设计更注重写实,强调故事原版剧情中人物形象的真实呈现,最大限度地还原故事情景,给受众更直接纯粹的观感。在偶头设计上着意表现剧本角色性格的真实性,更偏向于以具象的造型来表达故事。

2.3 色彩搭配

泉州提线木偶戏和传统戏剧相似,依照剧情和角色设定,对木偶进行粉彩上色。着色均匀、细腻是粉彩上色的显著特点,所使用的颜色也具有一定的规则和象征意义,着色后的木偶人物,特征清晰充满灵气[5]。泉州提线木偶人物的气质与性情通过色彩和造型得以形象传达。尤以单色平涂为主的涂法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木偶头像上色中最为常用,白色、红色、黑色为其主色调,颜色相互搭配,呈现不同的人物个性。民间传统配色方法在木偶服饰制作上也有显著体现,以金色和红色为百搭色,搭配红、蓝、白为主的各色,也采用其他互补色,红与绿、蓝与橙的对比,黑与白、黑与金间的搭配,整体效果呈现出多种高饱和色的明显对比,鲜明悦目,用色大胆,颇具民族特色[6]。木偶的服饰色彩反映出中国传统的色彩搭配美学原则和社会阶层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对色彩的运用与搭配体现出木偶制作艺术家对民族文化以及对民众审美的精准认知。

捷克木偶的配色偏重写实风格,木偶制作艺人将人对自然界色彩的直接感受精准把握,并基于科学理性的视知觉规律基础上,对色彩进行创造性表现,同时进行客观归纳,突出在光影下的立体关系中木偶角色空间感的体现,强调形象角色及故事情节的精确描述与传达。在捷克木偶角色设计中,创作人员利用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心理暗示、色彩的情感进行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木偶形象。有别于泉州提线木偶色彩搭配中,利用传统民族文化中色彩的不同含义,向民众传达信息的表现形式,泉州提线木偶的色彩运用是建立在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通用性认知基础上的,而捷克提线木偶的色彩运用更注重挖掘人类对事物的客观感知规律。

2.4 对比总结

对以上对比分析内容做了如下整理,见表1。

表1 泉州与捷克提线木偶造型对比Tab1.Comparison of marionettes between Quanzhou and Czech Republic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泉州提线木偶的造型精湛之处正是匠人对国人审美意识的巧妙认知和对精湛技法的把握,人物形象的传神塑造得益于细腻精致的制作工艺。捷克提线木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两者风格更是大相径庭,但在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传神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带给观者良好的视觉体验。

3 结语

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表达是传统艺术的共性,将以信仰和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是泉州提线木偶流传千年的原因,造型艺术的发展要突破对旧有形象和风格的仿制壁垒,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汲取外来同类艺术造型中的有益要素,创造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新形象,探索“形”与“意”的新表达,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厚度。

猜你喜欢

提线木偶捷克木偶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发展思考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式探微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及改善路径研究
我的捷克朋友
一天早晨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