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视频宣教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7-29李娟许丹李雯
李 娟 许 丹 李 雯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消化道疾病的一项微创技术,利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逐层剥离胃肠道病灶与正常黏膜下层完整切除病灶[1]。ESD 属于新技术,患者容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低下,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2-4]。健康教育能够化解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5]。视频教育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以多媒体视频为载体,持续给予受众对象系统的知识教育,可增强教育效果[6]。多元化健康教育通过优化整合不同教育方式,能满足不同受众对象健康教育的细分需求[7]。本研究主要分析多元化视频宣教对ESD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南京鼓楼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ESD 患者91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8],且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②有明确手术指征且自愿行ESD。排除标准:①不能正常沟通;②合并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该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或家属均以书面形式签署知情同意书。按住院时间分为试验组(2019 年8 月—2020 年2 月)47 例、对照组(2019 年1 月—2019 年7 月)4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教育方法
两组均给予ESD 患者相同的教育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ESD(手术方法、目的、术中配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心理干预(负性情绪疏导)、自我管理(饮食、休息、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等。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口头教育(入院当天、术前、术后、出院时)、发放纸质资料、随访管理(门诊或电话随访)等。试验组联合应用多元化视频教育,具体如下:
(1)组织拍摄教育视频:组织标准化病人(专科护士担任)拍摄ESD 健康教育视频,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ESD、心理调护、饮食管理、运动管理、作息管理、并发症预防等。视频时长15 min,结合背景音乐、情景演示、语音提示、卡通展示等形式展现视频内容。
(2)视频教育:①多媒体讲座:入院当天,出院前1 d,共2 次,60 min/次。第1 次侧重疾病相关知识与ESD,第2 次术后恢复管理。及时耐心回复患者关心及咨询的问题。②微信群教育:创建护患交流微信群,邀请患者及家属入群,将ESD 相关知识文字内容、健康教育视频定期发送到群中,提醒患者及家属观看。引导和鼓励患者就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鼓励患者相互交流与疾病康复相关的问题,专科护士负责整理和归纳问题,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群中统一进行解答,对个别患者存在的问题通过床头解答(住院期间专科护士利用巡视病房机会通过微信播放视频,现场予以解说演示)或私聊进行一对一指导。每周至少集中解答1 次,私聊根据需求进行。提醒出院患者保留微信群,医护人员通过微信群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如提醒复查、了解病情及解答咨询等。③同伴教育视频:选择2 名不同文化和居住背景的同病种患者作为同伴视频教育者,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好、开朗乐观、能长期坚持健康行为,征求本人同意后,为其录制真人视频,通过视频分享其配合手术及术后坚持健康行为的心得体会。
1.3 观察指标
①疾病不确定感:教育前,随访6个月,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9]进行测评,包括4个维度32个条目,每条目评分1~5 分,分值越高反映不确定感越强烈。量表Cronbach’s α=0.815。②自我护理能力:教育前,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10]测评,包括4个维度43个条目,每条目评分0~4 分,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0.824。③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采用自制《ESD 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4个维度20个条目,每条目评分1~5 分,满分100 分,分为满意(>90 分)、基本满意(80~90 分)、不满意(<80 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量表Cronbach’s α=0.81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MUIS 评分比较
教育前,两组MU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两组MUIS 评分均明显低于教育前(P <0.05);试验组不明确性评分、不一致性评分、复杂性评分及MUIS 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MUI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MUI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教育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比较,#P <0.01。MUI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2.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ESCA 评分比较
教育前,两组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两组ESCA 评分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 <0.05),试验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ESCA 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ESCA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ESCA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教育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随访6个月比较,#P <0.01。ESC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2.4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ESD 具有创伤小、切除率高、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早期消化道疾病的治疗[11-13]。ESD 属于完全陌生的新技术,患者必然会担忧手术效果。同时消化道疾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大多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14]。强烈的疾病不确定感也会影响配合治疗行为,甚至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15]。
常规健康教育多采用口头或纸质资料宣教,短时间内需要患者接受大量专业知识,且口头教育不利于患者反复学习,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视频教育的媒介为多媒体视频,根据健康教育内容制作多媒体视频可保证健康内容的同质性。通过对健康教育主题的提炼、路径化的演示,可将专业医学知识口语化、教育内容主题化,能系统性、准确性传递医学知识[16-17]。辅以情景演示、动漫展示等丰富表现手段,能激发受众阅读兴趣[18]。姚群等[19]认为,视频宣教能够化解ESD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姚赟[20]报道,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能够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疾病不明确性、不一致性、复杂性及MUIS 总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多元化视频教育有助于降低ESD 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视频中情景演示、动漫展示等具有直观可模仿的特性,能给予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正确路径指引[21]。微信群护患互动能发挥解疑答惑的效果,及时准确将教育内容传递给群内其他患者,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22-23]。同伴教育视频能够向其他患者传递可模仿的榜样行为,激发其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健康行为的动力。微信强大的负荷功能、广域性传播等特点,可于持续健康教育过程中矫正患者的行为习惯[24-25]。本研究中,试验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ESCA 总分高于对照组,与杭秦秦等[26]报道基本相似,这也是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多元化视频宣教更容易被ESD 患者所认同与接受,对于缓解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