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07-29熊纭辉徐峥嵘赵印平

广州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熊纭辉 徐峥嵘 赵印平

1 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深圳 518103) 2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103) 3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桂林 5410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疾病。有研究显示,血栓形成、炎症反应与ACS的发生、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1]。其中中性粒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期间发挥着核心作用,淋巴细胞减少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存在关系[2]。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近几年临床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新型标志物。NLR代表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机体中平衡,可以将其作为判断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3]。近几年,研究发现NLR与冠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次研究对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期望可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不稳定心绞痛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9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且没有明显狭窄的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90例患者均符合ACS相关纳入标准;②对照组患者基本一切正常;③均知情研究。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②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③存在严重的脑血管、外周血管疾病;④存在恶性肿瘤疾病;⑤存在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⑥心功能严重不全。不稳定心绞痛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38~80岁,平均(71.3±6.8)岁。急性心肌梗死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38~78岁,平均(71.0±6.2)岁。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38~79岁,平均(71.2±6.5)岁。三组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同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分值在0~30分;中度:分值在31~60分;重度:>60分。其中轻度狭窄组23例、中度狭窄组30例、重度狭窄组37例。

1.2 方法

1.2.1 基本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信息详细记录,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以往疾病史、合并症。

1.2.2 标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后使用血液分析仪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进行采集,对比值进行计算,所有操作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

1.2.3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由专业人士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人群NLR、Gensini评分。②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NLR、Gensini评分。③分析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三组人群NLR、Gensini评分对比

急性心肌梗死组NLR值大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Gensini评分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人群NLR、Gensini评分对比

2.2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NLR、Gensini评分

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组NLR值大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Gensini评分高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NLR、Gensini评分

2.3 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236,P<0.05;r=0.214,P<0.05),见表3。

表3 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ACS是冠心病严重表现,是导致患者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发现,易损斑块破裂合并血栓形成是导致ACS发生的病理基础[4]。炎症反应在易损斑块形成、破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这个过程涉及到多种炎症因子。有研究显示,淋巴细胞减少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冠心病中,随着淋巴细胞的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5]。中性粒细胞可以对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直接的反映,在炎症反应发生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炎症的标志物[6]。被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可以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发生损伤。在已经形成的斑块中,中性粒细胞会聚集在新生斑块或者是破损斑块的周围,进而可以促进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同时可以对单核细胞进行激活将其转化为巨噬细胞,进一步形成的新生斑块会加快就斑块脱落形成血栓[7]。有研究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是导致心脏衰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8]。中性粒细胞在患者心肌受损后最早出现,且在吞噬碎片后离开心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9]。有研究显示,NLR升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CS患者发病的风险显著升高[10]。

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NLR值大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Gensini评分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NLR值更大,且病变狭窄程度更大。因此,临床要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明确后采集准确的措施进行治疗,以便降低患者NLR值,改善动脉狭窄程度,提高患者预后[11]。

近几年,关于中性粒细胞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逐渐火热,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是导致ACS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说明ACS患者的预后较差[12]。中性粒细胞可以侵入到动脉粥样斑块中,进而可以释放蛋白水解酶、花生四烯酸、超氧自由基来促使斑块破裂,另外,很多炎症因子的释放情况与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呈正比[13]。有研究显示,淋巴细胞有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抗炎功效,淋巴细胞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处的淋巴细胞死亡有密切的关系,且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越严重,患者的淋巴细胞死亡数量越多[14]。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外周血中存在淋巴细胞减少现象[15]。而NLR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可以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之间的水平平衡,NLR值越高说明炎性反应越重。研究结果显示,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组NLR值大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Gensini评分高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这就说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患者的病变程度越严重,其NLR值越高。同时,研究结果显示,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236,P<0.05;r=0.214,P<0.05),这就说明,NLR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关系。

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明显的关系,且可以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

猜你喜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