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单剂筛选试验
2021-07-29白雪峰
白雪峰
(滕州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滕州277599)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不仅造成产量损失,还会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毒素,降低小麦品质,危害人畜健康[1-2]。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暖和秸秆还田等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已北扩至黄淮麦区[3]。滕州市(35°06′N、117°09′E)处于黄淮地区的中心,是冬小麦主产区,近年小麦赤霉病在本地发生频率、危害程度明显增加,已成为本地常发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当前高抗、丰产、优质小麦品种缺乏,化学防治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措施[3]。目前,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406种,单剂217种(截至2021年3月),主要有多菌灵、福美双、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醚菌酯,其中福美双为中等毒性,其他均为低毒。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使种粮大户增多,他们不同于普通农户重虫轻病,更关注小麦病害的防治,特别是通过赤霉病的防治,来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面对繁杂的赤霉病防治药剂,如何选择成为难题。笔者从单剂角度出发,对比当前防治赤霉病的常用低毒单剂,开展不同单剂对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为合理选用药剂、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50%多菌灵WP,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430 g/L戊唑醇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25%咪鲜胺EC,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5%氰烯菌酯S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50%醚菌酯WG,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供试小麦品种:良星66。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位于滕州市级索镇龙庄村。试验地为平原,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上。2019年10月8日播种,亩播量10 kg。试验区内栽培管理条件完全均匀一致,并和当地农业栽培措施一致。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50%多菌灵WP 100 g/亩、430 g/L戊唑醇SC 18 mL/亩、25%咪鲜胺EC 15 mL/亩、25%氰烯菌酯SC 120 mL/亩、50%醚菌酯WG 10 g/亩、清水对照(CK)。试验为大区试验,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面积334 m2。
试验于5月3日小麦扬花初期进行第1次施药,施药后遇连续阴雨天气,于5月10日再施药1次,共2次。5月3日,第1次施药时天气晴,日照时数10.3 h,平均气温24.5℃,最高气温31.2℃,最低气温19.5℃,空气相对湿度61%;5月10日,第2次施药时天气多云,日照时数4.3 h,平均气温21.7℃,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13.5℃,空气相对湿度67%。试验采用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型号:3WZ-7,山东华盛)喷雾,亩用水量30 L。
1.3 调查方法
1.3.1 防效调查 调查于第2次药后7 d和14 d进行,共调查2次。每个大区内随机取样10点,每点调查100穗,按照枯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各级病穗数和总穗数,计算病指和防效。防效数据经DPS数据处理系统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小麦赤霉病病穗分级标准及防效计算参照农业行业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NY/T 1464.15-2007)进行。病穗分级标准:0级,全穗无病;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3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5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7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
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7)]×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3.2 产量调查 收获期进行产量调查。每大区随机取样5点,每点取1 m2,调查亩穗数、穗粒数;小麦收获时,每大区随机选5点取样,每点实收1 m2,晒干后实打,调查千粒重,并折算亩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单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防效调查表明(表1),药后7 d,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50%醚菌酯WG 10 g/亩、430 g/L戊唑醇SC 18 mL/亩处理对赤霉病防效分别为84.58%、82.27%和79.89%,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处理防效显著高于50%多菌灵WP 100 g/亩和25%咪鲜胺EC 15 mL/亩处理,差异显著;50%醚菌酯WG 10 g/亩处理防效高于50%多菌灵WP 100 g/亩和25%咪鲜胺EC 15 mL/亩处理,其中与50%多菌灵WP 100 g/亩处理差异不显著,与25%咪鲜胺EC 15 mL/亩处理差异显著;430 g/L戊唑醇SC 18 mL/亩、50%多菌灵WP 100 g/亩、25%咪鲜胺EC 15 mL/亩3个处理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单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药后14 d,各处理防效均有下降。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50%醚菌酯WG 10 g/亩、430 g/L戊唑醇SC 18 mL/亩处理防效分别为83.80%、80.81%和76.91%,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50%多菌灵WP 100 g/亩和25%咪鲜胺EC 15 mL/亩处理防效较低,在65%左右,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50%醚菌酯WG 10 g/亩和430 g/L戊唑醇SC 18 mL/亩处理防效均高于50%多菌灵WP 100 g/亩和25%咪鲜胺EC 15 mL/亩处理,且差异显著。
2.2 产量测定结果
测产结果表明(表2),试验各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在5.00%~12.00%之间。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和50%醚菌酯WG 10 g/亩处理增产率较高,分别为11.75%和10.52%。在产量各要素中,以穗粒数的增加对产量贡献最大,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处理穗粒数增加在8.00%以上,50%醚菌酯WG 10 g/亩处理和430 g/L戊唑醇SC 18 mL/亩处理穗粒数增加也在5.00%以上;各处理千粒重之间差异不大,以25%氰烯菌酯SC 120 g/亩增加最多,为1.92%,其他各处理增加也在1.40%以上。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防治小麦赤霉病常用单剂药剂对比试验,明确了各单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次药后14 d,25%氰烯菌酯SC、50%醚菌酯WG和430 g/L戊唑醇SC处理效果较好。其中,25%氰烯菌酯SC防效最高,50%醚菌酯WG次之,2处理2次药后14 d防效均在80.00%以上。25%氰烯菌酯SC和50%醚菌酯WG处理增产效果也较好,增产率均在10.00%以上。430 g/L戊唑醇SC处理2次药后14 d防效为76.91%,能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但增产效果低于25%氰烯菌酯SC和50%醚菌酯WG处理。50%多菌灵WP和25%咪鲜胺EC处理2次药后14 d防效仅为65.00%左右,远低于其他处理,其增产效果较其他处理偏低。
综合分析,建议黄淮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施药,使用氰烯菌酯、醚菌酯或戊唑醇均匀喷雾,使用中避免连年使用单一药剂,注意药剂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