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伊春铁力市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监测的资源动态分析
2021-07-29夏炎
夏 炎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1 基本情况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伊春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6°28′40″~47°27′30″,东经127°38′20″~129°24′10″。境内有大小河流30余条,皆为外流河,统属松花江水系。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气候温和;早春低温多雨,暮春少雨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天气多变。全市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128d。年降水量630mm,日照时数2400h,平均积温2300℃。主风向为西北风,但四季变化较大。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比较重要的有林蛙、狼、鹿、獾、野猪、兔、麝鼠等。此外,还有大量矿产资源,如金、铁、石墨、大理石等,有的已经开发利用。
2 监测方法
利用统计学系统抽样原理,在各监测总体范围内,根据森林面积、蓄积精度要求,按照一定的点间距,分别等距布设一定数量的面积为0.06hm2的方形样地。对样地内的林木因子和生态因子进行实测,根据各种地类的样地成数计算出各地类面积,利用样木材积推算监测总体蓄积,从而推算总体内各类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实现包括林地面积、森林蓄积等内容的森林资源监测。
3 区位分布
铁力市国家重点公益林布设监测样地162个,监测总面积3952.53hm2,监测期内没有增设新的样地,没有增加监测面积(表1)。
表1 铁力市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按林场统计Tab.1 Statistics Table of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s by Forest Farm in Tieli City hm2
4 动态分析
4.1 各地类面积变化情况
4.1.1 各地类变化情况
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界定要求,铁力市公益林二级地类包括乔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四个现状利用地类。其增减量是衡量监测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铁力市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监测在监测期内,监测总面积和监测地类没有发生变化,两期均为3952.53hm2。
4.1.2 其它林地变化情况
监测总体内其它林地面积本期与前期面积均未发生变化。各类土地面积变化,全部为乔木林地。
4.2 活立木蓄积变化情况
本期与前期监测结果比较,活立木蓄积增加了61752m3,比前期增加了12.39%。其中:乔木林地增加了54410m3,比前期增加了11.11%,散生木增加了7342m3,比前期增加了83.47%(表2)。
表2 国家级公益林蓄积变化Tab.2 Change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National Public Welfare Forests m3、%
4.3 乔木林地面积、蓄积变化情况
4.3.1 乔木林地各龄组、起源、林种面积变化
监测间隔期可比范围内乔木林地面积不变,前后两期均为3952.53hm2。
1)按龄组面积变化:幼龄林增加了48.8hm2,中龄林增加了341.6hm2,近熟林增加了366hm2,成熟林减少了488hm2,过熟林减少268.4m2。乔木林地面积在监测期内是幼、中、近龄林增加,成、过熟林减少,且中、近龄林面积增加较多,与前期比分别增加37.84%和45.46%。
2)按起源面积变化:天然林面积增加了73.2hm2,人工林面积减少了73.2hm2。
3)按林种面积变化:防护林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两期均为3952.53hm2(表3)。
表3 乔木林地各龄组林种面积按起源变化Tab.3 Variations of the Forest Area of Each Age Group in the Arbor Forest Lan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hm2
4.3.2 乔木林地各龄组、起源、林种蓄积量变化
间隔期可比范围内林木蓄积量增加了54410m3。
1)按龄组蓄积量变化:幼龄林增加了5293m3,中龄林增加了50244m3,近熟林增加了53267m3,成熟林减少了16315m3,过熟林减少了38079m3。乔木林地蓄积量在监测期内是幼、中、近龄林增加,成、过熟林减少,且中、近龄林蓄积量增加较多,与前期比分别增加52.57%和56.29%。
2)按起源蓄积变化:天然林增加了63012m3;人工林减少了8602m3。
3)按林种蓄积变化:防护林蓄积增加了54410m3(表4)。
表4 乔木林地各龄组林种蓄积按起源变化Tab.4 Variations of the Forest Accumulation of Each Age Group in the Arbor Forest Lan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m3
4.4 天然林变化情况
间隔期内天然林面积增加了73.2hm2,蓄积量增加了63012m3,林种全部为防护林(表5)。
表5 天然林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Tab.5 Change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Various Forest Types in Natural Forests hm2,m3
4.5 人工林变化情况
间隔期内人工林面积减少了73.2hm2,蓄积量减少了8602m3,林种全部为防护林(表6)。
表6 人工林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表Tab.6 Change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Various Forest Types in Man-made Forests hm2,m3
4.6 资源质量动态变化
4.6.1 单位蓄积变化
间隔期内乔木林地每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3.7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1.05%。
1)按龄组公顷蓄积量变化:幼龄林每公顷增加了5.9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7.20%;中龄林每公顷增加了11.3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0.67%;近熟林每公顷增加了8.8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7.49%;成熟林每公顷增加了44.9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35.16%;过熟林每公顷增加了20.6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2.53%。
2)按起源公顷蓄积量变化:天然林每公顷增加了14.2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1.69%;人工林每公顷增加了24.4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4.68%。
3)按林种公顷蓄积量变化:防护林平均每公顷增加了13.7m3,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1.05%(表7)。
表7 乔木林地各龄组林种面积蓄积按起源变化Tab.7 Accumulation of Forest Species in Each Age Group of Arbor Forest Land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m3
4.6.2 胸径、树高、郁闭度变化
平均胸径略有增加,平均树高、郁闭度降低。
1)胸高直径变化:间隔期内胸径平均增长了3.8mm。其中:幼龄林增长了0.1mm,中龄林增长了5.3mm,近熟林增长了4.1mm,成熟林增加了5.4mm,过熟林增长了6.6mm。
2)树高变化:间隔期内林分树高平均减少了2.1m。其中:幼龄林增长了1.5m,中龄林减少了0.7m,近熟林减少了2.1m,成熟林减少了3.8m,过熟林增加了0.3m。
3)郁闭度变化:间隔期内林分郁闭度平均减少了0.1。其中:幼龄林增加了0.1,中、近、成、过龄林林分郁闭度均没有变化(表8)。
表8 乔木林地各龄组平均胸径、树高、郁闭度对比Tab.8 Comparison of Average DBH, Tree Height and Canopy Closure of Each Age Group in Arbor Forest mm、m
5 资源评价及建议
5.1 资源评价
1)监测期内,没有补偿地类向非补偿地类转变的情况发生,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没有变化。
2)监测总体活立木蓄积量稳步增加,森林公顷蓄积量增加。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从前期的123.9m3增加到本期137.6m3,间隔期内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3.7m3,较前期增加了11.05%。
3)乔木林地中,幼、中、近龄林面积、蓄积比例增大,成、过龄林面积、蓄积比例减小。天然林面积、蓄积比例增大,人工林面积、蓄积比例减小。
4)各林分因子增长量不大。平均直径年平均生长量小,平均高度和平均郁闭度都有降低。
5.2 建议
1)加强管理,杜绝非补偿地类增加现象发生。
2)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手段,加大森林培育和恢复森林的力度,努力提高林分质量。
3)继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全面提升森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