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基础护理学有效课堂实施研究

2021-07-29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唐 杨

一、研究背景

(一)高职护理教育的现状

一是教学内容学用分离。传统的护理教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尤其是将基础护理学的理论课与技能操作课机械地分开,两类教学相互独立。这样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应变能力,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核心竞争力低下。二是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高职护理教学使用的教材从原来与本科生使用同样教材到有自己的专门教材,再到现在教材的逐步更新,教材中不断出现了新的内容与知识,但还是无法满足临床护理的发展需求。三是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礼仪文化、人际关系与沟通等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学生在临床实习与工作中与患者沟通不良、关系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不良护理事件。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

一是学生综合素质低。随着百万扩招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多样化,不仅有经历了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还有通过单独招生的高中毕业生,甚至有下岗人员、农民工等。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个体的认知都参差不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二是学生学习动机低。通过对盘锦职业技术学院39名护理专业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入学年份的增加逐年下降,但在大学三年级略有回升。三是学生专业认同感差。笔者对盘锦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高职三年制4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仅15%的学生是第一志愿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也就是说只有这部分学生明确了解并认同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

图1 学生学习动机与入学年份的关系图

图2 第一志愿选择原因比例图

二、基础护理学有效课堂实施的必要性

有效课堂是指教师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使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内容,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是社会对高职护理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应该从调整教学内容、设定合理教学目标、教学结果的检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有效课堂的实施迫在眉睫。

三、基础护理学有效课堂实施对策

(一)调整教学内容,符合“三贴近”原则

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符合“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服务对象”的“三贴近”原则。通过对临床岗位工作的调研,结合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和学时调整,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并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合适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技能。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宝贵经验。

(二)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使用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配合使用能取长补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比较活跃,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1.结合临床岗位工作流程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结合临床岗位工作流程,以14个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在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定任务顺序,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逐级达标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的学生。

2.设计合理的临床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岗位认同感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临床工作情境。实际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暂时将自己置于护士或病人的角色,强化学生对护理岗位的认知。基于情境的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

3.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打造“有用、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

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参与到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故而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对有效课堂的实施至关重要。首先,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尽量丰富多样,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小型技能竞赛、情景剧演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实现从“不会说”“不敢说”到“我要说”、从“不会做”“不敢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从“不想上基础护理学”“害怕上基础护理学”到“爱上基础护理学”。其次,灵活多变的小组搭配。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搭配,活泼的与不活泼的、善于表达的与不善言辞的搭配,这样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转变角色为组织者与引导者。总之,分组是实现小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实际情况,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最大化地让学生参与学习中,使小组成员各有特色、取长补短,保证小组整体水平相当,实现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最后,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对教学过程及时进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时候,合理使用有效提问的方式,以助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发个性化教材

任务驱动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基础护理学本学科的知识,很多时候还会涉及解剖、生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现有教材不再适用。我们课程小组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同临床护理需求实际相结合,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式教材,同时灵活使用活页式的工作手册,编写相关配套习题册。

(四)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课堂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人才输出质量,对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教学环节的设计,按照典型的“课前导学”“课中辅学”“课后提升”三大模块进行,在课前细化学生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翻转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同时强化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课后进行分层次作业的布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创造安全、舒适的学习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强有力的情感纽带,通过课程实践可以发现,与学生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六)对于教学问题及时反馈、更新调整

基础护理学有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比较正式的反馈,分别在期初(课程实施第2周)、期中(课程实施第9周)和期末(课程实施第18周),参加反馈的有学生、听课教师、授课教师,通过反馈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也让整个课程的实施少走了不少弯路。比如期初反馈中,学生提到了分组不合理的情况,通过积极探索后调整,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后期课程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期末反馈主要反映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下表),基础护理学有效课堂实施是有成效的,值得推广。

基础护理学有效课堂实施成效表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有效课堂实施对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无论是对教师的发展还是学生成长都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只要持续将有效课堂理念贯穿于教学中,逐步缩小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的差距,一定能给高职基础护理教育带来一片新的发展天地。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