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测绘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1-07-28牟玄
牟玄
◆摘 要: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在课程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需要和课程特点,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MOOC、微课、翻转课堂、SPOC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并通过完善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予以保障。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测绘“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在专业教育中践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测绘科学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林业、农业资源与利用、路桥、水利水电、园林工程等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除测绘专业开设了测绘类课程外,很多高校与测绘相关的专业也开设了测绘类专业课程.在测绘类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内容,践行测绘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测绘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的必要性
测绘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测绘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在测绘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传授测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依法测绘的观念、信息安全意识和爱国情怀,力求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现有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大部分论文是从宏观的角度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内涵、关键问题、环节、工作模式、师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较少涉及具体的专业和课程(60篇核心期刊论文中,只有10篇与具体的专业或课程有关).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价值体系,如何面向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凸显各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内容的有效融合,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因此,面向不同专业的测绘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测绘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是测绘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测绘类专业课程为“显”,思想政治教育为“隐”,因此在测绘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尽量避免将思政教育显性化。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区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课程思政”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思政内容是少量的,在课堂上不着痕迹地渗入,避免将“课程思政”当成思政课程.除此之外,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紧密结合,避免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
2高校测绘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2.1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对接,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渠道作用,将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确保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应创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加强课堂管理、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考核方式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规范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确保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现;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设计中,拓宽思政教育渠道,以一点一滴的影响唤醒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端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增加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熟悉感、契合度,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对接,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
2.2工程专业课程中对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专业课程导师可以在课程测评当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考试题目,例如“工程建立人员面对贿赂应当如何处理”“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当掌握哪些法律法规”以及“假如你是企业负责人,工程建设工人的工伤赔偿问题如何处理”等等,让高校学生在自身专业相关的考试题目中受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并通过工程专业课程导师的侧面教育,辅助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2.3建立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教学过程有常态化监控机制,应该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并据此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高效落实质量保障体系,应该建立“多环节运行机制”,其运行方式:一是信息收集与反馈。通过网上评教、课程考核、专业满意度调查以及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定期进行评教、评管、评学并及时反馈。突出对学生课堂学习、实习实践教学等培养环节及结果的评价,发布专业教学质量报告。二是分析决策。根据质量标准对本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设备经费等关键环节进行审定,对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三是质量改进。建立指导委员会,由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是资源保障。主要是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总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分析决策环节提出的改进方案相互协作,为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和设施保障。五是跟踪监督。对教学质量改进过程、改进效果跟踪监督,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保证教学质量改进落到实处。
3结语
将“课程思政”与测绘类课程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创新型的测绘人才。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立足于专业知识,建设具有专业教育特色、爱国教育特色、法制教育特色和社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李晓静,于晓,孙正.理工科类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21):64-65.
[2]李红睿,乔芬.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