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2021-07-28罗巧莲

教育界·A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情感体验语言表达

罗巧莲

【摘要】阅读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有效推动了小学阅读教学的进行。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从语言积累和情感交流两个方面来设计教学方案。这样能够使学生切实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表达;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是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推崇。欧盟国家推行的终身学习理念、在日本备受欢迎的学力水平理念,都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极其相似,都是通过开展相关的学科教学工作,让学生从对知识的具体记忆中跳脱出来,真正地掌握该学科的核心内容,提高相应的学科水平。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不太顺利。核心素养的融入能够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为什么要推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近年来,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日益增加,社会各界也对教育事业的改革非常关注。随着新一轮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行,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的需求。小学语文课程属于启蒙性的学科,在相关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出现了“核心素养”一词。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小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把语文核心素养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积累,切实感受到文化中所蕴含的高雅趣味,逐渐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读写和理解能力,在语文阅读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备的技能。学生只有具备相关的语言知识,才能够顺利学习语文。

第二部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思维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判断,对于文学类的科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学生拥有了这一特质后,其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不仅能够打破学习中的思维定式,而且会对书本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三部分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审美能力,不仅涵盖对于字词和句段的赏析,而且包含学生对文章所富含情感的体会。学生有了对美的鉴赏能力,才会对文章中的情感和意境之美有所感悟。

第四部分是关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中华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从未断层,语文可以说是承载了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科目,其中更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很多优秀文化形式。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故事,用心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教师要从小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素养的培养,使中华文化继续发扬下去。

二、目前阻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因素有哪些

(一)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负起指导者的责任

小学阶段讲授的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只有让小学生在启蒙阶段打下稳固的基础,才不会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尤其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方面,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应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从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效果来看,虽说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阅读学习过程中,但是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首先,教师没有针对教学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导致阅读课堂效率达不到课程的要求。其次,教师没有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纠正学生的一些坏习惯,逐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是由于小学阅读涉及的内容太过广泛,有的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整理。如果教师没有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阅读教学将难以取得成效。

(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方案

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教学内容选择存在随意性以及教学方法趋于形式化。而且由于小学生年龄都很小,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太过随意,严重违背了阅读教学的初衷。还有一些教师直接把别人的教案照抄过来,原封不动地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差的。优秀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自主创造的,根据自己的课堂情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点一点地摸索,探究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方式。如果只是照搬别人的教学方式,后续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办法继续进行。

(三)师生的交互性不够强

传统的小学教育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更加注重知识教育。新一轮高质量教育改革,旨在通过引入核心素养的概念来更好地展现学习的重点,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但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缺乏提问和互动,对教学效果有不利影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整理文章情节,分析文章结构,解决相应问题。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大多是“唱独角戏”,很多学生完全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缺乏相互交流。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完成核心素养的渗透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有详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教师要在教学当中选用不一样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对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體会。学生能够把文中的人物角色当作自己的榜样,慢慢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人格品质。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大多数学生对篮球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推荐书目。《我是传奇科比》《飞人乔丹》这一类的人物传记都很不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会让学生学习到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在阅读时体会到这些优秀作品所蕴含的感情,督促学生向这些榜样学习,在提升阅读课堂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篮球比赛中团队合作的内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合作与共同进步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核心素养。

(二)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小学阅读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在日常阅读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在阅读经典书籍的过程中会有所感悟,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例如,教师在每堂课中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选择《唐诗300首》或者其他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从阅读内容中感悟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落实。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之类的书籍,其中的内容汇聚了人类几千年来发展的智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并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教师要注意阅读内容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推荐《上下五千年》《史记故事》之类的书籍,促进小学生对国家的了解,慢慢地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学生在阅读时也会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感情和精神。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只有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切实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好身边的现代化教学资源,采用电教或者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当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桂林山水的风采,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阅读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不仅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发展,而且完成了核心素养渗透的教学目标。

(四)实现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完美衔接

核心素养的导入是一种教育新路径的探索。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细致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人员一定要结合阅读素材提出问题,不论是构建高效阅读课堂还是开展教学改革,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以《我不能失信》一文为例,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后进行提问,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提到了遵守信用的精神,与核心素养所提倡的内容是相契合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实现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完美衔接。

四、结语

语文教学的开展主要依托于书本和文字,让学生意识到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时代所需,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当意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郑启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學改革[J].教育观察,2019(17):15-24.

陈云霞.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2):6-9.

王宗海,康贝贝.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发展现状调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03):67-71.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情感体验语言表达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