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提高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7-28刘敬孝
刘敬孝
【摘 要】德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在思想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都得到不断地完善。为了满足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小学教师要致力于对德育的有效性进行提升。本文对提高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此次研究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以期相关的策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德育;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7-0032-02
Study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Futai Primary School, Anding District,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LIU Jingxiao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education work, it can guide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aspects, so that students' cultur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wareness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order to meet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era,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must devote themselves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is study clarified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hoping that relevant strategies can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ffectiveness; Strategies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广大小学教师对德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因此,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的有效性成为全新的课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提高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小学德育有效性概念简述
德育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完成。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指的是在合理部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情景化氛围中得到有效的启发,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思想准则,促使他们对相应的道德规范进行遵守。
二、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当下我国小学的德育开展过程中,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是主要问题之一。其表现形式为教学模式固定化,教学方式相对呆板。教师只重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无法突出德育重点。此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吸收知识,教师完全忽略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现状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凸显,而且难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他们在学习中不愿进行主动的思考,导致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德育工作的实际意义也因此无法得到体现。
(二)教学观念落后
对学校的部分教师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相对重视,忽略德育對学生的重要性,使德育工作变得形式化。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忽视时代的变化,从头到尾采用单一死板的教学内容和开展乏味的教学活动,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三)德育缺乏实践性
就大部分学校而言,其德育的开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他们设立的德育目标相对较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由于德育缺乏实践性,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总是无精打采,从而使德育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新时代下提高下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对德育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学校应立足于德育的开展现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度,并且对德育任务进行合理化的布置和安排,从而使德育工作建设得到大力的推进。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对德育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德育知识,更迭教学观念,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利用德育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德育内容的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知。
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德育的目标。该目标不仅需要具有针对性,还需要与教学任务相联系。这些方法的使用将能使以德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德育的重点和核心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继而促使小学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提高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教师应对德育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首先,学校需要对德育加强重视,鼓励教师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具有现实意义的德育制度进行制定。其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设置,实现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再次,教师应有效利用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而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德育学习中的困扰。最后,教师需要利用侧面引导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
(三)将德育教学和生活实践进行结合
教师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不能只流于形式,需要对德育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强化,而且能有效实现德育生活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德育观念,提升德育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英雄的先进事迹,并且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德育内容,深化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类的家园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对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投身环境保护工作中。再如,教师在讲解“关心你,爱护他”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参观,鼓励学生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和老人聊天解闷、给老人表演节目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的内涵的体会,从而使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四)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德育
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较单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提升,甚至出现排斥心理,从而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得到,教师需要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应用。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德育学习。其次,德育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利用生活化的事物来向学生展示德育知识。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例如:教师在讲解“交通与生活”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引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来对课堂内容进行探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交通的变迁史,探讨交通对生活的影响。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还能使学生全面吸收和掌握德育知识。又如,讲解“我爱祖国山和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对祖国的强大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
(五)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加强重视
教师不仅需要在日常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还需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面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可耐心引导他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并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容,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奋斗与拼搏精神,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做到勇敢地克服,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德育理念,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教师应致力于研究提高小学德育效率的策略,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的同时,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莹琳.如何保证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
[2]章智.新形勢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35).
[3]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2).
[4]王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商,2013(07).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