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博物馆收藏的江恒源印章

2021-07-28徐向阳

档案与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篆书朱文连云港市

徐向阳

摘 要:江恒源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与蔡元培、梁启超、黄炎培、张謇等文化界、实业界的名流交往颇深。江恒源爱好诗词、书法、篆刻等,生前存有几十方印章,编有《补学斋印谱》。连云港市博物馆在2017年从社会上征集到其印章20多方及《补学斋印谱》一本。

关键词:江恒源;印章;篆刻;《补学斋印谱》

江恒源(1885-1961),字问渔,又号蕴愚,别号补斋。清光绪十一年(1885)出生于灌云县板浦镇(今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1961年2月病逝于上海。1921年他从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三四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部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国民政府参政员,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4年9月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务委员、中华职业学校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江恒源是教育家、文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与蔡元培、梁启超、黄炎培、张謇等教育界、实业界人士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之先河。

江恒源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后又在北京大学求学,在文学、哲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诗词、书法、篆刻等也颇有研究,其一生与很多社会文化名人、学术大家都有交集。江恒源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概论》《中国先哲人性论》《中国诗学大纲》《中国文字学大意》《牧令论》《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补斋诗存》《中国文字学》《职业指导》等。

2017年春,连云港市博物馆得知江恒源的一批手稿、书信、字画等在北京的拍卖会上成交,其中一部分被江苏南京一藏家购得。此后该馆便关注江恒源其他物品的去向,经多方打听,在11月初得知江恒源的多方印章在上海出现,并且藏家也有出手的意向。连云港市博物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上海,几经辗转与藏家取得联系,见到印章实物,经过仔细鉴定确为江恒源的印章,还发现了一本《补学斋印谱》。经与藏家反复商谈,终于将这批印章连同印谱一并征集回来。这批印章共计22方,其中有一方是其子江希明的印,此外还有一方鸡血石章料。

此次印章数量较多,这里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简要介绍。

“江恒源字问渔”印,材质为寿山石,长2.6厘米,宽2.58厘米,高6.5厘米,印文为朱文篆书。印文将姓名和字融为一体,印面文字安排巧妙,线条隽永流畅,浑穆圆转,运刀如笔。在印章侧面采用阴线刻法雕刻山水图案,颇有意境。“江恒源印”,方章狮钮,材质为青田石,长2.03厘米,宽2.03厘米,高5.65厘米,印文为白文篆书,仿汉印之风,又兼海派刀法。“问渔”印,方章狮钮,材质为青田石,长2.03厘米,宽2.03厘米,高5.65厘米,印文为朱文篆书,篆中带有些许隶味,颇有汉魏镜铭之风。“江恒源印”和“问渔”这两方印章为一对,一方为名,一方为字,印文古拙,刀法老辣,侧面皆有边款,有意思的是边款说制章的南溪与江恒源是熟人,朋友之间有人情,所以南溪刻这对印章的工费更便宜了。“江恒源章”,材质上部分为牛角,下部分为象牙,长1.3厘米,宽1.3厘米,高3.2厘米,配有印盒及印泥,印文为朱文篆书,略带九叠之味,线条圆润流畅,刀法娴熟遒劲。“江恒源”印,材质为牛角,长1.5厘米,宽1.5-1.52厘米,高6.3厘米,印文为朱文篆书,刀法工整有力,线条曲折有度,方而不僵。“问渔”印,材质为天然水晶,纯净无瑕,长0.9厘米,宽0.88厘米,高3.5厘米,配有圆筒形章盒,印文为朱文篆书,线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都说晶玉难走刀,但此方印章方寸之間体百里之迥,形神俱佳,较为难得。“江恒源印”,材质为象牙,长1.3厘米,宽1.3厘米,高3.1厘米,印文为白文篆书,古朴优雅,颇有汉印遗风,从风格和手法上看似为海派篆刻名家的无款之作,配有印盒和印泥,可惜盒盖遗失了。“补学斋”印,随形方章,章钮为圆雕人物,材质为寿山石,长2.05厘米,宽2.05厘米,高7.08厘米,印文为白文篆书,古朴雅韵,颇具金石之味,刀法犀利老辣。在侧面有边款“问渔学长属娴奚仿老缶”,“老缶”是吴昌硕的别号,也就是说这方印章是仿吴昌硕的篆刻风格。“屠佩兰”印,材质为象牙,长1.4厘米,宽1.4厘米,高3.72厘米,印文为朱文篆书。印面布白合理,构思精妙,文字线条纤细流畅,刀法娴熟精到,颇具篆刻名家陈巨来牙章之风。屠佩兰是江恒源的夫人,在这批印章中共有两方为其印,还有一方印文为“江屠佩兰”,制作亦精。“问渔翰墨”印,材质为上等寿山芙蓉石,长1.7厘米,宽1.72厘米,高6.8厘米,印文为朱文篆书,文字疏密有致,刀法古艳流畅,颇有篆刻名家乔大壮之风,侧面采用薄意雕刻山水人物图案,整方印章工料俱佳,品位高雅,实属难得之作。

《补学斋印谱》为纸质线装本,封面略有破损,长19.6厘米,宽9.5厘米,是江恒源生前所编,收集了江恒源及其夫人印章的印文共40方。这本印谱为纯手工制作,制作数量应该不多,可能是江恒源专门用来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印谱中这些印章是江恒源的心爱之物。连云港市博物馆此次有幸征集到的这批印章与该印谱中收录的21方完全吻合,占印谱中收录印章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谓十分难得。

江恒源已经去世50多年,其遗留下来的印章数量有限,有的已经遗失,少数在一些藏家手中,目前在市面上可谓难得一见。此次征集的这批江恒源的印章及印谱,保存状态较好,有些还带有配套的印盒,不仅有江恒源本人的印章,而且还有其夫人和儿子的印章,印章材质涵盖了牛角、象牙、水晶、寿山石、青田石等多种,印文涵盖了名、字、号等。这些印章的尺寸不同,篆刻风格也有区别,都是非常难得的小珍品,并且可与印谱相互印证,自成系列。这不仅充实了连云港市博物馆的馆藏,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篆书朱文连云港市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闪电结婚
我说当代篆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