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创新发展
2021-07-28刘婧孔超
刘婧 孔超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传播媒介的创新发展,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近年来,各大电视台的传统文艺节目开始转型升级,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其中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最具代表性,对公众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目前,其节目还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本文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以期助推《国家宝藏》节目更好地发展,同时为其他文化综艺类节目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家宝藏》;文化节目;创新发展
一、《国家宝藏》的发展现状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为脉络,以文化传承保护为主题,通过融合原创综艺、话剧表演、真人秀等多种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国家宝藏》节目是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通过“主持人解说+名人话剧演绎”为呈现方式,向观众传递文物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在形式上,创新利用了当下名人作为文物的守护者和演绎嘉宾,通过名人话剧表演的形式,让观众了解文物;在内容上,通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构思巧妙的故事情节,对文物内涵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根据不同维度,重点讲述每位国宝的前世今生的守护者背后的感人故事,诉说了守护者与文物之间的紧密关系,展现了守护者的匠心与坚守;在制作上,《国家宝藏》注重使用科技,尤其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充分应用,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
目前,国家宝藏已播出到第三期,第一、二季相关数据显示,《国家宝藏》播出后,仅淘宝网站上的故宫门票销量就增长了300%,两季超10万人打出的豆瓣9.1分,以及红遍B站、抖音的相关短视频点击率,都在印证着这档综艺的昔日辉煌。2020年12月,央视首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3》正式开播。相比起前两季,《国家宝藏3》首播收视出现极具下降的情况。酷云直播收视显示,《国家宝藏3》播出当晚,节目收视率只达到了0.35%。
二、《国家宝藏》的发展困境
(一)文化综艺类节目进入审美疲劳期
自2017年始,电视文化类节目集体爆红,引发全民观看热潮。除了《国家宝藏》外,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众多文化类电视节目。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和《朗读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见字如面》、北京广播电视台《非凡匠心》等。再加上國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在政府政策的加持下,文化综艺节目更呈现井喷式发展。同类型文化类综艺节目轮番上阵,大肆进入观众视野,由于大部分节目的模式十分相像,节目类型同质化严重,使得属于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空间愈加受限,观众审美开始出现疲劳,导致文化综艺类节目收视率开始下降。
(二)节目部分史实出现明显错误
《国家宝藏》是普及历史文物及文化知识的传播平台。最重要的就是内容上的严谨性和真实性。但从国家宝藏节目的前两期来看,部分节目内容脱离了文物和历史的本来面貌,有的文物史实未经详细的考证,甚至出现“戏说”、“胡说”的现象。如《国家宝藏》第一季在阐释贾湖骨笛的发现历程中出现了重大的史实性的错误表述。真实的贾湖骨笛的发现,是经考古学家初步判断为笛子之后,到北京请音乐史专家做确认和音乐研究的,不是如节目中所说的音乐史专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小摊”上发现的。为了以正视听,贾湖骨笛的发现者张居中先生甚至亲自撰文阐述正确的发现历程。
这些史实可能在普通观众眼中是“小瑕疵”,但却成为整个考古、历史、博物馆界的研究者和发现者眼中不可原谅的错误,这些节目中的错误导致了他们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增加了《国家宝藏》节目在社会舆论上的负面评论,导致收视率出现一定程度地下滑。
三、《国家宝藏》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加大内容形式的创新力度
创新是文化节目永葆生命力的唯一途径。《国家宝藏》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继续引领文化节目潮流。“节目形态创新是节目创新的关键, 也是吸引受众的主要手段。”《国家宝藏》应在现有的节目形式基础上,进行形式上的调整,除了邀请当红明星演绎外,还可邀请一些考古资深专家和文物工匠作为国宝的守护人,通过详细介绍文物的制作方式,展现大国工匠精神,体现节目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内容上,继续讲好国宝故事,并结合文物的个性和特点,尽可能地用细腻的手法把文物的前世今生展现给大众,更多地呈现普通人与国宝之间的关系,拉近文物与现实生活群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有更多的个性体验和心理感受。
(二)推动节目真实性与娱乐性协调发展
用文物说历史,就要基于史实原则。文化类综艺节目既要呈现事实真相又要在形式上吸引观众,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国家宝藏》节目在进行形式创新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其中的史实真相。应尊重考古工作者的发现成果,加强考证力度,多与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力求减少节目事实性错误,力争在服饰、造型、化妆、道具方面更加逼真,更符合历史实际。主创人员还要继续思考如何在严肃史实与娱乐性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然要让专注于严肃内容生产的文博专题片、纪录片类节目在形式上受到观众的喜爱,同时又保证节目内容上的真实性。
四、结语
《国家宝藏》开创了文博与综艺结合的先河,结合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节目方式。任何节目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国家宝藏》要分析当下收视率下降的原因,找出节目存在的问题,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尤其要注重在文物史实方面进行深入考究,力求在娱乐性和真实性方面找到更加合适的平衡点,增强其在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提升《国家宝藏》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夏目晴子.《国家宝藏3》首播收视率0.35%,现象级文化综艺也“曲高和寡”了?[EB\OL].(2020-12-12)[2021-3-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1-3-5].
[3]王梦瑶,项仲平.对当下文博类节目的创新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