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为本,以“概念”相辅

2021-07-28王尚销

速读·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概念探究学习小学科学

王尚销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小学科学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再接触一些科学知识,但是无法与小学学科联系起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进行科学概念的创设,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辨别一些科学概念的真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科学这门学科的奥妙,从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解释: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只有通过亲历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能在儿童心中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科学概念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产生科学兴趣的桥梁,是学生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学过程中,科学概念的创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寻找适合学生的办法。将学生的科学概念、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同步发展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概念;探究学习

一、科学解释生活中的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概念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常见的植物、动物、天气情况、物体的形成以及水、空气等变化等等,都属于科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现象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是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并不准确,这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前概念。那么如何用科学的形式来解释生活中的前概念,这就涉及到将前概念转变成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众所周知,小学科学的教学,就是用科学的概念来解释小学生所熟悉的前概念,因此,科学概念的创设,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就显示的十分重要。

经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逐渐朝着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通过小学生对生活中前概念的了解情况来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科学概念的巩固和纠正。

二、科学概念是学生兴趣的基础

学生的前概念形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一般只流连于前概念的表面,他们获取的途径都是经过道听途说或者是片面的知识教导,缺少指导性和准确性,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小学生在自身熟悉的知识领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学习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熟悉的知识范围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概念创设的时候,对学生感兴趣的前概念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就会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学习。

1.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在进行科学概念创设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对每个学生掌握的前概念情况了如指掌。并根据教材情况,引导学生加强对科学概念的认识,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概念的创设场景,开展学生探究式学习科学。其次,对一些前概念进行分析与纠正,加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记忆点。最后,在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概念与前概念的对比,让学生能够加强对科学的认识。

2.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想要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必须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好处在哪里。科学概念的创设,正是让学生能够开展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关口。通过科学概念的创设,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再慢慢引导学生走进科学,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乐趣,让学生明白科学这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可以当做一门兴趣,一门爱好进行研究。

三、科學概念是教学进步的阶梯

1.合作交流学习

科学概念的创设中,教师要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不仅仅要教师与学生产生合作交流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只有合作交流学习,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科学概念,分析辨别错误与正确的科学概念,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完成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2.利用身边事物进行教学

科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是十分普遍,水、空气、植物、动物、以及一些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概念来解释,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对一些科学的事物仅限于一些表面的概念,因此小学科学的教学,要尽量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以身边的,水、空气、植物、动物、以及一些现象为例,向学生解释科学概念的由来,通过这些身边的事物来进行科学概念的创设教学,让学生明白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分析纠正原有的科学概念

针对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前概念的理解,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不仅仅是一味的否定学生对前概念的错误看法,而是应该进行分析前概念的错误之处,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并将其转为科学概念牢记。对一些正确的前概念知识,要根据教材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其转为更准确的科学概念,融入到科学教学中去。。

分析纠正学生原有的科学概念,是科学概念创设教学的重要一步,这一步决定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初印象。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将学生的错误的前概念纠正过来,将正确的前概念进行科学概念转拜年,不断的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科学概念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更针对性的融入到小学科学学习中去。

四、结论

科学概念的创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概念转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转变的过来,教师进行科学课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所认识的前概念,探索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利用科学概念的创设来进行前概念的转换,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将科学概念联系起来,不断的进行科学概念的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科学概念的思维,同时通过不断的交流碰撞,让学生思维产生一定的冲突,分析纠正学生原有的前概念,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科学知识,让科学概念成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2017.

[2]盛桂兴.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J].探秘:科学课,2012(02):6-8.

[3]谢晓玲.小学科学课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01):34-39.

[4]李玉嫦.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62+165.

[5]盛桂兴.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J].探秘(科学课),2012(02).

[6]吴建春.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07).

猜你喜欢

科学概念探究学习小学科学
用科学概念引导学生上好生物课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