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设计研究

2021-07-28原婉婷朱卉

美与时代·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原婉婷 朱卉

摘  要: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在当今的展厅时代和快餐文化中面临着涅槃式的变革。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们更加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尤其在疫情影响下,减少大规模社交,居家云游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亟需作出改变。针对这种状况,各大文博机构近期纷纷推出云展览。云传播成为热门的传播方式,移动客户端成为文化展示的热门平台,云博物馆应运而生。

关键词:云游敦煌;云博物馆设计;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云传播视域下扬州漆艺虚拟博物馆设计研究”(202011117023Z)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习总书记给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疫情期间,各大文博机构通过“云上”方式将广博的文化资源带到公众身边,开启了闭馆不闭展的云游项目。在这场文化潮流中,云游敦煌的推出使人眼前一亮,让我们看到文化传播的新可能。为更好地研究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设计,本文从理论梳理和设计分析两方面入手对“云游敦煌”云博物馆展开研究。论文基于界面设计原则、结构设计、情感化的交互设计等梳理,对敦煌云博物馆设计策略进行阐释,并对其他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一、敦煌云博物馆概述

云游敦煌是由敦煌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媒体、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首个集探索、游览、保护敦煌石窟艺术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在推出初期就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云游敦煌”小程序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名单,并获得国家文物局年度推介。云游敦煌小程序以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艺术于一身的敦煌文化为核心,通过“科技+文化”的模式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将敦煌文化的核心内涵完美诠释和转译,使大众在移动客户端的方寸屏幕中就可以领略敦煌莫高窟的璀璨文明,感受敦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

二、敦煌云博物馆设计策略探析

(一)界面设计分析

1.整体风格

云博物馆的界面整体风格是由展示文化类型和文化气质决定的。界面整体风格在第一时间决定了云博物馆设计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敦煌云博物馆设计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它能将人们心目中的“敦煌印象”进行完美的诠释和转译。在敦煌云博物馆的整体风格把握上,通过敦煌壁画、彩塑、佛像等代表性文化内容进行创作,运用数字技术对敦煌壁画进行视觉重现,使用最具敦煌特色的文化意象搭建敦煌石窟的产品环境,描绘人们对敦煌的第一印象,塑造云博物馆的整体风格(如图1)。

2.色彩配置

色彩配置是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从中体现云博物馆的设计美感和气质内涵。在色彩配置上,精选敦煌壁畫的五种代表色,朱砂、青金石、硅孔雀石、密陀僧、赭石,还原敦煌壁画矿物颜色的色相,保留墙面斑驳纹理,营造观赏壁画的沉浸感,传达敦煌的色彩价值和象征意义,并在颜色应用上实现选择切换的功能,达到用户自定义选色的目标(如图2)。

3.字体应用与图标设计

文字为用户传达关键信息,是人机交互的桥梁。敦煌云博物馆在文字设计上,字体统一,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在今日画语版块中,选用古典明朝字体贴合云博物馆整体风格,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如图3)。

图标是页面导引的关键信息,在帮助用户高效使用产品的同时,还能丰富页面效果,凸显产品气质。在界面导引图标设计中,运用技法和表意的操作手段,表意上将具有敦煌石窟代表的意象元素作为原型,技法上参考敦煌壁画传统的绘制工序勾线、敷色[1],整体以“画”展现,画风灵动,栩栩如生。

敦煌云博物馆界面设计通过传统壁画的平面呈现,图形、色彩等特色地域元素的提取与应用,建立用户对敦煌的视觉感知,彰显敦煌文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其文化内涵。

(二)结构设计分析

一个清晰高效的组织结构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敦煌云博物馆在结构设计上综合使用递进式和并列式的设计方法,整体规划信息展示形式和展示次序,划分产品功能层级,将庞大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地展示给用户。在模块设计上,运用递进式结构向用户逐步深入地传达敦煌文化内涵,进入模块后的信息则采用平级的并列展示,最终营造探索敦煌洞窟的情境体验。首页、探索、游览、保护、新文创构成了小程序的叙事线。首页作为敦煌印象的开始,运用“今日画语”每日随机生成一幅壁画、一句箴言和一个故事的简单交互设计带领用户初入敦煌。探索模块带领观众走进敦煌艺术宝库,开启神秘的探索之旅,从视频、艺术形式、朝代、颜色、全景洞窟探索敦煌石窟,领略十余个朝代的石窟艺术,聚焦壁画千年盛彩,畅游数字化全景洞窟,身临其境探索绝美敦煌。探索结束使人不禁想亲历敦煌实地参观。接下来游览模块主要针对线下游览体验而设计,游览设计包括进入石窟前的基础知识储备、线下莫高窟景区智慧导览和敦煌石窟文化特色体验,帮助游客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敦煌文化也不例外,它虽然璀璨但也脆弱,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冲洗,受到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影响,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它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守护。因此,云游敦煌小程序中保护模块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壁画病害及保护敦煌遗产的知识,而且创建的敦煌数字供养人公益项目为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途径。小程序的最后模块“新文创”集中展示了融合敦煌文化的创新体验设计,在小游戏中用户自主设计敦煌文创产品,丰富用户体验感的同时,提升用户对敦煌文化的感知度,这些博物馆衍生品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敦煌云博物馆的组织构架严谨,功能完善,层次丰富,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庞大繁杂的信息资源规划整理,为游客带来逻辑清晰、层次丰富的用户体验。

(三)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一款优秀的交互产品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用户对交互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还应该尊重和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2]。敦煌云博物馆除了在内容和功能上非常完善外,还要从交互产品的情感角度出发,在游览过程中触发用户深层次情感,达到情感共鸣。

在界面交互“今日画语”的设计中,通过每日随机切换的壁画、箴言、故事和用户进行线上信息交流,传递敦煌文化,通过分享“我的敦煌画语”生成分享卡的可分享设计,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形成传播口,增强云博物馆的传播力度,其文案设计赋予情感化色彩“今日,宜整装待发”,运用预测性句式和艺术化字体,通过积極的心理暗示引起用户内心的美好感受,同时塑造云博物馆的艺术形象。情感化的交互设计在新文创版块中更加突出,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助力文化创新。由互动小游戏展开,通过画面、动画、音效等制作将用户带入专属情境,在娱乐中进行沉浸式和交互式体验,感受敦煌物质文化和精神内涵。其中“壁画填色”在变幻的矿物颜料中感受历史之美,将壁画风化的过程和填色小游戏结合,逻辑合理,情感丰富。进入之初,以裂痕的纸质为底加上文字叙述结合风化脱落效果达到前期造势效果(如图4)。进入页面,选择壁画数字再现,设计延长用户体验时间(如图5)。选择壁画后的动画制作精良,画面效果震撼,带来极佳的用户体验。在涂色设计上,逼真还原矿石颜料的质感(如图6)。交互操作简单,使用户通过最简单高效又有趣味性的方式完成对敦煌的深入认知,真实反映了敦煌壁画未来所要面临的危机,传达敦煌遗产保护意识,积极引导用户参与到敦煌的保护行列中。在游戏交互过程中,情感化文案贯穿始终,在帮助用户理解产品的同时,产生深度的情感共鸣,将小程序赋予情感,达到人机互动沟通的效果,搭建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传达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如图7)。

情感化设计通过设计手段来提升产品的温度感知,借助用户的情感满足来与用户建立稳定、愉悦的关系,从而使用户从情感层面上认可产品,以此增强产品的用户黏性[3]。将情感化设计运用于交互产品设计中,在敦煌与用户之间搭建情感纽带,“你来,你参与了我的生命;我,也回馈了一些感动”把这种生命的力量——就像人的人生,生老病死——传达给游客观众,乃至线上用户[4]。从情感化的互动设计中,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感知敦煌文化,正视传承敦煌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

三、结语

敦煌云博物馆实践“互联网+博物馆”的新模式,真正助力敦煌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特征鲜明的界面设计、逻辑严谨的结构设计、层次丰富的情感化交互设计,使用户层层穿越洞窟探密敦煌,以至我们不到敦煌,却仿佛走完了敦煌的历史。敦煌云博物馆之所以在众多云博物馆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完善的设计基础上,传达给每一位用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们对美的呵护从未停止,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借鉴敦煌云博物馆设计的出众之处,在此给予其他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设计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对云博物馆设计者的要求。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的设计者必须对展示文化做深入了解和研究,只有具备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拥有制作优秀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的潜力。第二,科技助力文化创新。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震撼的动画效果和优质的内容展示,对云博物馆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三,文化内涵的表达,这也是对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最重要的要求。文化遗产类云博物馆不能只把设计重点放在功能上,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与传承创新,只有科技没有文化,那也终将昙花一现、过眼云烟。以文化为基础,科技为辅助,才是文化创新的关键。习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谈道:“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博大精深,需要毕生精力才能见成效、出成果。择一事、终一生。希望大家把研究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5]希望敦煌文化被更多的人记住,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云游敦煌背后的设计故事[EB/OL].[2020-03-20].https://cdc.tencent.com/2020/03/20/design-story-of-dunhuang-trip-2/.

[2]王诚华.情感化设计下的交互产品设计程序方法探究[J].设计,2015(11):72-73.

[3]马广韬,方钦朴.交互设计要素情感研究[J].设计,2020(9):103-105.

[4]云游敦煌小程序背后的产品故事[EB/OL].[2020-02-26].https://cdc.tencent.com/2020/02/26/design-story-of-dunhuang-trip/.

[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408.

作者简介:

原婉婷,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朱卉,硕士,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