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促进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气息
2021-07-28范莉娟
范莉娟
中学语文这一门学科较其他学科蕴含着更为深广的意味,这是一种人文的气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即“诗书文化的气息”。这种气息的本质内核其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但这种美是自内而外的,其内在核心就是“人文美”。“人文美”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一、语文的人文气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人文气息”是从诗书里流淌出来的,诗书就是其源泉。为了体现和真正理解、体验和传播这种“气息”,这种人文精神,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浸透着“人文氣息”。“气息”是品出来的,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品味”,沉吟、咀嚼、体验、感悟、表达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气息”的全部过程。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不是伦理和宗教,而是一种含蓄的、和谐的、形象的美,正是通过这种美的熏陶、感染、蔓延,才完成人类良心的延续和发展。
首先,语文文本内容可以说就是人类的全部内心,一切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语文教学选材的就是在浩瀚的文明海洋里拣起最闪亮的珍珠。从选材方面来说,人文精神应该是其内容部分的唯一标准,而美感就是教材形式方面唯一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就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推荐的120篇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名著都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的选择标准。
人文精神是“人文气息”的全部内核。人文精神不仅是语文教材选材的重要依据,更是语文教学美学中的内涵。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审美特点就是充满了“人文气息”。
二、通过“沉吟”来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味
沉吟是语文美学的第一个阶段,吟诵是沉吟的外在显现,而沉思是沉吟的内在思维。文学欣赏、语文教学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审美的依据就是作品(文本)本身,文本是艺术的载体,语言文字是艺术表现的材料。沉吟就是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而这种美是内外兼备的。以沉思感受其内在美,以吟诵感受其外在美。《陌上桑》是汉乐府的名篇,诗歌通过罗敷“采桑”“拒诱”两个场面,刻画了罗敷内外兼备的美,展示了一个劳动女性的全部的尊严和美丽。吟诵诗句,直至背诵,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包括节奏、韵律,人物语言的机智锐利。而吟诵间隙必有沉思、比较,而这种沉思往往让人展开联想,体味美感。单纯的吟诵是肤浅的,而沉吟才是深刻的。
唐朝贾岛有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没有沉吟,哪来泪水?而沉吟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初次感应,是沉吟者(在教学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和文本作者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交融。听名家吟诵、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读、配乐朗诵都是一种带有审美性的人文感受。对于一些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作品,在吟咏前、吟咏中和吟咏后都可以适当停顿,给师生留有思想的空间,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吟诵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感悟。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发现适合吟诵的篇目,都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吟诵诗文带来的文学之美。如《致橡树》这篇诗歌,文意较好理解,朗朗上口,因此在做了节奏和轻重音的讲解之后,便让学生自行吟诵,并允许学生选择坐着或者站着,甚至可以面向墙壁或者窗外,力求让大家都能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学生一开始还有点生疏,后来就能做到比较忘我地吟诵诗篇了。
三、“咀嚼”文本,感知文本人文精神的实质
咀嚼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二个过程;也就是细致品味文本,吃透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人文精神的实质,体味作品艺术美感的过程。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百遍本质上是咀嚼的过程。如果说沉吟是阅读教学中对作品整体的初步的感知,那咀嚼就是对文本逐个局部的再次认知了。从文本的“微言大义”“弦外之音”到“诗眼”“文眼”的把握,对关键词语、重点语句的理解,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仔细品味出文本的“气息”。《红楼梦》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都是内在的,表达是含蓄的,是通过形象的刻画来展现的;有时候表面看来是“满纸荒唐言”,但其核心包含人生的喜怒哀乐,是“一把辛酸泪”,如果我们不细细品味,就只能是“谁解其中味”了。理解作品内在的气息有两个方面,首先当然是文本的思想内涵,而有意义的内容一定是人性美、人情美,体现人文精神的。其次,咀嚼还必须体味文本的艺术美。所谓“观王维之画,画中有诗;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从诗歌中品味出画意来,对诗歌的构图、线条、色彩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咀嚼出“诗味”来。
四、创设沉浸式“体验”环境,感受诗文的人文核心
体验是文本阅读的最重要的过程。师生和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师生应该体验着作者当时的体验;这种体验的确也会因为体验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基本的体验应该是近似的;允许有不同的体验,但也应该有共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体现了教和学的个性化,而相同的体验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人文精神。一首小诗(元曲)《天净沙-秋思》寄托了多少的人生感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无限的体验空间。干枯的条藤,苍老的树木,黄昏的乌鸦,让人感觉到了什么?人生的沧桑?生活的磨难?年老的悲凉?未来的渺茫?而狭窄的小桥、欢腾的溪流、炊烟袅袅的人家又让人体验到什么呢?欢乐的童年?儿时的游戏?母亲的呼唤?人生的温暖?这些人生与情感的体验其核心也是一种对人本身的关怀,而其载体则是画面的美丽与独特。
学生阅历尚浅,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人生就是空白的,他们在成长中也有诸多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讲授一些表达人生经历并有所感悟的诗文中,笔者会让学生根据这个诗篇联想类似的一件经历,找到相通之处,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五、引导学生代入情景来“悟”人物内心世界
“悟”是语文教学中最有人文气息、最有文学审美特征的阶段。悟往往是突然的,也是彻底的,所以有“顿悟”和“大彻大悟”的说法。经过沉吟、咀嚼、体验,语文教学的双方,特别是学生一方,必然情骛四极,心游万仞,与文本体现的原作者的心灵碰撞出火花,真正理解了作品的内核。《出师表》是诸葛亮的心血力作,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他的忠诚;通过吟诵、咀嚼,特别是体验,学生对诸葛亮的人生经历、理想、性格有了多方面的认知;在再一次的阅读中,学生大多会突然感悟到另一种人生:“我感觉我生活在三国时代,纷乱的时局让我感慨,儒家的思想让我有独善其身的理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建功立业的冲动使我更加孤傲,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我出山,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我焉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感到诸葛亮跑到我身上了。”顿悟是对学生人文精神传递的成功。
基于学生大多对历史感兴趣的特点,在讲授诗文的过程中,笔者会介绍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历经。在学生对诗文的背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提问:如果你穿越到那个年代,成为作者,你会怎么做?你能改变当时发展吗?学生发动想象力,带着现代人的视觉和思维方式,提出各种思路、各种办法。然后笔者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放弃了现代人的“上帝视角”,只能以当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思考,你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一下子感悟到作者的思想,这便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学生对作者和文学的感受更加深刻。
六、通过“表达和交流”来实现内化于心后的外化于行
表达和交流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是语文美学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接受到了文本的人文精神,并尝试着去传递和扩散这种人文精神。表达和交流是语文美学的一个完善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悟碰撞、沟通、融合,最后形成“茫茫九派”,向社会蔓延扩散,让社会充满人文关怀。讨论、争议,写读后感、文学评论,都是教学中走向运用的最后过程。
七、结语
语文教学美学(人文气息)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而审美的内核就是人文精神。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而语文教学也是人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逐步从针对字词句篇、寻章摘句地分析出其要义上升到感受文本整体韵味,从割裂的碎片化分析转变为整体感悟诗文的人文气息。语文的人文气息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步骤逐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