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2021-07-28余东东徐灿
余东东 徐灿
2018年两会,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提到要设立“大国工匠奖”,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借鉴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精粹之处,反思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方式,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历史使命感和大国责任感。
“中国精造之父”聂圣哲首提工匠精神,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工匠精神包含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这几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要求从业者高度重视工作细节,全身心投入其中,对职业有敬畏与热爱之情,行事坚守工匠气节风骨,但也能容纳异新,敢追求突破与革新。
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方式仍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在职教课程教学中结合不同的专业特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专业课程教师要组成教学团队,打造“匠心匠艺”类优质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考、用”三位一体中,促使学生吸收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等职业精神,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
“双师型”教师本就是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其符合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求,并能很好地传授于学生。因此,“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的拓宽有助于发挥工匠精神的榜样作用。中高职院校可加大力度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还可聘请企业工匠担任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人才的有力补充。简言之,要加强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联系,共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教人才。
新常态下,政府和社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式”人才,可见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时,不仅要灌输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借鉴工匠精神的精华和作用。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单是“技术技人”,更渴望“匠心匠人”。通过开展“匠人匠心”式的优质课程,学生探索工匠精神的“根”与“魂”,并利用工匠精神中的向善性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及对工作岗位的热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21世纪的社会结构中,人才已成为竞争的资本。高素质人才稀缺,导致社会渴望“工匠精神式”人才。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是工匠之魂,有必要將传统工匠精神根植于人才培养为使命;对社会文明来说,有必要重塑工匠精神的地位,创造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人才素养标准。提倡工匠精神,呼吁大国工匠,是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更是我国职业教育塑人的不变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