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肺益肾汤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观察
2021-07-28吴许东
吴许东
(广东省丰顺县中医院,广东 丰顺 514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病情处于稳定期的此病患者,临床上应通过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来改善其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的进展[1]。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但效果欠佳。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机主要为痰浊壅肺、肺肾两虚,治疗此病应从养肺、益肾、化痰等方面入手[2-3]。本文对2016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广东省丰顺县中医院收治的60 例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用养肺益肾汤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广东省丰顺县中医院2016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收治的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2)病情符合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4-5],且经胸部CT 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肺功能检查得到确诊;3)存在脉沉细或细弱、舌苔淡白、夜尿多、尿频、面目虚浮或头昏、耳鸣、腰膝酸软、易恶风、感冒、乏力、自汗、喘息、气短等临床表现。其排除标准是:1)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2)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或患有精神疾病;3)患有严重的肝、肾、心脑血管疾病;4)患有恶性肿瘤、肺炎、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哮喘。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比组和养肺益肾汤组(30 例/组)。对比组30 例患者中有男10 例,女20 例;其年龄为50 岁~75 岁,平均年龄(63.13±2.24)岁;其病程为1 年~5 年,平均病程(2.98±0.35)年。养肺益肾汤组30 例患者中有男11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51岁~76 岁,平均年龄(63.20±2.27)岁;其病程为1 年~5年,平均病程(3.00±0.3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督促其戒烟,并对其进行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2)让患者每日吸入1 次噻托溴铵粉吸入剂〔Boehringer Ingelheim( 德国) 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954〕,每次吸入18 μg。3)让患者每日早、中、晚各口服1 次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93,规格:每粒胶囊含盐酸甲氧苯丙甲胺HCI 12.5 mg、那可丁7 mg、氨茶碱25 mg、扑尔敏2 mg),每次服用2 粒。在此基础上,为养肺益肾汤组患者加用养肺益肾汤进行治疗。养肺益肾汤的药物组成是:熟地黄、炙枇杷叶、百部各15 g,防风3 g,炙甘草、白果、五味子各6 g,苏子、葶苈子各10 g,浙贝母、白术各12 g,黄芪、金荞麦各30 g。如患者存在严重的阴虚症状,在上方中添加麦冬、制玉竹各12 g。如患者存在严重的畏寒症状,在上方中添加淫羊藿10 g。水煎服,1 剂/d。两组患者均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超过95%,其肺功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 ~95%,其肺功能有所改善;(3)无效:治疗后,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6]。2)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 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3)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4)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养肺益肾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EF、FEV1/FVC 及FEV1相比,P>0.05。治疗后,养肺益肾汤组患者的PEF、FEV1/FVC及FEV1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s )
注:△与对比组相比,P <0.05。
组别 PEF(L/s) FEV1(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比组(n=30) 2.39±0.39 3.80±0.42 1.15±0.18 1.88±0.22 43.30±4.11 69.98±6.66养肺益肾汤组(n=30)2.40±0.40 4.40±0.50△ 1.16±0.19 2.28±0.25△ 43.31±4.12 80.11±7.0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膝酸软、耳鸣、易感冒、自汗、气短、喘息、咳痰、咳嗽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养肺益肾汤组患者的腰膝酸软、耳鸣、易感冒、自汗、气短、喘息、咳痰、咳嗽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分,± s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分,± s )
注:△与对比组相比,P <0.05。
组别 对比组(n=30) 养肺益肾汤组(n=30)腰膝酸软 治疗前 1.98±0.15 1.99±0.16治疗后 1.15±0.14 0.50±0.04△耳鸣 治疗前 1.72±0.16 1.71±0.15治疗后 1.02±0.12 0.40±0.05△易感冒 治疗前 2.12±0.14 2.13±0.13治疗后 1.03±0.11 0.39±0.05△自汗 治疗前 1.85±0.20 1.86±0.21治疗后 0.90±0.16 0.35±0.15△气短 治疗前 1.92±0.21 1.93±0.22治疗后 0.98±0.16 0.50±0.06△喘息 治疗前 2.19±0.20 2.20±0.19治疗后 0.92±0.11 0.55±0.04△咳痰 治疗前 2.23±0.19 2.22±0.20治疗后 1.13±0.12 0.55±0.05△咳嗽 治疗前 2.19±0.18 0.20±0.19治疗后 1.13±0.11 0.66±0.03△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养肺益肾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的水平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g/L,± s )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g/L,± s )
注:△与对比组相比,P <0.05。
组别 IgG IgM Ig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比组(n=30) 10.80±2.21 12.01±2.43 1.31±0.29 1.50±0.31 1.90±0.42 2.28±0.55养肺益肾汤组(n=30) 10.81±2.22 13.50±2.54△ 1.32±0.30 2.00±0.32△ 1.91±0.41 2.64±0.6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持续性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此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呼吸道感染、粉尘吸入、吸烟等,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6]。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痰、慢性咳嗽等。此病患者的病情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发生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养肺益肾汤中的黄芪归肺、脾经,性温,味微甘,可补益肺气、益气固表;白术归脾、胃经,性温,味苦、甘,可化痰、益气、健脾;熟地黄归肾、肝经,性微温,味甘,可滋阴、补血;五味子归心、肾、肺经,性温,味酸,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白果归肝、肾、脾经,味辛、甘,性温,可敛肺气、定喘嗽;上述诸药合用可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金荞麦、制枇杷叶、浙贝母、百部、苏子可化痰、平喘、镇咳;防风可祛风解表,与白术、黄芪联用可健脾化痰、祛风、补肺固表;炙甘草可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扶正固本、活血祛痰、养肺益肾之功。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养肺益肾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养肺益肾汤组患者的PEF、FEV1/FVC、FEV1、血清IgG、IgM、IgA 的水平均高于对比组患者,其腰膝酸软、耳鸣、易感冒、自汗、气短、喘息、咳痰、咳嗽的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这表明,用养肺益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的进展。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养肺益肾汤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