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炙甘草汤与生脉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效果对比

2021-07-28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搏窦性心甘草

万 斌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7)

窦性心律低于60 次/min 被称为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导致窦性心律失常。此病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乏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目前,西医多采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有报道称,用中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1]。本文主要是比较用炙甘草汤与生脉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接诊的108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标准,且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P 波速度<60 次/min、PR 间期>0.125 ;存在不同程度的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2];病历资料完整且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认知功能正常,能与他人正常交流;知悉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其中。其排除标准是:由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有室速、室颤、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病历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这些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4 例患者。在对照组中,有男性31 例(占57.41%),女性23 例(占42.59%);其年龄为22 ~69岁,平均年龄为(47.26±3.47)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分别有6 例(占11.11%)、5 例(占9.26%)和3 例(占5.26%)。在观察组中,有男性33 例(占61.11%),女性21 例(占38.89%);其年龄为23 ~70 岁,平均年龄为(46.57±4.11)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分别有5 例(占9.26%)、5 例(占9.26%)和2 例(占3.70%)。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生脉饮(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372;规格:10 mL×10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10 mL/次,3 次/d,连续用药4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用炙甘草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炙甘草汤的组方是:炙甘草、麦冬各12 g,生地黄30 g,阿胶10 g,麻仁9 g,人参、桂枝、生姜各6 g,大枣10 枚。阳虚者于方中加入制附子6 g ;血瘀者于方中加入丹参15 g、川芎12 g;心虚胆怯者于方中加入酸枣仁18 g、远志6 g;阴虚火旺者于方中加入知母12 g,并去除原方中的桂枝;心脾两虚者于方中加入炙黄芪18 g、炒白术15 g。水煎服,每天服1 剂(约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4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其24 h 内的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和总心搏次数。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用显效、好转和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消失,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P 波速度和PR 间期均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者的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P 波速度和PR 间期均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减轻不明显,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P 波速度和PR 间期未得到改善。(好转例数+ 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评分标准包括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三项指标,各指标的分值均为1 ~5 分,总分为15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如治疗的总有效率)用% 表示,用χ² 或Z 检验,计量资料(如生活质量评分、24 h 内的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总心搏次数)用±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6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h 内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及总心搏次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 内的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及总心搏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 内的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和总心搏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 内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及总心搏次数的比较(±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 内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及总心搏次数的比较(± s )

组别 24 h 内最慢心率(次/min) 24 h 内平均心率(次/min) 24 h 内总心搏次数(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4) 40.62±5.66 47.42±6.12 52.66±6.31 57.65±6.36 76138.03±6748.47 81345.74±7884.84观察组(n=54) 40.48±6.75 49.68±5.36 53.45±5.46 60.58±6.58 74670.41±6632.64 88131.41±7718.29 t 值 0.117 2.041 0.696 2.353 1.140 4.520 P 值 0.907 0.044 0.488 0.021 0.257 <0.001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总平均分为(5.24±7.88)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总平均分为(9.42±8.56)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体力健康评分 精神健康评分 总体功能评分 总分对照组 54 2.11±0.88 1.52±0.31 0.81±0.45 5.24±1.08观察组 54 3.83±1.00 4.12±0.78 2.62±0.18 9.42±1.56 t 值 3.039 4.969 3.115 2.640 P 值 0.003 0.001 0.002 <0.001

3 讨论

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的窦性心律为60 ~100 次/min。若窦性心律低于60 次/min,可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老年人是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发病人群。有报道称,65 岁以上人群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达11.61%。对于不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无明显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可无需治疗。而对由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或出现明显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需进行对症治疗。本研究中收治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因此需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预后主要与其心率的快慢及心脏的基础状态有关。若此病患者的心率超过40 次/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不大,且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其预后通常良好,反之则预后欠佳。窦性心动过缓属于中医学中“心悸、”“迟脉症”、“晕厥”等范畴,其病位在心,但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中医主张从温阳、活血、益气等方面着手治疗此病[4]。生脉饮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是一种补益剂。本方是《伤寒论》中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本方中的炙甘草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麦冬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生地黄可益气补血、滋阴补肾,阿胶可润燥滋阴、补血止血,麻仁可润肠通便,人参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桂枝、生姜可温肺止咳、化痰除饮,大枣可补气养阴。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24 h 内的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总心搏次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卢永锋[5]、王新冰等[6]的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与用生脉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相比,用炙甘草汤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缓解其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搏窦性心甘草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突然倒地怎么办?
心搏骤停患者不同心肺复苏程序的预后及病因分析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炙甘草水煎液的HPL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