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死如生:潜江地区的丧葬文化述略

2021-07-28吴凌杰

华夏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者潜江堂屋

□吴凌杰

潜江,地处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一带,其历史渊源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太祖乾德三年(965)为治理豆子湖之水患而设,其名源于潜水。

正因为历史悠久,故潜江一地之文化较为繁茂,不仅拥有诸如曹禺、李汉俊等文化名人,更形成了花鼓戏、皮影戏等独特的区域文化。在潜江的区域文化中,笔者窃以为此地之死亡文化最具特色,故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在此地多年生活所受到的耳濡目染,作为本文的行文依据。论述诸多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斧正。

一、潜江丧葬习俗的步骤

潜江地区的丧葬习俗大体步骤分为三类,即“丧制”、“葬制”、“祭制”,以下分开论述。

(一)丧制

“丧制”即从死者断气到殡棺这一时期。当生者发现濒死者即将断气时,前者往往首先将后者从单个房间抬到“堂屋”中,并安放在“麻床”上。死者断气后,生者就开始忙碌起来,这时要做的便是燃烧黄纸。生者会放一口铁锅于死者边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黄纸点燃放入铁锅中,这一步骤被称为“落气纸”,象征着死者正式的逝去,并持有纸钱走上冥路。除烧黄纸外,由于死者为新死之人,生者担心其神魂不定,故也会日以继夜地在其旁点燃香蜡,护佑其亡魂。

为了保证死者仪表的干净整洁,生者往往会用清水为死者擦拭躯体,一般擦拭三次,从头到脚不可有一处遗漏,故又被称之为“洗丧”。

当擦拭完成后就要为死者更换寿衣,如若死者为晚辈,其上还有父母在世,则在手臂上带有黑布,而死者为长辈,寿衣则用白色粗布制成,无须另做准备。死者的寿衣被穿上后,生者则需准备冰棺将死者放入其中,并通知各方亲友前来参加丧礼。

当亲友到场后,出迎的为死者的子嗣或兄弟。在丧服上,以亲子的丧服最重,除穿白色丧服外,还需腰缠麻绳,并将自己的头发剃光,以示哀情。亲友则相对并无丧服的要求,但女性亲属需要向死者遗体哀哭,哭诉的内容大多为她们与死者生前的过往交情、性格习惯以及痛述死者死后,生者未来生活的艰难,以表示难舍难分之意,故这一步骤被称为“哭丧”或“开吊”。男性亲友不会哭丧,故他们往往会出力帮助搭建灵堂,灵堂地址一般选在堂屋的西台阶之下,灵堂内会布置供桌、竹篾等物品,这时死者的棺椁与供桌前后相衔接,供桌上摆放有五谷升斗,其内插有青色树枝。竹篾立靠棺椁,上有白花,篾条数量与死者年岁等同,

到了夜晚,亲友们往往会留在死者家中,陪在死者周边,这时又被称为“守灵”,期间需要保持香烛不灭,并时时烧黄纸。守灵的亲友整晚不可睡觉,故为了熬过这个漫长夜晚,一些大户人家往往会请戏台唱戏打鼓,这个仪式被称为“跳丧鼓”。跳丧鼓内容较为固定,主要是民间神话故事,但节奏宏大,用牛皮打鼓击打的声音振聋发聩,伴随着节拍的是亲友们大声的呼喊。此后夜夜如此,直到死者下葬。

(二)葬制

“葬制”延承前者,其举办时间一般为死者死后的第三天。在下葬的前一夜,死者的亲友皆需到场熬夜守灵,当道士做完法事后,便会占卜吉凶之日,从而确定何时将死者送入墓地。一般来说,下葬的时间为凌晨四五点,这时天蒙蒙亮,孝子将焚烧纸钱的瓦罐与装有香灰的瓶子砸碎,这一步骤被称为“甩灵”,寓意为死者灵魂即将启程,一去不复返。

紧接着的是孝子等人将死者的棺椁抬起,运往墓地,这一步骤则被称为“起灵”。“起灵”的时候为了表达哀思,往往会在沿途燃放炮竹并洒黄纸,当然如“起灵”的日期不太符合吉凶讲究,则往往更加低调地送往墓地,这时被称为“偷送”,寓意是将死者偷偷送往冥界。到达墓地后,亲友们会在道路边摆放香案,上面供有果蔬与香烛,举行“路祭”。当落葬时则由孝子将骨灰盒摆放入内并磕头。

落葬完成后,亲友们返回家中,此时孝子需要去不同的邻居家中讨要一些大米,将这些大米煮成饭供亲友食用,故被称之为“百家饭”,其主要作用大体上是借用四周邻居的“气运”冲去死者亲友身上的“晦气”。

(三)祭制

死者落葬完成即寓意葬制的结束,此后皆是祭制的运转。祭制最早开始于下葬后的第三天,亲友们会再次相聚于死者的坟墓前,燃烧黄纸与香烛祭拜,这一步骤被称为“圆坟”,其含义大体上应该是生者担心死者孤苦无依,特意前来慰问其死后的生活。

“圆坟”过后亲友们每隔一周再为死者追福一次,被称之为“过七”。到第五个“七日”后便举行祭祀完毕,自后再无大型祭祀活动。

当农历新年到来时,亲友们也会前往死者墓前祭拜,被称之为“过年口”,其含义是死者在阴间所过去的第一个新年,相约于次日表示与生者同等的庆贺。

总之,从以上种种的丧葬习俗的步骤可见,潜江地域的丧葬文化较为独特,且自成系统。那么这种习俗来源于何处呢?这是接下来需进一步辨析的问题。

二、潜江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

从上述论述可知,潜江地区的丧葬习俗分为“丧、葬、祭”三部分,每一部分相互衔接并各具特色,本小节便探讨这些风俗形成的原因。

首先是传统儒家文化对潜江地域的影响。丧葬文化是传统儒家文化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笔者将它与潜江地区的丧葬文化进行比对,发现潜江地域的丧葬文化较大部分的内容承袭于儒家文化。如亲友们发现死者将死之时,会将其抬到堂屋当中安放,下垫有麻篾。堂屋作为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它一般为整栋建筑最大的房间。潜江地区的民居多为三间两厢四合性质,堂屋作为面向外人的活动空间,往往带有“先圣祭祀”性,故在堂屋中最常见的便是牌位与灵台,上面刻有历代先祖的名讳与辈分。可见,把将死之人抬入堂屋,是一种与祖辈的先圣神灵沟通的途径,死者在堂屋中离世,也是象征着魂归先祖。堂屋中的牌位分列左右横联,内容一般记载先祖迁居的地域与过程,中间横联则书写“天地君亲师”字眼,象征着家世源于天地,需要尊亲重师,体现出传统的儒家孝道。牌位的右下方一般还有一块小横幅,上面写有“本庄土地、某某堂(世家)”的字样,这则是表示自家来源于家族的具体某一根脉,以示不忘先人之意。种种构成了堂屋与死者之间的天地关系。笔者特摘录以下三图以明之。

图1 堂屋中牌位形制图

儒家的礼仪文化对潜江丧葬风俗的影响还体现在“葬制”中,如下葬的日期一般选定在死者离世后的第三天,这与《礼记·王制》中的“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精神脉络相一致,即在坚持“三”这个有特殊意义字眼的同时,缩短了整个丧期,采取“以日易月”的方式,将三月而葬折合为了三日而葬,进而简化了丧葬的流程,但究其根本而言与儒家礼制精神相符。又如在下葬时,亲友会在道路旁和大门外设置香烛台,这与儒家礼制中的“虞祭”相合,其主要目的是表示死者棺椁从家门而出,此后不再返回家中,从而安慰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生活,诸如此类不再赘述。

除了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外,楚文化对潜江地域的丧葬文化影响也颇深,其中典型事例为跳丧鼓。楚文化中有关跳丧鼓的记载颇多,如戴震《屈原赋注》云:“国殇,死国事……歌以吊之”,可知在荆楚地区早有丧礼做乐的现象。又如《晏公类要》记载“荆楚之风,夷夏相半……蛮人与巴人事鬼,纷纷相寝以成俗。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此段材料更为直接地指出荆楚地域人们在丧礼时,击鼓哀啸的传统仪式,潜江地域的“跳丧鼓”正是楚文化丧葬习俗的留存。

当然,佛教与道教文化对潜江地域的丧葬习俗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在“祭制”中,亲友们往往会每隔“七日”祭祀一次死者,这是佛教丧葬文化中“七七斋”的变形。在传统佛教典籍中,记载了佛门子弟会在死者的“七日”举行祭祀,第一个七日被称为“头七”,而后共举行七次,即持续七七四十九天,因为佛教相传死者坠入阴间有一段持续的过程,死者每一个七日会经过一座阎王殿,故需要祭祀保佑死者顺利地通过。而道教的影响则更为明晰,在死者死后,亲友们会请道士做法,在送葬时请道士开路,下葬时会请其卜日等等,皆是道教文化影响之明证。

总而言之,潜江地域的丧葬文化独具特色,无论从发丧到下葬至最终的祭祀,皆有着极为明显的地域色彩。这种特色风俗来源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千年前的楚文化,而后儒家、佛教、道教等文化因子不断渗透,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潜江地域丧葬文化。

猜你喜欢

生者潜江堂屋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建筑形制研究初探
——以上新屋为例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守 望
父亲的笑容
麦田群鸦
灰蒙蒙下雨的傍晚
堂屋
离去
领悟潜江
历届潜江龙虾节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