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理性思维特征
2021-07-28孙立舟
□孙立舟
理性思维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认知由低级走向高级。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已明确提出了理性的概念。在近代启蒙运动中,独立思考的理性主义成为西欧社会的主要思潮。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仅限于道德说教, 缺乏理性思维, 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确注重道德伦理实践, 但同时也不乏理性思维。其中,以“道”为核心的老子思想极具思辨性色彩,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特征。
老子思想支撑上的理性特征
在思想言说上,老子注重言而有据,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老子说自己“言有宗”(七十章),自己的学说是有依据的。那么其依据是什么呢?是“道”,即客观的规律。这些客观的规律老子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老子那个时代,当然谈不上科学实验,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来自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分析。第十六章说: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
万物竞相生长,纷纷纭纭,老子虚极而静笃,细察它们变化、运行的最终归宿。最终他发现,世间万物,无论其何等喧哗、纷繁、异样,最终都要复归于各自本来自然应有的样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以对事物冷静地观察而判断出自然的规律的。当然,老子反过来又以他所得到的自然规律,即“道”,去分析、评判事物。第五十四章说: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学者李零说:“这段话不是推己及人,不是说用我的身观你的身,等等。身、家、乡可以有很多,但天下只有一个,不能分彼此。”老子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以身观身”,第一个“身”,指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修道之身,有真德之身;第二个“身”,指接受评判的每一个具体个人。这就好比检查血压,先在医学上设立一个正常血压的标准范围,然后用这个标准去比对每个人的实际血压,即可知道一个人的血压是正常还是不正常。老子在明白了“道”之后,用修道的标准去判断一个人、一个家、一个乡、一个邦及一个时期的天下。
老子讲五“观”,启示我们要用正确的标准去理性地判断人与物,放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这个标准就是“道”与“德”。放在我们今天,叫判断人与事,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老子思想表达上的理性特征
在思想表达上,老子在观察与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极具概括性的概念,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请看第二十五章,老子提出了“道”这个核心概念: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有个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寂而无声,寥而无形,寓于天地万物,永不改自己独立的本性;这个东西,健行不止,始终没有危险发生,是支配天地万物的根本。老子说,自己不知它究竟何状何形,勉强将它称之为 “道”。
除了提出“道”这个概念外,老子还提出了“德”“有”“无”“常”“无为”“自然”等概念。概念的提出,是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加以高度概括并抽象出来的结果,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老子》一书诸多内涵丰富概念的提出,表明先秦时中华民族理性思维已有发端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老子思维水平上的理性特征
林崇德先生指出,辩证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在思维水平上,老子的思想具有强烈的辩证色彩,使其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
老子思想是辩证的。老子认识到事物中含有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正反两面,在一定条件下这正反两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道德经》81章中,有74章都涉及正反变化的规律,就此而论,一部《道德经》就是一部辩证的“正反经”。如第二章: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任继愈指出,第二章这一部分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陈鼓应认为,这种观察事物的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的最大成就。老子的辩证观,启示我们看待事物,要持理性的态度,不搞正反对立。如遇祸逢难时不悲叹绝望,“祸兮,福之所倚”,积极乐观面对艰难;顺利得意时不骄横狂妄,“福兮,祸之所伏”,居安思危,冷静思考,以理性心态享受成功。
老子是有思想自信的,但是他的自信同样是辩证的。如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虽然我们知道自己在客观上雄强居上,但在主观上却能取雌柔守下的姿态,甘如天下的溪谷。老子教我们一面要做自强的雄者,一面又要做自谦的雌者,主张在自信中自谦,在自谦中自信,否则自信就可能变成盲目自大。
老子思维模式上的理性特征
在思维模式上,老子从对自然和周围事物的感性观察中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
老子在行文上多以天之道来述说人之道,如第五章,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由此可知,老子把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事的思考结合起来,注重从大自然中获得认识。下面这段话显示的是老子从暴风骤雨中所获得的启迪: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十三章)
老子注意到,天地也会有反常的气象,但是通常为时不长。比如,狂风,通常刮不了一个早上;暴雨,通常不会整天一直下。狂风暴雨是谁造成的呢?天地。天地的力量,尚且无法长久暴而狂,更何况人呢?老子是想以此警告统治者,不管你权力有多大,如果你暴虐嚣张,很快都会灭亡的。象周厉王、商纣王等的下场,就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下面再来看看老子从江海那里所悟到的统治之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第六十章)
老子看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之所归,是因为江海处于下方,这样就自然成为百川之王。由此老子感悟出,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对民众讲话,不要居高临下地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应该言辞谦恭温和,贴近民心,才能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
老子还善于从对日常生活事务的观察中得出深刻的规律性认识。如老子从烧菜中也能思考出这样的大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 烹煮小鱼,是不能频频翻动的,否则鱼就会碎得不成样子。治理大国,道理与之相似。如果统治者朝令夕改,政策没有稳定性,瞎折腾人民,国家就会动荡不安,弄得民不聊生。
老子思维方法上的理性特征
在思维方法上,老子比较多地运用了推理的方法,使其思想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以第十六章为例: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常”,是老子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永恒规律。张岱年说:“常即变中之不变之义”,所谓常,就是“变化的不易之则”。老子在此作了一连串华丽的推理:知“常”,则大度包容;大度包容,则坦然大公;坦然大公,则天下归从;天下归从,则说明统治合于自然;统治合于自然,则合乎大道;合乎大道,则可持久发展,始终没有凶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极善于进行推理的。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思维的方法与形式。这种思维方法,老子用得很多,如第五十九章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此不展开论述。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在观察自然与客观事物时,运用推理,冷静思考,具有大局观,多角度看问题,力图透过现象来抓住事物的本质;在思想表达上,提出很多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这就使得其思想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
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产与生活、学校教育、交通运输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运用老子的辩证理性思维,我们从这场疫“祸”中,在政府治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公共卫生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都可以吸取许多深刻的教训,从而变“祸”为“福”,化“危”为“机”,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说明:本文是安徽省2019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历史经典著作选读”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立项号:AH2019379)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