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诉求与方向

2021-07-28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母语外语

赵 娟

(西安邮电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121)

一、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输出的同时,对全世界尤其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垃圾倾销与大肆的文化隐性渗透,西方文化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于全球的强势文化,控制着全球的文化话语权”[1],并对我国主流文化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部分国民信仰缺失、思想出现多元化。高等学校是西方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2]许多英语学习者“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清空母语文化积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西方文化的“语言工具”。这是“与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的”[3]。从一定程度上说,一种新形势下的“语言帝国主义”,即一种新形态的文化侵略已经开始逐渐形成。

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除关注教学技能问题外,更关注社会文化功能等宏观问题[4],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外语教育是语言教育,更是文化教育,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因此,探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诉求与方向,使大学外语教育服务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决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研究背景

文化安全是指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5]。近年来,国内学者从意识形态[6]、文化策略学[7]、全球化进程中对民族性保护[8]等宏观维度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曾敏[9]归纳了上述学者的观点,指出目前“文化安全内涵泛化,始终难以有效指导实践领域中的行为……我国文化价值体系正逐渐呈弱化的单向度发展趋势”,进而对外语教育层面上的文化安全内涵进行了定位,强调要“充分接纳和吸收外域先进文化成果,努力维护我国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安全”。“在外语教育实践中,避免我国外语教育体系被西方教育体系同化或解构。在介绍吸收外域文化,价值观的同时,特别强调文化的有效输出,向国际社会传播优秀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与侵袭、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长期以来呈现明显的不平等的严峻形势,我国传统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与考验,已有学者(如周斐芳[10])认识到了语言承载、传承、建构特定文化的功能与本质,对目前的大学外语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应从国家文化战略安全视域下开展大学外语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使外语学习过程也成为国家文化安全屏障的形成过程。学者们(如肖龙福等[11];宋伊雯等[12])深刻地认识到了外语教育担负的重要文化使命,即弘扬民族文化,输出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进行了调查与透彻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然而,综观其研究整体,仍存在以下缺憾:

已有的研究倾向于有感而发,就事论事,以定性研究为主、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且相关支持数据不足,论证说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研究整体上呈现重感性、研究客观性亟待加强的特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内涵“首先体现于文化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一种双向式的,平等而又有尊严的交流与互动”,要“充分接纳和吸收外域先进文化成果,努力维护我国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安全”[9]。然而,前期相关量化研究重点考察的多为“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对目前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及渗透、侵袭现状考察不足,不利于发现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文化意识形成的影响。

针对以上不足,拟对高等学校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面临的尴尬境地与外来文化的侵袭两方面进行全面对比与分析,对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量化实证性研究,针对问卷调查暴露出的缺憾对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1)目前高等学校外语教育中大学生的中西文化学习兴趣如何?

(2)从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现阶段大学外语教育中中西文化讲授与教材渗透的现状如何?有何问题?

(3)我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应如何服务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维护?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的诉求与方向是什么?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陕西省某普通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共计267人,一、二年级学生各占一半。参与调查学生的专业涵盖了文、理、工;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目前基本仅在非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设置,因此,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通过学生切身的学习体验发现问题。

(三)研究方法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调查内容与研究问题相一致。问卷要求参与学生分别针对问题对自身与教师的课堂文化授课情况进行评估;数据的收集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级为最差档,2级为较差档,3级为一般,4级为较优档,5级为最优档。被调查学生对调查项目表态时可选择1—5中的任一级。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量化的方式探究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中的母语文化安全现状,摒弃研究者主观判断可能带来的错误与偏差。

四、结果分析

调查共发放问卷267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254份。问卷调查前,明确的告知学生调查目的是协助教师了解情况,以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后,结果如下:

个人学习兴趣方面(见图1),总体而言,学生普遍对中西文化学习均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十分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均超过了不感兴趣或不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这说明,学生对文化学习有着较强烈的渴望和学习需求,开展文化教育的学生基础较好,他们希望在与国外友人交流时能够有效沟通,不至于因为文化方面的误解造成沟通障碍;也希望能够将学习的语言学以致用,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有能力用自己的语言简明准确地介绍祖国文化的精髓。

图1 学生中西文化学习兴趣状况对比

但具体而言,对西方文化比较感兴趣或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较多,达到了总人数的63.24%,而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人数为总人数的44.85%,不足一半;此外,对学习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的个人兴趣持不确定态度(25.74%)及负面态度的学生人数(29.41%)均高于对学习西方文化持不确定态度(16.18%)及负面态度的学生人数(24.26%),这说明受到现实环境下西方文化在国内强势侵袭的影响,在感性认识上,学生个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较为偏爱,对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英文表达的学习重视不足,外语学习过程中中华文化英语表达知识的学习亟待加强。

教材编写方面(见图2),仅有14.70%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包含足够的中华文化知识,而认为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包含有足够的西方文化知识的学生人数则达到了44.12%,反差强烈。可见,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材选编强调语言知识的工具性,推崇对外交际技能的培养,文化方面的教学重点仍主要定位为介绍西方文化及相关信息,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文化的知识获取需求,不利于奠定一定的母语文化对外传播知识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外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基本语言能力。

图2 教材中的中西文化知识覆盖状况对比

大学英语课堂的中西文化讲授方面(见图3),问卷调查显示,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西方文化的讲解程度远远超出了对中华文化的讲授,68.38%的学生认为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时常讲授外国文化,但只有18.09%的学生反映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会时常用英文讲解一些母语文化知识。总体而言,目前的课堂偏重于目的语文化教学,即西方文化教学;大部分一线教师的教学思路未能与时俱进,忽视了语言具备的文化建构功能与文化传播的承载功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未能及时认识到在课堂上适当地进行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教学对于提高国家及地方软实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的中西文化课堂教学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的战略需求。

图3 教师中西文化课堂教学状况对比

进一步对中西文化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了具体调查,结果显示(见图4),认为或基本同意“老师在讲授文化时,仅进行知识性的介绍”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7.35%,而认为或基本同意“英语老师在讲授文化时,除了进行知识性的介绍,还有对文化的分析与评论”的学生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8.83%,不难发现,目前的课堂文化教学主要以知识点的介绍为主,对中西文化现象的分析及点评较为欠缺,文化讲解的内容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不足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多元文化现象的思辨认识能力,恰当认识中西文化。

图4 课堂文化教学状况对比

五、诉求与方向

由上述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虽然学生普遍对中西文化学习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更偏重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西文化冲击之下学生对于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待加强。其次,现阶段的课堂文化讲解与教材内容过度偏重于西方文化;教材编排与课堂讲授均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重视严重不足。此外,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育主要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对涉及的文化一般仅做知识性介绍,相关的分析与评论比较欠缺,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恰当认知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当肩负的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之一,但要应对这项新的战略需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明显还应进一步调整,在文化教育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首先,大学英语教育中应坚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认为英语课堂就应理所当然地摒弃一切母语文化的内容。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现阶段高等学校履行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实践之一,相应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应进行适时的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正如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尊和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去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欣赏别人的文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与世界。”[13]

其次,应在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写方面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重,保证母语文化输入的数量与质量、内容的可读性与实践应用性[14],中华传统文史经典与社会进步内容选择并重。外语教师也要努力提高个人的母语文化素养和中国优秀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不断探索有效的中国文化教学途径,不搞“填鸭式”教学,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最后,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有选择、有甄别的接受西方文化。外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把握好对西方文化兼容并包的尺度,对西方报道、评论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垃圾”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秉承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接受的态度,做好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医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接受”,鼓励学生多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引导他们较为客观地分析、对待西方文化,消除他们因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对其文化产生的盲目崇拜思想。

六、结语

本文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西文化教学、教材编写与学生文化学习兴趣现状进行了实证性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诉求与方向,以期对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思路。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非意在批判大学英语教学对西方文化的重视,这种特定文化教育态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及社会发展因素。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文化软实力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资源,在发展竞争过程中已经充分显现了其巨大作用。外语教育意在丰富人的人文素养,因此,异域文化的传授和介绍绝不应过度;在坚守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性接受应是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背景下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育所应遵循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准则。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母语外语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