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提升道德品质之关键
2021-07-28葛小娟
葛小娟
摘 要:“知行合一”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转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以提升道德品质为导向,确定活动目标,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设置道德情境,选取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开展对话,在“准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以知导行,知行并进,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知行并重;以行促知;以知导行;知而必行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人认为“知”指道德观念、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行和实际行动,“知和行”就好比今天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强调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以知导行”“以行促知”,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道德认知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转化,这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一、“知行并重”——以提升道德品质为导向,确定活动目标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生活既是最宝贵的课程资源,也为准确制订活动目标提供了方向。教学前,教师认真解读所教班级学生真实的思想,运用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对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观察中教师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受到的关爱很容易忽视,对于隐藏在背后的爱,更是很难察觉和体悟。例如,学校的护学岗,每天早早地来到校门口护送孩子们过马路,当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在斑马线上停下时,叔叔阿姨们热情地为孩子们开车门,护送他们过马路。但是,很多孩子对这样的关爱没有任何回应,表现得非常冷漠。学校清洁工人、食堂的工作人员工作细致入微,生活其中的孩子们也是习以为常。对于社会上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的人,他们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以行促知——呈现身边的关爱行动,促使学生提升道德认知
鲁洁先生认为: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依托个体的经验去建构他们的道德生活。道德教育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中被忽视的角落,通过“关注”,让原有的生活经历置于意识状态中,成为学生所要明晰感知的学习对象,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发展和提升。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做了大量的课前调查,用图片、视频、故事的形式记录观察所得,呈现他人的关爱行动,促使学生提升道德认知。课堂上,孩子们将护学岗执勤、食堂工作人员、保洁阿姨忙碌的情境一一呈现。学生在观察交流他人的爱心行动中,体会关爱的美好,内心激起了关爱他人的愿望。
三、以知导行——借助社会热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也具有相似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要开阔视野,将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剖析社会事件与儿童生活的联系,由此挖掘更具价值的教学资源。2020年初,正值武汉陷入危机之时,几十万的医务工作者、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选择逆行。涌现出的人物故事与我们的活动主题很契合,这么宝贵的素材一定要带领学生去关注、去体会。课堂上,老师从钟南山爷爷的那幅熟悉的图片谈起,一段生动的对话,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四、知而必行——开展课外实践,促使学生落实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说到底是为了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引发积极的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教学中,当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关爱时,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主动关爱他人的美好愿望。孩子们纷纷表示也想从叔叔阿姨手中接过接力棒,关心家人、关爱同学、关心社会,做一个爱心的传递者。这时,老师及时搭建平台,创设四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关爱他人的内在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知而必行”。
在知与行的相互交融中,学生因为有自身的真切感受,从而能够深刻地领会关爱的美好感受,他们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爱,还对社会、祖国多了一份责任和关爱。活动的最后,学生将自己的助人心愿写在“爱心卡”上。教师发现他们除了想关心身边的人,还想帮助山区的孩子们。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制订行动计划,打算通过“图书义卖”“捐赠衣物”“一对一帮扶”等活动,真正落实献爱心行动。
“知行合一”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方式。开展“知行合一”教学,需要我们创设“准生活”的学习情境,精选真实的素材,引发深度对话,引导积极行动,为了引导学生“在践行中学习践行”,还需要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融合,合理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将学科德育活动与学校其他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并在教師、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形成德育合力。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2]王清平.回归生活:鲁洁教授专访[J].中小学德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