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要有生活味
2021-07-28安智慧
安智慧
摘 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实践经验,不断打造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分析、探究、推理、判断等的课堂,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充满生活味,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与学生的认知贴近,锻炼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数学;生活;能力;素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基础能力,不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较容易理解的、具有生活味的内容,使整个教学都充满了生活味。也调动学生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数学正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由此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乐趣,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向自觉自愿学习转变,同时也从浅尝辄止的学习向深度探究下沉。
一、打好预习“前战”,渗透生活味
數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抽象、逻辑性强,这对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教师要做好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其实并不难学,而是要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从中学生体会到作为发现者、探究者、创造者的乐趣。为此,教师要抓住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要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首先就是打好“前战”,即预习。在预习阶段中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经验进行融合,这样学生预习时就对课堂内容建立初步印象,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课堂预习本身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环节,逐渐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之中,体验乐趣和成功感。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则在预习时就引导学生结合旧知,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这一预习前奏是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连,初步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奏响生活曲
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当其所学习的内容与自己所知的生活事物相近时,就会自觉产生接纳知识的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亲近感,融情入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切实体验到原来数学并不是“高大上”、抽象的存在,而是在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当学生融入生活味的课堂,整个课堂实际上也涌动出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的学习性、积极性比较高,同时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之下,不断掌握学习数学的具体方法,不断开拓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仍然以“百分数的应用”为例,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夏日炎炎炎,人们常用冰块消暑降温。同学们,请问你制作过冰块没有?水结成冰之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利用生活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百分数知识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学着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课后延伸奏响生活化序曲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数学教师打造生活化教学课堂,实际上是围绕生活提炼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循着生活的轨迹,不断寻找这一数学知识的原型,追根溯源。学生回归生活,调动自我生活经验,感受数学、观察数学、探究数学,同时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该如何解决。因此,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就课后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一些生活化的实践作业,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真正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感悟数学,并产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思维,由此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会把感性的生活认知转化为理性的数学思维,使数学素养得以培养。有的学生面对课后作业时是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而课后作业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一次次的深入分析,既加深印象,也能增强学生理解运用掌握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虽然与其他学科相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是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沉入生活之中,融合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探究与分析,让学生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拓展思维。而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让教学富有生活味,充满生活气息,学生在学习中勤于观察生活,捕捉数学元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伊娜.探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元素的融入[J].才智. 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