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28赵培善
赵培善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照亮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数学。而数学在小学课程中更是一门主要课程,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纯知识讲课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小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思维能力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小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此,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高效性,从展开生活情境教学方面入手,培养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高年级;教学方法;改革
一、当前数学教学现状
许多数学教师在小学时是通过传统教学模式来学习的,对新课程的改革没有太过上心。然而,小学生由于智力发育不全,许多知识如果不是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是不会明白的。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设备日渐更新,而教师大多数都不会有效地利用高科技设备,只使用单纯的文字传授,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途径。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甚至包括社会各方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氛围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教师应让学生在轻松、欢快、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让学生渐渐喜欢上数学,走在探索数学的路上,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为了营造这种理想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转化成画面,这样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同时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数学难题,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多互動,适当的奖励可以鼓舞学生的信心,让学生爱上学习,更有一定的成就感。
(二)运用丰富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为了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上课时给学生播放动画影像、音乐、数学故事等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形象化,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将书本上的内容带入生活中,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点转换成生活中的实物来满足小学生的画面感,增强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为学生依次播放,让学生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然后提问在生活中都有什么物品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形状呢?当学生说完在生活中的数学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将上课学到的图形用彩纸剪下来,也可以在家中拿类似图形的物品,然后在课上让小学生自己进行图形变换,看这些图形能拼接成其他的图形吗,让小学生对这些知识建立画面感,掌握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轻松突破重难点,提升他们的视觉印象,让学生融入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学习。
(三)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习的效率
要想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首先要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通过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习数学背后所蕴藏的核心精神,提高学生知识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当学生犯错时,要及时纠正、指导,让学生探究数学的历史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这章在小学中算是让学生最为头疼的一章,它涉及许多的乘除法运算,也包含化简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将书本上的重点知识画出来并加以理解,保留预习时的疑难问题,在课下主动询问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的发展历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再带着学生做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为学生规范正确的书写步骤,然后检查每一位学生做题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及时纠正、指导学生,促进师生关系。然后布置小数混合计算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由简单到混合运算,让学生由浅入深、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甚至在课后主动查阅资料和做课后练习题,在预习中先一步了解课堂知识,通过教师讲解进一步加深知识。
综上所述,数学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更要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师应肩负重任,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加以监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热爱数学,在课堂中主动合作,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不断探究难题。让数学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条纽带,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福春.情境创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7):74-75.
[2]陈鸿文.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文学少年,202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