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研究
2021-07-28王引弟
王引弟
摘 要:在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须拥有的品质之一即为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战略目标。小学时期是培养各类品质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时期就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在小学教育事业中语文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研究
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认识世界、了解历史等,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语文有着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并不显著,对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应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
1.教育思想观念陈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是实施创新教学的最大阻碍。近几年虽然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已努力在实施教育改革,制定了更明确的教学目标,但传统教育观念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语文教师中,比起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重视结果,忽略教育手段。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一现象促使应试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目前多数学校更看重成绩,重视学校的升学率,全面贯彻考试教学机制,不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这一系列情况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还对学生创造潜力的激发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对教师陈旧思想观念的转变没有任何帮助。
2.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本应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作为指引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语文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要求学生听课,对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并未了解,这一现象将学生的主动地位转变成了被动地位。想要使教学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想象、思考的空间,从而避免机械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实践过程教师仅做表面工作
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引入新型教学技术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如多媒体技术等,在创新教学实践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将课本内容与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学创新的实现,而目前部分教师在实际创新教学中虽采用了这一方式,但仅停留在展示方面并没有真正地与其进行融合。这一教学手段看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实际上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多种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极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学生无法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小學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创新策略分析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并结合学校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并在创新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疑惑。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探索不仅有利于开阔思维,还能促进教学创新的更快实现。除此之外,教师应支持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思维存在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调整思维方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关系
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直树立严肃、严厉的形象,给人不易亲近的感觉,另外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这一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同时对学生集中注意力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想要改善这些不利因素,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正视自身与学生的地位和教学关系,多重视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
3.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小学教学中已渐渐融入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了改变。在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舒适的学习氛围,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在适当的时间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更好地贯彻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的创新与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76,78.
[2]盛雪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