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分析
2021-07-28尹年慧
尹年慧
摘 要:阅读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开阔眼界的有效途径,在小学学习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教学
群文教学理论,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由教师讲解一些重要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思路,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其他时间利用这些技巧和思路阅读其他书籍,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群文阅读的基本含义认识不够深刻,仅仅只是将群文理解成几篇课文或者几篇文章,往往会忽视课文之间或者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不到位,导致群文阅读教学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体会不到群文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久而久之,就降低了阅读的兴趣,降低了参与群文阅读的积极性[1]。
2.學生方面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或者教师选取的文章并不感兴趣,在固定的语文阅读模式中,学生只是遵循标准的阅读教学流程:朗读课文、总结课文大意、分析课文中的重难点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流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局限在标准的流程教学中,难以发生创新性改变,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利用思维的延伸性理解其他不同课文内容想表达的思想情感。
这样的教学课堂,显然无法最大化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更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深入剖析群文阅读的内涵,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制订不同的教案,并且在实施群文阅读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如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创新实施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爱上阅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的有效措施
1.明确群文阅读理念,整合相似课文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中,每个单元之间都存在相似度非常高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对相似度较高的课文进行整合归纳。将课文按照写人类或者写景类进行划分,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该类型的短文,再让学生学习该类型的长篇文章。以写景类短文为例,在进行写景类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该类短文的特殊性,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构思,明确作者的描写手法,突出哪些景物的特点,其中又蕴含了哪种思想情感等,按照这样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学习该类文章。如此一来,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会更有目标、更有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能力,促使群文阅读发挥出最大作用[2]。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已学知识
随着年级的提升、知识的积累,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都会有所进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平时积累的知识,及时对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紧跟其思路进行学习,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在课后学习时,因为失去教师的引导,常常摸不清学习方向,无法有效按照课堂上教师教授的方法理解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强调学生记忆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以及提问方式,在面对问题时,是利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学,引导学生有效理解并记忆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及时请教教师解决自己在自学中出现的疑问。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有利于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检测,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利用测试考查来检测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在前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已经利用教材中的短篇文章,讲述了多种阅读方式和技巧。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语文教师还需要单独抽出一节课程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查。例如,选取相似度较高的几篇短文,让学生进行参考,然后在试卷中以常见的提问方式进行体现,但需注意每篇短文的问题不能完全相同,要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时常会产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检测出学生的问题所在。最后,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短文阅读所采用的方法,回答问题的技巧等,从而有效地理清学生的阅读思路。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其优势,发挥其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超阳.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8):272.
[2]祝青.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提升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593.